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對牛彈琴的故事

  對牛彈琴,亦作“ 對牛鼓簧 ”。喻對不懂事理的人講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出自漢代牟融的《理惑論》。下面一起來看看關於這個成語的故事吧!

  有一個叫公明儀的人給牛彈奏古雅的清角調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樣埋頭吃草。不是牛不要聽,是曲調不悅它的耳。 於是公明儀用琴模仿蚊蟲和小牛犢的叫聲。牛就擺動尾巴豎起耳朵,小步走並聽著音樂。

  寓意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對牛彈琴"這句成語,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是白費口舌;也常用來譏笑說話不看物件的人。 說話不看物件是不可取的,對蠢人講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另據一些養牛業人士的經驗,牛在聽了音樂後可獲得一定的放鬆,對提高牛肉質量有利,看來對牛彈琴也是一種輔助飼養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