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而美麗的國慶黑板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是國家的一種特徵,是伴隨著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並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誌,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那麼關於國慶黑板報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國慶黑板報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國慶黑板報圖片:

>

  國慶黑板報圖片1

  國慶黑板報圖片2

  國慶黑板報圖片3

  國慶黑板報內容1: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將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即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最早提出‘國慶日’的,是時任政協委員、民進首席代表馬敘倫先生。”

  1949年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許廣平委員發言:“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託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林伯渠委員也發言附議,要求討論決定。當天會議通過《請政府明定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舊國慶日》的建議案,送請中央人民政府採擇施行。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決議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茲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這就是把“10月1日”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日”,即“國慶日”的來歷。

  從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為了中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

  國慶黑板報內容2:

  沁園春·國慶

  文/郭海亮

  萬里晴空,壯麗山河,赤旗飄揚。

  看九州方圓,普天同慶;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會穩定,人民幸福,改革開放譜新章。

  新中國,如世界巨龍,屹立東方。

  今朝如此輝煌,賴黨政國策指方向。

  憶崢嶸歲月,生靈塗炭;黎民多難,長夜茫茫。

  槍林彈雨,出生入死,換得新生紅太陽。

  當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長。

看過此黑板報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