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當皇帝歇後語

  袁世凱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北洋軍閥領袖。,你們知道這個的答案是什麼嗎?下面小編帶你去看看吧。

  

  短命的貨

  拓展:袁世凱

  袁世凱***1859年—1916年***,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北洋軍閥領袖。字慰亭***又作慰廷***,號容庵、洗心亭主人,漢族,河南項城人,故人稱“袁項城”。

  袁世凱早年發跡於朝鮮,歸國後在天津小站訓練新軍。清末新政期間積極推動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間逼清帝溥儀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3年鎮壓二次革命,同年當選為首任中華民國大總統,1914年頒佈《中華民國約法》,1915年12月宣佈自稱皇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史稱“洪憲帝制”。此舉遭到各方反對,引發護國運動,袁世凱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後宣佈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歸葬於河南安陽。

  袁世凱的榮辱功過各有評說,有人說他是“獨夫民賊”“竊國大盜”,也有人認為他對中國的近代化做出貢獻,是真正的改革家。總之,袁世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軼事典故

  春節由來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有關資料記載,春節在中國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而現行的春節卻歷史很短。1913年,袁世凱批准以正月初一為“春節”,並同意春節例行放假。

  在民國總統的正式選舉中,袁世凱獲勝,孫中山敗北。1913年***民國二年***7月,當時北京***民國***政府任內務總長的朱啟鈐向“大總統袁世凱”呈上一份四時節假的報告,稱:“我國舊俗,每年四時令節,即應明文規定,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假一日。”

  但袁世凱只批准以正月初一為春節***因當時是“五族共和”,端午等漢族節日列為全國節日不妥***,同意春節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開始實行。自此,夏曆歲首就由以往的“過年”改成了“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