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家園教學反思

  《快樂的家園》是一年級上冊的第二課,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1、能正確數出數量是1的物體,認識1—10的數;理解基數、序數的聯絡和區別。2、能運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並進行交流。3、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大家喜歡。

  範文一

  今天的數學課上得比較順利,我又把孩子們領進了多媒體電教室,通過觀察主題圖、畫一畫、伸手指等活動,學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但持續的時間短,我利用切換電腦的間隙讓學生閉眼休息,當他們睜開眼睛發現螢幕上又是一片新天地,又興奮起來。對學生的發言我首先鼓勵,然後提出建議,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有進步。因為能夠熟記學生的名字,對每個人的特點也有了一點了解。因此,本節課能夠很好地組織駕馭課堂。看來,要想讓低年級孩子安靜地坐下聽課,除了培養習慣外,興趣的激發也很重要。

  雖然總體上感覺不錯,但還是有些許遺憾。反思這節課中的一些細節,發現自己還是太粗心了。一直在研究教材的使用問題,這節課我卻沒有把教材用好。

  上課鈴響後,學生按我的要求準備好數學書、田字格、文具盒,我把他們帶到了電教室。孩子們看著可以自動升降的大螢幕都驚呆了,一雙雙小眼睛都向我這裡看過來。我頓時來了激情,與學生互動起來。做練習時,我讓學生開啟書,可是,有10幾個學生都說帶錯書了,原來他們把語文書帶來了。昨天,我已經帶領他們認識數學書了,怎麼還會拿錯呢?仔細觀察,原來數學書和語文書的大小、顏色和厚度都很相似,加上今天孩子們把所有的書都包上了書皮,所以很難辨認。都怪我,沒有幫他們檢查一下。結果應該沙沙地在紙上寫的練習又變成了熱熱鬧鬧的集體作業。

  本節課主要認識10以內的數,但“找一找”這個環節的主題圖只提供數量是1、2、10的事物。其它數字的認識都是結合生活中的事物來進行。能不能從情境圖中找到用其它數字來表示的數量呢,也許我們發現?下課後我拿起書仔細尋找,結果沒有找到。但發現我製作的課件裡的圖片跟教材上的插圖有很多差別:“找一找”中,白雲和小鳥的數量都是3,而教材上的插圖中是2,“說一說”第二題中,戴藍帽子的小朋友由3號換成了2號, “練一練”第一題中的魚和麥子的圖由橫向排列變成了縱向排列。這麼多的差別,都是我在下課後才發現的。課件上的圖片是我從“新世紀小學數學網站”上的電子教材中複製的,我所使用的教材是北師大版第三版教材。也就是說“新世紀小學數學網站”上的電子教材與我所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從這些細微的變化中可以看出,數學教材越來越便於教師和學生使用了。比如,“練一練”第一題中的魚和麥子的圖由橫向排列變成了縱向排列,這樣的改變便於學生連線。在為自己的粗心而自責的同時我也在慶幸。通過反思,我及時發現了這些問題,避免以後犯同樣的錯誤。但我更希望網路資源能及時更新,給教師帶來方便。

  通過對這節課的反思,我發現對教材的使用,不僅要把不同版本的教材進行對比,同一版本教材的變化情況也要及時關注,正所謂“上下求索,左右勾連。”教材的使用問題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呀!

  範文二

  本節課是我第一次正式上一年級的數學課,在課前我做了一些的準備,因為我們學校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外來工子弟的兒女,因為工作的關係,有一些家長長年把自己的孩子放在老家讓家裡的老人帶著,所以導致有的學生沒有上幼兒園。因此我在上課前都有對他們進行數學的摸底測試,比如:數數、找朋友等一些比較簡單的練習。在摸底中我發現基本上說有學生都能從1數到10,甚至20以內的也可以。在此基礎上,我進行了我的一年級教學工作。

  《快樂的家園》是一年級上冊的第二課,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1、能正確數出數量是1的物體,認識1—10的數;理解基數、序數的聯絡和區別。2、能運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並進行交流。3、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我安排了三個活動。活動一:猜一猜,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入上課狀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上課積極性。活動二:誇家園。在小兔子導遊的帶領下,老師為同學們展現出主題圖,讓學生去說看到什麼?再著重引導學生去發掘與數字“1”有關的事物,並且能說出生活中與數字“1”有關的事物,如:課室裡有一位老師、一把尺子、一臺電腦……在學習中,學生都能準確說有關“1”的事物,在這積極的情況下再學習有關“2”、“3‘、”4“的事物。活動三:小小運動場。在足球比賽中,引導學生理解數字序數與基數之分。

  在課後練習中,我發現幾乎所有同學都能獨立完成課後的練習題,但在巡堂中我發現一***2***班的楊X在數數,與數的運用方面能力較差,所以在以後的培優扶差工作中,我會著重關注該生。

  範文三

  《快樂的家園》是北師大一年級上冊數與代數的內容,這節通過觀察小明的家園,要讓學生了解到“1可以表示單個的大的物體或小的物體,還可以表示個體或者是一個整體”。兒童的注意力由於受到年齡特點的限制,不能持久同時容易分散,如何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裡完成學習任務,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我參考了一些教案設計,都是從談話引入,然後引導學生觀察。我認為,本課教學的難點是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新授知識之間的矛盾,孩子的生活中大多是用1來表示個體的經歷,這種經歷對於要讓學生理解“1可以表示一個整體”這種體驗有一定的負影響。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既然有矛盾衝突,那我就將這種矛盾衝突激化,然後通過解決矛盾,學生的理解是深刻而獨特的。我首先給學生出示了一個蘋果,問“有幾個蘋果?”,生答“1個蘋果”;然後出示一筐蘋果,但是不能看出有多少個,問“有幾筐蘋果?”生開始的時候都沒有回答,我繼續問,連續問了三次,學生終於聽明白了,於是孩子回答說“1筐蘋果”,最後全班都回答說“1筐蘋果”,學生的回答雖然有點遲,不像有的時候即問即答,但是,很明顯學生的回答是經過了他們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活動,他們沒有馬上回答出來,就是說明他們正在經歷激烈的思維斗爭對比分析的過程,他們在理解“個”與“筐”的區別,“個”是個體的單位,“筐”是整體的單位。然後,我又讓孩子們結合生活經驗列舉這樣的例子,孩子們居然說出了“一摞書、一袋蘋果、一車人、一包糖等”用一來表示整體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