成語狗尾續貂的故事

  狗尾續貂,貂不夠用了拿狗尾巴來頂替,指封官太濫。亦比喻拿不好的東西補接在好的東西后面,前後兩部分非常不相稱***多指文學作品***。當對自己使用時也帶有自謙的含義,表謙虛***多用於日常生活***。下面一起來看看關於這個成語的故事吧!

  狗尾續貂

  從前人們用狗尾續貂的意思來諷刺封爵太濫,後來比喻用不好的東西續在好東西后面。該成語故事中“續”就是接續,加接。貂在此指貂尾,古代皇帝的侍從官員用以作帽子上的裝飾。這個詞的意思就是諷刺封官太濫,貂尾不足,只好用狗尾巴來代替。這個詞的由來與司馬倫有關。

  晉武帝司馬炎死後,他的叔叔趙王司馬倫野心很大,他趁晉惠帝司馬衷剛即位,國家還不夠穩定的時候,就和手下一起計劃一項陰謀,篡奪了王位。司馬倫在當上皇帝后,竟然胡亂封官,讓他自己的親戚朋友、甚至是家裡的僕人和差役,都當了大官或是成為他的近侍官員。當時的近侍官員都使用珍貴的貂尾作為帽子的妝飾,可是司馬倫封的官員實在太多了,找不出那麼多的貂尾,只好用相似的狗尾代替。

  因為司馬倫濫封的官員實在太多了,而這些官員既沒有真才實學,又不為人民辦事,碉知道欺壓百姓,胡作非為,令老百姓感到非常痛恨,就編了諺語諷刺他們:“貂不足,狗尾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