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吉他能彈出木吉他的聲音嗎

  電吉他和木吉他同屬于吉他類,那電吉他能夠彈奏出木吉他的聲音和音色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一、

  木吉他和電吉他完全不同。除非使用吉他音響進行聲音輸出的處理,否則不可能發出電吉他的聲音。

  二、

  電吉他本身不接效果器時就是原聲,音色與木琴接近,但是音色上仍然有區別:

  1、比如中、低音較木吉他清亮;

  2、木吉他的打板、AM等技巧還有flamenco的技巧都無法用電吉他完成;

  3、電吉他是通過拾音器拾音,而木吉他是通過琴箱共振,所以音色、延音效果也是大不相同。

  電吉他能儘可能的模擬出木吉他的音色,比如通過接效果器等方法,但電吉他無法替代木吉他。

  彈吉他者請注意彈出好聽的聲音

  吉他彈出的聲音好不好聽,是關係到吉他演奏效果好不好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遠比吉他演奏的其他技巧要重要的多。

  我之所以強調吉他的聲音,是因為我見到很多學吉他的朋友一味求快,一味追求高難度的技巧,結果忽略了彈吉他的最基本的要求――把“音”彈準,把“音”彈好聽。

  如果是初學者,你一定得仔細地彈好音階中的每個音,彈好和絃中的每個音――彈好的標準是:

  1、每個音都沒有雜音;

  2、每個音都可以彈得均勻一致;

  3、如果手未鬆開弦,發出的聲音能足夠長;

  4、閉上眼睛傾聽,每個音都能隨你的心情彈得重或輕,有隨心所欲的抑揚頓挫的效果;

  5、提醒初學者特別注意低音弦,一定要彈得紮實、飽滿,無爆裂聲,時值足夠長***一些彈了很久吉他的人都可能忽視了低音,實在不應該!***。

  再次強調:聲音比技巧重要!好聽比彈快重要!!切記!!!

  吉他樂理知識

  吉他樂理知識精選?作曲家創作樂曲,也象文學家寫詩歌、小說一樣,有一套表情達意的體系,那就是音樂語言。音樂語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節奏、節拍、速度、力度、音區、音色、和聲、復調、調式、調性等。一首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美,要通過多種要素才能表現出來。

  【旋律】又稱曲調,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長短和強弱關係而組成的音的線條。它是塑造音樂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樂的靈魂。

  【節奏】各音在進行時的長短關係和強弱關係。由於不同高低的音同時也是不同長短和不同強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須包括節奏這一要素。

  【節拍】強拍和弱拍的均勻的交替。節拍有多種不同的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節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進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為使音樂準確地表達出所要表現的思想感情,必須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強弱的程度。音的強弱變化對音樂形象的塑造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音區】音的高低範圍。不同音區的音在表達思想感情時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點。

  【音色】不同人聲、不同樂器及不同組合的音響上的特色。通過音色的對比和變化,可以豐富和加強音樂的表現力。

  【和聲】兩個以上的音按一定規律同時結合。和絃進行的強和弱、穩定與不穩定、協和與不協和,以及不穩定、不協和和絃對穩定、協和和絃的傾向性,構成了和聲的功能體系。和聲的功能作用,直接影響到力度的強弱、節奏的鬆緊和動力的大小。此外,和聲的音響效果還有明暗的區別和疏密濃淡之分,從而使和聲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復調】兩個或幾個旋律的同時結合。不同旋律的同時結合叫做對比復調,同一旋律隔開一定肘間的先後模仿稱為模仿復調。運用復調手法,可以豐富音樂形象,加強音樂發展的氣勢和聲部的獨立性,造成前呼後應、此起彼落的效果。

  【調式】從音樂作品的旋律與和聲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歸納出來的音列。這些音互相聯絡並保持著一定的傾向性。而調性則是調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在許多音樂作品中,調式和調性的轉換和對比,是體現氣氛、色彩、情緒和形象變化的重要手法。 音樂語言的各種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千變萬化的表現力。旋律儘管是音樂的靈魂,但其它要素起了變化,音樂形象就會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在一定條件下,其它要素甚至可起重要作用。

  【曲式】

  吉他樂理知識精選?***Form,musical***樂曲的結構形式。曲調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各種段落,根據這些段落形成的規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樂段的結構及一部曲式:樂段通常由兩個樂句或四個樂句構成。由兩個各有四小節***或八小節***的樂句組成的"樂段"***專稱為"方整性的樂段"***在器樂曲中最為常見。其特點是平衡、均稱感強。一首樂曲僅由一個樂段構成的稱"一部曲式"。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