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魯迅預習練習題

  課文雪是魯迅先生的作品,那麼魯迅先生會利用什麼手法描寫常見的雪呢?他又想借此表達什麼思想感情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第一部分

  一、基礎部分

  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磬口***qìnɡ*** 脂粉奩***lián***

  B.模樣***mó*** 胭脂***yīn***

  C.朔方***shuò*** 曠野***kuànɡ***

  D.凜冽***lǐn*** 眷念***juàn***

  2.下列句子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晴天又來消逝他的面板,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

  B.瀰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C.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豔至極了。

  D.連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為不知道算什麼,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3.結合語境,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

  ***2***連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為不知道算什麼,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3***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

  ***4***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

  4.下列句子沒有使用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

  A.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訊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面板。

  B.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

  C.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

  D.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

  第二部分

  閱讀下文,回答5~8題。

  ***一***

  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豔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訊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面板。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胡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採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彷彿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二***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為屋裡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瀰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5.***1***文中哪幾個字能準確概括江南雪的特質?

  ***2***用自己的話概括北方的雪的性格。

  6.文中加點的“但是”有什麼作用?

  7.用原文回答本文的主旨,並說說你的理解。

  8.作者運用了什麼寫法?他更欣賞的是什麼?為什麼?

  二、提高部分

  閱讀下文,完成9~12題。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到一點點極細微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______覺得細膩,______覺得清閒,潛意識下______還覺得有點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______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______無論在什麼地方,______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裡的家蟲。

  ——選自郁達夫的《故都的秋》

  9.給文中橫線上依次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這兩段屬於_________描寫,描寫了_______季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11.對下列幾個句子中,描寫幽靜的方式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②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③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

  ④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裡的家蟲。

  A.①和②相似,③和④相似 B.①和③相似,②和④相似

  C.①和④相似,②和③相似 D.①②③④都相似

  12.北國的秋有何特點?試找出突出這些特點的句子。

  ★試一試

  13.根據文意,填入恰當的比喻句,並使之完整。

  是呀!黃山的暮色時分的確是一天中最生輝燦爛的,它將薄明的晨曦,絢麗的雲霞,燦爛的陽光全收進自己的懷裡,這正如一個人的_______, __________,因而它才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