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法制教育黑板報

  普及憲法知識,讓憲法權威深入人心。那麼關於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圖片:

>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內容1: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把自己國家通過、頒佈或實施憲法的那一天確定為“憲法日”,以示紀念。有的國家則把“憲法日”規定為“國民的節日”“全民的節日”,或作為法定的“休假日”。其作用都是為了普法宣傳。較之七年前,中國的法制建設又大大前進了許多步,應該說,在全民普法上,“全國法制宣傳日”的設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從“一五”普法到“四五”普法,國家確定的各類別的法制宣傳日、周、月不一而足,全民學法已成為普法工作的重點。在這些日子,法制宣傳職能部門或行業的領導機關組織各單位上街開展義務諮詢、發表演講、發放宣傳資料、張貼標語、組織法制文藝匯演等等。這樣的方式既有規模,又有聲勢,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內也形成了較大影響,這無疑是很好的宣傳形式。但長期重複這幾種宣傳方式就容易產生疲勞——宣傳者和受眾兩方的疲勞,形式大於實質,消解了宣傳的效果,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作為組織方,得在法律條文和百姓生活之間的契合點上做足文章,想出新鮮的點子,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服務大眾。

  在現代社會,法律涵蓋了生活的每一個領域。可以說,沒有法制觀念,就不能算是合格的現代公民,就沒有真正的法制社會。老百姓希望天天都是“3·15”,因為他們看到了這一天與他們生活不可分割的特殊關係。其實,“3·15”更像是“12·4”的一個子項,因為,根本上說,保護任何一項權益,都是一個法律問題。現代社會,一年365天都應該是“12·4”。

  內容2:

  1. 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 ——基希曼

  2. 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3. 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諺

  4. 法發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學,也不在司法判決,而在社會本身。——埃利希

  5. 解釋法律系法律學之開端,併為其基礎,系一項科學性工作,但又為一種藝術。 ——薩維尼

  6. 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

  7. 在民主的國家裡,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裡,國王就是法律。——馬克思

  8. 自由是一種必須有其自己的權威、紀律以及制約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9. 法治概念的最高層次是一種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礎,應該是對於人的價值的尊重。——陳弘毅

  10. 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11. 舉證責任之所在,即敗訴之所在。——法諺

  12. 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後成果。 ——強森

  13. 法律的真理知識,來自於立法者的教養。 ——黑格爾

  14. 全部歷史就是利益的鬥爭,而法是那些佔了上風的利益的權威性的表現。――拉布里奧拉***意***《關於歷史唯物主義》

  15. 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共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美】霍姆斯《普通法》

  16. 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17. 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18. 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阿奎那

  19. 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邊沁

  20. 由於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馬基雅弗利

看過此黑板報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