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的故事有哪些

  亞歷山大大帝是歐洲歷史上偉大的軍事統帥,是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亞歷山大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亞歷山大的故事

  公元四世紀的時候,那時候希臘的各個城邦的內部有內亂同時又與外邦之間衝突不斷。馬其頓的國王腓力二世用各種手段插手希臘各個矛盾的事物,包括外交手段、金錢手段等。在取得對全希臘的霸權之後,腓力二世想要各邦之間停止衝突與內亂並且建立以他為盟主的聯盟。然而在公元前三三六年,腓力二世造人刺殺身亡。

  腓力二世的兒子即亞歷山大是一個英勇善戰,相貌英俊的男子。他在平息內亂以後決定東征。當時的波斯帝國是一個落後的奴隸制國家,內政極為腐敗政局也相當不穩。波斯的軍事力量也非常薄弱。亞歷山大率馬其頓軍利用長矛將波斯一舉殲滅,2000多人被俘虜。這就是亞歷山大首次出戰,便告捷了。此後南下,先後佔領了呂抵亞、卡利亞等地。波斯帝國滅亡以後,亞歷山大繼續率兵東征。公元前三二四年春天,東征結束。

  這就是亞歷山大的故事。實際上,亞歷山大東征是一次掠奪性的戰爭遠征軍隊形成萬里,作戰了數十年,圍牆外作戰,沙漠中作戰,平原中作戰,建立起亞歷山大大帝國。在作戰當中,足智多謀的亞歷山大運用各種戰術,善於利用海軍與陸軍結合、騎兵與步兵的結合戰術。這樣高明的軍事戰術再加上亞歷山大精明的政治頭腦,帝國霸業的建立也並非是偶然。

  亞歷山大為什麼不攻打中國

  馬其頓帝國國王亞歷山大是一位軍事天才,亞歷山大僅用了十三年就征服了歐亞,進軍非洲。因此,亞歷山大大帝開創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橫跨亞洲、歐洲、非洲的帝國。值得一提的是,亞歷山大東征時,一度打到了印度河流域。如果亞歷山大再多進一步,那麼他就會進入西域,距離中國只有一步之遙。但從亞歷山大東征路線來看,亞歷山大並沒有進入中國。

  根據史實推測而知,亞歷山大東征為何不打中國有如下幾個原因。第一,亞歷山大大帝根本不知道中國的存在。那時候的人們對世界地域認知甚少,只知道大陸存在於海洋周邊。希臘人曾經到過大西洋,他們以為大西洋就是世界的最西邊。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期間,最遠到達了印度洋,因為看見了海洋和陸地,因此亞歷山大認為印度洋便是陸地的最南端。亞歷山大根本不知道東邊的盡頭就是中國,所以亞歷山大沒有攻打中國。

  將士厭戰是亞歷山大東征為何不打中國的第二個原因。當亞歷山大率軍從馬其頓出發時,他們幾乎一無所有。當大軍征服印度後,每個將士已經是腰纏萬貫的大富翁。因為思念家鄉,亞歷山大將士無心戀戰。雖然亞歷山大勸說將士們繼續東征,但是將士們堅決反對,於是亞歷山大終止了東征之旅。

  亞歷山大是哪個國家的人

  大家都知道亞歷山大大帝是古希臘的王者,然而亞歷山大是哪個國家的呢?他的王國名叫馬其頓,是古希臘西北部的一個王國。馬其頓王國最輝煌的時候就是亞歷山大大帝統治時期,是歷史上第二個橫跨亞歐非的大帝國。

  馬其頓在巴爾幹半島,大約在公元前七百年,馬其頓人在國王佩爾迪卡斯的領導下開始東侵,後來的阿爾赫拉奧斯國王加強了王權和軍事力量,一方面促進了馬其頓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拓展了疆土。

  那時候的馬其頓分上下馬其頓,腓力二世最後將上下馬其頓合併,統一了馬其頓。在軍事,經濟與內政上他都大肆改革,國力一天比一天強大,並且積極向外擴張。他善於運用軍事手段與外交手段,使馬其頓很快成為希臘最強大的一個部落。他的兒子亞歷山大繼承了他的英勇善戰與足智多謀,在腓力二世被人刺殺以後,他順利繼承王位。他繼續父親生前未完成的願望,在公元前三三零年消滅了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慢慢建立了橫跨歐亞非的亞歷山大帝國。

  亞歷山大死後,他的國家馬其頓帝國就慢慢的解體了。公元前三零一年爆發了伊普斯戰役後,亞歷山大帝國被分裂成了好幾個獨立的王國。他的部將之間出現了內亂,這樣的鬥爭經歷了幾十年,之後安提柯二世當上了馬其頓國王,建立了安提柯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