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疊水瀑布是怎樣形成的

  大疊水瀑布又名“飛龍瀑”,由珍珠泉、小疊水瀑布、大疊水瀑布、仙人洞、清水河等景點組成。你知道嗎?小編在此整理了關於大疊水瀑布形成的原因的資料,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大疊水瀑布形成的原因

  形成瀑布的條件有幾個。瀑布存在的一個最常見的原因便是岩石型別的差異。河流跨越許多巖相邊界。如果從堅硬的岩石河床流向比較柔軟的岩石河床,很可能較軟的岩石河床的侵蝕更快,並且兩種岩石型別相接處的坡度更陡。當河流改變方向並露出不同的岩石河床間的相接處時,便會發生這種情況。尼加拉瀑布組成美國與加拿大間的部分疆界,其河床上有一塊斑駁的白雲石頂板岩石,壓在一連串較軟的頁岩和沙岩之上。

  形成瀑布的另一相關原因是河床上有許多條狀的堅硬岩石。尼羅河上已出現一系列大瀑布,尼羅河水已充分侵蝕河床,結果露出堅硬的結晶質基底巖。

  其他瀑布較少由岩層的特性形成,更多由陸地的結構和形狀而形成。例如,隆起的高地玄武岩可形成堅硬的臺地,河水在其邊緣產生瀑布,北愛爾蘭的玄武岩上便是這樣。在遠比這個更大的規模上看,非洲南半部的岩石外表結構--一塊很高的高地,四周是陡坡--使該地區大部分主要的河流都產生瀑布和急流。其中有剛果河上的李文斯敦瀑布***Livingstone Falls***和橘河上的奧赫拉比斯瀑布***Augrabies***。一般情況下,隨著山區地形的坡度加大,瀑布的數量也就增多。

  河水侵蝕和地質特徵並不是產生瀑布的僅有因素。沿著斷層進行的構造運動會將堅硬和軟性岩石聚攏在一起,促成瀑布的產生。河床海平面的急降使下蝕作用增加,並使河床上的裂點向上遊方向後撤***或者說,坡度的急劇變化標示著河床基準水面的變化***。依賴海平面、河水流動和地質特徵***以及其他因素***,河落或急流可能在河床上出現裂點之處得到發展。冰川作用已形成眾多瀑布,那裡的河谷已被冰蝕過度加深,支流河谷被留在陡峭的河谷兩側高處。加利福尼亞州一座由冰川作用鑿出的約塞米蒂瀑布***Yosemite***便從436米***1,430尺***高度的一個懸谷跌落下來。

  從河流的時間尺度來看,瀑布是一種短暫的現象,終將銷聲匿跡。其侵蝕速度取決於一已知瀑布的落差、水量、岩石的種類和結構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有時由於懸崖或陡坡的溯源侵蝕而使瀑布向上遊退縮;在其他情況下,侵蝕會產生下切作用而將瀑布所在的整個河段夷平。隨著時間的推移,憑藉這兩種手段或其中任一種手段,河流的必然趨勢是消除既已形成的瀑布。河流的能量總是趨於使河流呈現比較平滑的凹形縱向剖面。

  即使沒有作為河流侵蝕工具的曳出岩屑,瀑布基部能獲得的侵蝕能量也是極大的。任何水量和落差大的瀑布的一個特徵是有由瀑布跌落底部淘蝕成的深潭。有時潭的深度幾乎等於產生瀑布峭壁的高度。深潭最終造成峭壁曝露的表面坍塌和瀑布的後撤。在某些地方,瀑布的後撤是一明顯的特徵。譬如,在尼加拉的瀑布已從開始處的懸崖正面後撤11公里***7哩***。現今尼加拉瀑布的大部分水體被轉用於水力發電,但據估計,按正常流量計算,瀑布後退率將是每年約1米***3尺***。

  大疊水瀑布的景色特點

  瀑布的水源,系南盤江的支流巴江***又名板橋河***、它流經附近,又匯合了數條小河,水量漸多,上游河床猶多子衍,到這裡兩山夾峙,岩層驟斷,懸崖壁立,高達百餘米。河水從中瀉出,循崖往下奔跌,跳過三迭岩石,以雷霆萬鈞之勢,傾入崖底潭中,激起轟鳴,聲震山谷。岩石高峻,落差約百餘米,瀑寬約三十來米。乾旱季節,飛瀑兩側如白練下垂,中間如珠簾遮蓋;到了雨季,水量豐富,瀑面拓寬,水從崖頂跌落,有如銀濤直瀉,萬練垂空,水擊岩石,若玉絮飛花,濺珠結霧,瀰漫太空,化為濛濛細雨,飛撒在山野之間。遊人若覺氣候炎熱,不妨略近瀑前河岸,不需幾分鐘,衣服就已潮溼,全身就已透涼。有時,陽光照射,水霧幻化為五彩長虹,色彩繽紛,與四周鬱郁蒼蒼的林木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絕妙的圖畫。如果碰巧,恰遇雨後初晴,山畔薄霧殘留,崖前水霧迷濛,陽光初照,瀑前、山畔,雙雙現彩,形成雨後雙彩虹的奇觀。大疊水瀑布壯麗的景色,前人稱之為“疊水噴雲”,並作詩歌頌:瀑布飛泉幾萬重,噴雲吐霧豁心胸。距離大疊水瀑布數裡之外, 便可聽到瀑布發出的巨大轟聲, 若漸漸走近, 來到瀑布前, 則聽見隆隆水聲, 震天顫地, 如雷過頂, 山谷響應, 再看瀑布, 從高崖頂上翻落下來, 氣勢恢巨集, 若從天降, 那巨量的水體轟然跌下, 激起水霧陣陣, 瀑下被籠罩得一片迷濛.此時此景, 令人不禁想起李白的詩句: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在大疊水附近, 林木蔥鬱, 翠竹掩映, 鮮花常開, 一片勃勃生機.這裡的確山水秀麗, 令人神往.高大疊水瀑布不遠, 遊人可驅車去石林觀賞那裡的水上、地上石林奇景, 還可以驅車去地下石林, 再領略一番地下宮殿的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