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眼怎麼形成的

  散光是指平行光線經過眼球屈光系統折射後,並不聚為單一點,而是散開的許多光像,所以叫做散光。那麼?小編在此整理了散光眼形成的原因,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散光眼形成的原因

  1、近看時散光的改變,雙眼向內向下看,眼球同時產生旋轉作用,使眼的散光軸發生改變,故配鏡時可根據病人不同的年齡,焦點深度和相對調節力來選用合適的遠、近的鏡片。

  2、視力疲勞,通常和年齡及工作性質有關,年齡愈大且坐在桌前的人會造成輕中度的散光,如低於正常值,則需要配鏡矯正。

  3、眼鏡片造成的影響,有影像大小不均勻效應、軸位的移動、鏡片表面不平等原因,有時鏡框大小,也可能影響到外圍光學的問題而造成散光。

  小兒散光眼的症狀

  一:視力減退

  散光眼患者由於遠離視網膜焦線方向的視標顏色變淡,邊緣會發虛不清,出現視力下降,嚴重患者還會產生複視。除生理性散光外,各種散光都容易引起視力下降。遠視散光由於調節作用視力比近視散光較好。例如同樣都是1.00度散光,遠視散光的視力一般為0.8左右;近視散光眼的視力則一般在0.5左右;斜位散光看視標時,視標容易產生變形。“長毛”現象,常因為變形而產生視力減弱。因此對斜位散光的矯正軸位尤為重要。

  二:半眯眼看物

  散光眼患者由於視力下降,無論是看遠處還是看近處均感到模糊不清。小兒患者常常會把眼瞼半閉眯成縫隙的習慣,企圖以此使物體看得較清晰。

  三:視覺疲勞

  散光眼由於無法對焦,大腦很容易產生對像的選擇讀解。另外,散光眼為了相對看清景物要儘可能的使用調節去縮小彌散圈的大小以提高像的質量;高度散光如果矯正不當或不戴鏡容易引起頭痛。視疲勞等症狀,因而散光眼很容易產生視疲勞。

  散光眼的矯正

  普通眼鏡片只能矯正規則散光,而不規則散光則不能用它來矯正,最好辦法是採用硬性角膜接觸鏡來矯正,效果較好。用普通鏡片矯正規則散光效果也不一樣,散光度數越大其效果就越差,中度以下散光一般可以矯正到正常值,而高度散光則較難矯正到良好效果。

  但也需儘早配鏡矯正。高度近視散光則好一些,固然看遠不清晰,但視近還較好,視功能還可得到一定鍛鍊沒有完全受到按捺,矯重視力一般比高度遠視散光要好。由於矯正早,不僅能促進視功能的發育,且物體變形和空間定位的誤差反應要小,病人能承受的程度也大。

  高度遠視散光,看遠和視近都不能依靠調節看清物體,若在幼兒期不盡早矯正,視功能發育會受到一定按捺,待到長大才帶矯正眼鏡時,矯重視力會更差,往往形成中度弱視。不管何種高度散光,矯正越早效果就越好。

  一般遠視散光在+0.5D以內,軸向90度,近視散光在-0.5D以內,軸向在180度***因角膜受上下眼瞼壓迫的影響,垂直方向角膜的彎曲程度大於水平徑向,所以垂直徑向屈光力大,水平方向屈光力弱***一般不會影響視力,可以不矯正;但是假如有視覺疲憊或影響視力時,固然散光度數低也應給鏡矯正。

  對於3.00D以內的正軸近視散光,對於青少年和外斜視者應給於矯正。個別斜軸與異軸者根據適應能力酌情多減些。對於3.00D以上正軸遠視散光、兒童、少年及外斜者應適當減少0.50~1.00D;個別斜軸或異軸難接受者,應多減些,戴鏡3~6個月後在增加,遠視散光更應多減。對斜軸、異軸與度數偏高者,雖減少度數,患者試驗,不適症狀輕微,但給處方時應向顧客講明白,戴鏡後會產生物體變形和空間誤差等現象,戴一段時間後就會適應。

  在消除症狀或不影響視力的前提下則散光應進行低矯,特別對散光度數較高、散光軸在傾斜方向時,更應低矯,否則由於充分矯正會使患者看物時發現物體的形狀和大小發生變化,這種情況,遠視散光比近視散光產生的變化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