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因樹立遠大理想而成功的故事

  理想是我們的強大精神動力,牢固樹立遠大理想,成功在向你我招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了名人因樹立遠大理想而獲得成功的勵志故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

  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提到,自己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就,是緣於在一家餐廳發生的一件小事。

  根據亨利.福特的描述,在他還是一個修車工人的時候,有一次剛領了薪水,興致勃勃地到一家他一直十分嚮往的高階餐廳吃飯。卻不料,年輕的亨利.福特在餐廳裡呆坐了差不多15分鐘,居然沒有半個服務生過來招呼他。

  最後,還是餐廳的一個服務生看到亨利.福特獨自一個人坐了那麼久,才勉強走到桌邊,問他是不是要點菜。

  亨利.福特連忙點頭說是,只見服務生不耐煩地將選單粗魯地丟到他桌上。亨利.福特剛開啟選單,幾行,耳邊傳來了服務生輕蔑的話語:“選單不用看得太詳細,你只適合看右邊的部分***意指價格***,左邊的部分***意指菜色***,你就不必費神去!”

  亨利.福特驚愕地抬起頭來,目光正好迎接到服務生滿是不屑的表情,當下使得亨利.福特非常生氣。惱怒之餘,他不由自主地便想點最貴的大餐。但一轉念之間,又想起口袋中那一點點可憐的薪水,不得已,咬了咬牙,亨利.福特只點了一個漢堡。

  服務生從鼻孔中“哼”了一聲,傲慢地收回亨利.福特手中的選單,口中雖然沒有說話,但臉上的表情卻很清楚地讓亨利.福特明白:“我就知道,你這窮小子,也只不過吃得起漢堡罷了!”

  在服務生離去之後,亨利.福特並沒有因為花錢受氣而繼續惱恨不休。他反而倒冷靜下來,仔細思考,為什麼自己總是隻能點自己吃得起的食物,而不能點自己真正想吃的大餐

  亨利.福特當下立志,要成為社會中頂尖的人物。從此之後,他開始朝夢想前進,由一個平凡的修車工人,逐步成為叱吒風雲的汽車大王。

  篇二

  1946年7月,他出生在紐約曼哈頓一所慈善醫院裡。不幸的是他被藥用鑷子傷到了面部神經,導致左臉頰部分肌肉癱瘓,左眼瞼與左邊嘴脣下垂,語言能力也受到極大的影響。

  幼年時期,他一直和保姆生活在一起,只有週末才能見父母一面。因為長相的原因,大家都不喜歡他,也不願意和他玩。他十分渴望得到友誼和別人的關愛,得到別人的讚賞和尊重,可人們總是將他拒之門外。

  11歲那年,父母在不斷爭吵中分道揚鑣,唯一讓他感到溫暖的母親也離開了他。和父親在一起的日子,並不如想象中那樣溫馨美好。父親對他十分嚴厲,幾乎到了苛刻的地步,稍有不慎,就會招來一頓斥責和辱罵。父親經常朝他嘶吼:“你為什麼不能變聰明一點兒?你為什麼不能強壯一些?”那段時間,他覺得自己簡直一無是處。

  15歲那年,他來到費城,與母親和繼父生活在一起。他的學習成績一塌糊塗,被人認為是一個帶壞其他同學的典範。他一共換了12所不同的學校,常常待不了多久就被學校找個理由開除了。走過苦難的童年和少年,他漸漸長大成人,並且在體育方面表現出過人的天賦。他想成為一名足球運動員或足球明星,可是沒有一所體育院校願意錄取他;他想參加海軍,可是又不夠年齡。無奈之下,他只好來到瑞士,一邊給女學生上體育課,一邊學習戲劇課程。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排演阿瑟•米勒的名劇《推銷員之死》時,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做一名演員。

  不久,他滿懷信心地回到了美國,進入邁阿密大學,正式學習表演藝術。然而他的導師很不喜歡他,認為他不是演戲的料,永遠也不會有前途,還勸他儘快退學。儘管他不相信命運,也不願意服輸,但還是以三個學分之差,被邁阿密大學拒之門外。

  隨後,他來到了紐約。迷戀於星相占卜的母親斷言,他會成為一個明星,但不是演員,而是以作家的身份。於是他聽從了母親的建議,暫時放棄了做演員的夢想,潛心研習劇本的寫作。他想,人們總是在試鏡時拒絕我——因為我的眼瞼下垂,因為我的聲音太過低沉。既然我無法改變自己的外部形象,我總有能力去修改潤色自己創作的劇本吧!

  1974年,他突發靈感,創作了一個叫《洛奇》的劇本。當時不少製片人都很看好這個劇本,但因為他堅持要求出演其中的男主角,而被所有的製片人拒絕。他不甘心,又帶著劇本分別拜訪了美國的500多家電影公司,終於,在被拒絕了1850次後,有一家電影公司被他的誠心所感動,答應了他的要求。片子以很低的成本在一個月內就拍完了,可誰也沒想到,這部電影會成為好萊塢電影史上的一匹黑馬。

  1976年,這部電影的票房突破了2。25億美元,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獎,並獲得最佳男主角與最佳編劇的提名。著名導演兼製片人弗蘭克•科波拉由衷地讚歎道:“我真希望這部電影是我拍的。”

  一夜之間,他成了全球炙手可熱的人物。他就是觀眾心目中的超級偶像、單片酬金超過2000萬美元、好萊塢武打動作巨星史泰龍。回眸往事,史泰龍感慨萬千。如果不是經歷了那麼多的挫折,也許他根本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是別人的拒絕激發了他的鬥志,磨礪了他的意志,洗禮了他的靈魂,從而改變了他的人生。用史泰龍自己的話來說:“我必須幹出點兒什麼名堂,來為自己贏得一點兒自尊與自信。”

  篇三

  當查爾斯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他跟隨父親準備去旅行。正巧路過肯德郡的格德山莊,那裡高大、寬闊,牆上爬滿枝枝葉葉,綠意盎然,幾乎像仙境一般。小查爾斯仰起頭,用豔羨的眼光仔細打量著這個誘人幻想的府邸,在小孩子的心裡,這無異於一個理想的寶殿。

  父親彷彿看透了他的心思,張開寬厚的手掌撫摸著他的頭,然後和藹地告訴他,只要你努力,而且堅持不懈,總有一天,你會走進這個房子,擁有它。

  父親的話在不經意間刻在小查爾斯的心裡。他後來遇到了很多困難,在工廠裡做童工,父親負債入獄,一家人顛沛流離。不管什麼時候,他依然惦記著父親的話和那所綠色的格德山莊。

  格德山莊是他的一個夢。

  後來的後來,他寫了書,成了名,終於成了享譽世界鼎鼎大名的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在36歲那年,他買下了格德山莊,然後在那裡終老一生,一直住到他辭世的一刻。一個夢從童年做到老。

  不管你想要什麼樣的房子,只要認定目標,堅持不棄,總有擁有它的一日。問題只在於,你首先要知道,你要的是一所什麼樣的房子,是華廈高樓,還是鄉間別墅?不管怎麼樣,每個人心裡都應該有一座房子,藉以容納夢想,幻想未來。不要讓自己無家可歸,流離失所。

  也許,在某種意義上,蝸牛是最可愛的動物,它就那樣揹著它的房子,高高低低到處走。

  篇四

  一百多年前,一位窮苦的牧羊人帶著兩個幼小的兒子替別人放羊為生。

  有一天,他們趕著羊來到一個山坡上,一群大雁鳴叫著從他們頭頂飛過,並很快消失在遠方。牧羊人的小兒子問父親:“大雁要往哪裡飛?”牧羊人說:“它們要去一個溫暖的地方,在那裡安家,度過寒冷的冬天。”大兒子眨著眼睛羨慕地說:“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樣飛起來就好了。”小兒子也說:“要是能做一隻會飛的大雁該多好啊!”

  牧羊人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對兩個兒子說:“只要你們想,你們也能飛起來。”

  兩個兒子試了試,都沒能飛起來,他們用懷疑的眼神看著父親,牧羊人說:“讓我飛給你們看。”於是他張開雙臂,但也沒能飛起來。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說:“我因為年紀大了才飛不起來,你們還小,只要不斷努力,將來就一定能飛起來,去想去的地方。”

  兩個兒子牢牢記住了父親的話,並一直努力著,等他們長大——哥哥36歲,弟弟32歲時——他們果然飛起來了,因為他們發明了飛機。這兩個人就是美國的萊特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