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孩子一生的寓言故事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關於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篇一:聰明伶俐的小羊

  迷路的小羊被狼抓住了。

  小羊雖然嚇得發抖,但是他很聰明。小羊說:“狼伯伯,求求你,在吃掉我以前,能否吹個笛子給我聽呢?”

  “什麼?吹笛子做什麼呢?”

  “我想在死之前,配合著笛聲,跳一下我最喜歡的舞。”

  “該不會打算邊跳舞邊溜走吧!”

  “不會、不會,我絕不會逃走!”

  “好吧!我就吹一曲吧!”

  狼吹起笛子,小羊配著調子跳舞,跳得很可愛。

  牧羊人聽到笛聲,跑了過來。

  “啊!是狼!”

  牧羊人憤怒的將狼抓住,救了小羊。

  狼非常的懊悔。

  “上當啦!那是小羊向牧羊人求救的訊號啊!”

  篇二:刺蝟凳子

  猴子是動物群中的小頭目,因此非常的任性放肆,一直讓大家很受不了。

  有一天,猴子對兔子說:“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去尖山玩好嗎?”

  兔子搖著長耳朵拒絕了。

  猴子覺得很不舒服,又約狸一起去。可是狸也拒絕了。

  猴子更加不高興,又邀請了狐狸。狐狸也不喜歡任性的猴子,又拒絕了它。

  猴子被拒絕之後,不知道該做什麼好,所以心裡雖然不高興,但仍然去了尖山。

  猴子爬上尖山,看到有隻刺蝟縮成球狀在睡午覺。

  “唷!喂!起來!小頭目來羅!”

  “吵死了!不要打擾我睡午覺!”

  “唉呀!這麼小竟然這麼狂妄自大,看我不拿你當作我的凳子才怪!”猴子看不起刺蝟,就坐了下來。

  刺蝟一怒,就把背上的刺全都豎了起來。

  “啊!好痛!呀!”於是,猴子抱著屁股跳了起來。

  篇三:驢子的壞主意

  從前,有個商人在鎮上買了很多鹽。他把鹽裝進袋子裡,然後裝載於驢背上。

  “走吧!回家吧!”

  商人拉動韁繩,可是驢子卻覺得鹽袋太重了,便很心不甘情不願的走著。

  城鎮與村子間隔著一條河。在渡河時,驢子東倒西歪的跌到河裡。鹽袋裡的鹽被水溶掉,全流走了。

  “啊!鹽全部流失了。唉!可惡!多麼笨的驢子呀!”

  商人發著牢騷。可是驢子卻高興得不得了,因為行李減輕了。

  “這是個好辦法,嗯!把它記牢,下次就可以照這樣來減輕重量了。”

  驢子嚐到甜頭,商人卻一點也沒有發覺。

  第二天,商人又帶著驢子到鎮上去。這一次不是鹽,而是棉花。棉花在驢背上堆的像座小山。

  “走吧!回家!今天的行李體積雖大,可是,並不重。”

  商人對驢子說,並拉動了韁繩。

  驢子一副很重的樣子,慢吞吞的走著。不久又來到河邊,驢子想到昨天的好主意。

  “昨天確實是在這附近,今天得做的順順利利才行!”

  於是,驢子又故意滾到河裡。

  “順利極啦!”

  這時驢子雖然想站起來,但突然覺得沒辦法站起來。因為棉花進水之後,變的更重了。

  “失算了,真糟糕!”

  驢子邊哼哼的嘶叫著,邊載著浸滿水而重的行李,走回村子去。

  篇四:堅固的棍子

  這一天,父親把三個孩子叫到自己的跟前來,“你們各自把這根棍子折折看吧!”

  “這很容易嘛!”

  三個孩子立刻啪的一聲,將棍子折斷了。

  “那麼現在來折這個!”

  父親將三根棍子捆起來,交給大兒子。

  “折折看!”

  大兒子用盡力氣,就是折不斷這捆棍子。第二個兒子也來是,最小的兒子也是了,但都折不斷。

  “孩子們,你看,一根棍子是很脆弱的,但把三根捆在一起就會變得堅固。也就是說,只要你們同心協力,就沒有辦不到的事。”

  篇五:智子疑鄰

  在春秋戰國時期,宋國有一個很有錢的富人,擁有無數的金銀財寶。

  有一天中午,突然狂風大作,猶如瀑布飛瀉的大雨,遮天蓋地 的捲來。大雨過後,太陽出來了,人們才出來透透氣,忽然看見他家的牆倒塌了。不過那個有錢人只看就走了,兒子看見父親這樣,連忙上來說到:“爹,你看著牆都塌了,牆這麼低,如果你不修它,小偷就會來偷咱們家的東西了!”

  父親卻不以為然地說道:“不會有小偷的。”

  這時候鄰居的老人剛好路過,聽見父子的對話,忙來勸說。但是父親不但沒有聽老人人的話,還說老人多管閒事。

  夜幕慢慢降臨。到了晚上,小偷來了,正想找個大戶人家偷點東西,正好看見了這一面倒塌了的牆,便慶幸自己有這麼好的機會。

  小偷躡手躡腳的走進這位夫人的家裡。又躡手躡腳的爬出來,看著滿手的財寶,高興壞了。

  第二天,富人才發現自己家裡被盜,但為時已晚,小偷早跑得無影無蹤。那位人家覺得自己的兒子能預料未來,可以當神仙了。但在高興的同時卻懷疑這是鄰居乾的,因為他還說讓自己補好,一定是小偷了。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