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轉的簡介

  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二人轉的相關介紹,歡迎閱讀!

  二人轉的發展狀況

  二人轉植根於東北民間文化,所以其表演臺詞中帶有一些鄉村特色、俗色酸、但二人轉內容並不以俗色酸為主、二人轉的戲詞中有很多都是和“評劇”“東北大鼓”“蓮花落”是相通的。這種現象一直到1980年吉林省民間藝術團成立,其前身是吉林省吉劇團二隊。經過吉林民間藝術團的修改之後有很多唱段成為了二人轉的知名唱段。例如《豬八戒拱地》《回杯記》《馬前潑水》《西廂觀畫》《罵鴨》《梁祝下山》《包公斷太后》《水漫藍橋》《二大媽探病》《孫悟空三調芭蕉扇》《醉青天》等等。在改編出大批傳統劇目的同時,吉林省民間藝術團也培養出了眾多的二人轉表演藝術家,丑角演員有韓子平、秦志平、董連海、徐振武、尹偉民等等,旦角演員有鄭淑雲、董偉、李曉霞、關長榮、閆淑平、楊巨集偉、孫曉麗、等等。

  二人轉這個名字最早見於偽滿洲國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東日報》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館,邇來未識由某鄉邀來演二人轉者,一起數人,即鄉間蹦蹦,美其名曰‘蓮花落’,每日裝扮各種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大會上,東北代表團的二人轉節目正式參加演出,從而二人轉這個名字首次得到全國文藝界的承認。

  二人轉的藝術特點

  1.二人轉是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吸取了河北的蓮花落,並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場等演變而成。

  2.二人轉自草創至今,大約有近300年的歷史,藝人師承關係可上溯到清朝嘉慶末年。

  3.二人轉在歷史曾形成東、西、南、北四個流派。

  4.東路以吉林市為重點,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5.西路以遼寧黑山縣為重點,受河北蓮花落影響較多,講究板頭。

  6.南路以遼寧營口市為重點,受大秧歌影響較大,歌舞並重。

  7.北路以黑龍江北大荒為重點,受當地民歌影響。

  8.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要棒”的諺語。

  二人轉的表演形式

  演出形式

  二人轉是東北的民間小戲。二人轉不只是兩個人轉,它一樹多枝,一類唱腔,卻有多種演出形式,大體可分“單”、“雙”、“群”、“戲”四類。

  “單”:指“單出頭”,一個人一臺戲,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戲一角一人演的,類似“獨角戲”。

  “雙”:指“雙玩藝”。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二人演多角,敘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載歌載舞。

  “群”:過去把“拉場戲”也叫“群活兒”,現今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戲”:指“拉場戲”,這是以小旦和小丑為主的東北民間小戲,其中由兩個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戲”。

  二人轉最初由男性演員表演,換裝成一旦一醜。以後出現女演員,由一男一女演唱。

  表演手段

  二人轉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二人化裝成一醜一旦的對唱形式,邊說邊唱,邊唱邊舞,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一種是一人且唱且舞,稱為單出頭;一種是演員以各種角色出現在舞臺上唱戲,這種形式稱"拉場戲"。

  表現手法

  對於演員的表現手法,有“四功一絕”之說。“四功”即唱、說、做、舞;“一絕”指用手絹、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動作。四功“唱”為首,講究味、字、句、板、調、勁;“說”指說口,以插科打諢為主;“做”講究以虛代實;而“舞”主要指“三場舞”。二人轉的“一絕”,以手絹花和扇花較為常見,這部分與東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別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風擺柳”,“仙人摘豆”,“金龍盤玉柱”,“黑虎出山”,“金鼠歸洞”,“纏頭裹腦”等高難動作。有的舞者雙手持手玉子,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兩塊,有“雙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輪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種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