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

  鹹水湖是指湖水含鹽量較高的湖泊***一般以1%以上為鹹水湖***。通常是湖水不排出或排出不暢,蒸發造成湖水鹽分富集形成的,故多形成於乾燥的內流區。那麼,在哪裡呢?下面,我來帶大家探尋一下

  鹹水湖的形成原因

  鹹水湖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古代海洋的遺蹟;另一種是內陸河流的終點,由於這些湖泊都處於內陸地區,蒸發量比較大,所以河流帶來的礦物質就被濃縮了,所以變成了鹹水湖。

  大多數湖泊的水,都是河水注入的。

  江河在流動的過程中,河水把所經過地區的岩石和土壤裡的一些鹽分溶解了;另外沿途流入河流裡的地下水也帶給它一些鹽分,當江河流經湖泊時,又會把鹽分帶給湖泊。

  如果湖水又從另外的出口繼續流出,鹽分也跟著流出去了,在這種水流非常暢通的湖中,鹽分是很難集中的。

  以我國最大的鄱陽湖、洞庭湖為例,江西和湖南的許多大河都流到這裡,通過這兩個大湖,最後湖水又都流入長江。因此鄱陽湖、洞庭湖等大湖都是淡水湖。

  如果有些湖泊排水不方便,而且因氣候乾燥,蒸發消耗了很多水分,含鹽量便愈來愈高,湖水就會愈來愈鹹,成為鹹水湖。在大草原和荒漠地帶,由於降水少,蒸發又強,地勢平坦,排水不暢,往往鹹水湖分佈較多,如我國青海省柴達木盆地中的察爾汗鹽池、茶卡鹽池都是世界上著名的鹽湖。

  還有人認為,鹹水湖在地質年代裡,原是海的一部分,海水退了以後,在低窪地方有一部分海水遺留下來,成為如今的湖,因此湖裡的水保留了很多的鹽分。

  還有人說,鹹水湖是由於結晶岩石經過風化,所含鹽分被釋放出來,或者地下水把古代沉積的鹽溶解之後帶入湖裡等原因造成的。

  還有一種湖泊,如巴爾喀什湖,它的西半部是淡水,東半部是鹹水。這是因為,巴爾喀什湖形狀狹長,中間又有向北突出的半島,阻礙著東西湖水的暢通交流。所以東部的湖水能夠保持著鹹味,不因西湖水淡而變淡。

  

  裡海***英語:Caspian Sea***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且為鹹水湖,位於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面積最大的淡水湖則是蘇必利爾湖。裡海擁有與海洋相似的生態系統,海運業發達。裡海在地理學上屬性為‘海跡湖’,它與黑海最後分離成為一個內陸湖泊,距今不過1.1萬多年。裡海的英語名、俄語名***Каспийское море***以及哈薩克語名都是“卡斯皮海”,“卡斯皮”是拉丁文繼承自希臘語對裡海西南岸高加索東部人的稱呼。裡海在現代波斯語***波斯文[1]دریای خزر***、亞塞拜然語、土庫曼語等其它突厥語族語言中為“哈扎爾海***可薩海***”,來自9世紀時它附近的哈扎爾王國***可薩汗國***。現代波斯語也有دریای مازندران的稱呼,是按伊朗馬贊德蘭省而來。裡海的中文譯名按西文海的原意也使用“海”字,繁體寫法可以有“裡海”、“裡海”或“裡海”***注,我國大陸地區“裡”字內碼與臺灣地區不同,通過複製貼上查不到,它就是“表裡如一”的“裡”,簡化後同表示里程單位的“裡”***。

  裡海的周圍地理組成

  裡海有曼格什拉克、哈薩克、土庫曼、克拉斯諾沃茨克等海灣。裡海的水面低於外洋海面28米,湖水平均深度約180米。裡海的湖底深度不同,北淺南深,湖底自北向南傾斜,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部分:北部一般深4~6米;中部水深170~790米;南部最深,最大深度可達1025米。裡海有島嶼約50個,面積約350平方公里。有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庫拉河、捷列克河等130多條河流注入。1940~1970年,平均每年流入的淡水量28***立方萬公里,其中伏爾加、烏拉爾和捷列克河約佔90%以上。

  整個海區可分為北、中、南三部分,其間被許多島嶼和淺灘隔開。

  北里海,岸坡平緩,水深很淺,僅4~8米,最深也只25米;海底為波痕狀沉積平原,水量只佔總水量的1%。中裡海,依大高加索山脈的岸線多陡坡,東岸頻臨曼格什拉克高原,較為險峻。底部,東為陸架,西為傑爾賓特海盆,深達790米;水量約佔裡海的三分之一。

  南里海,海岸低平,東西陸架較寬,往西為窪地,是裡海最深的地方,水量較大,約佔全裡海的三分之二。海底沉積物,北里海多含貝殼的砂;中裡海窪地多泥和砂質泥,東西兩岸近海則多貝殼、礫石砂和粘泥;南里海深水區為泥和含有薄層硫化鐵的粘泥,東西兩岸邊緣區為砂、灰質泥、貝殼和礫石。

  裡海的地形

  裡海的湖底深度不同,北淺南深,湖底自北向南傾斜,海底由單調的波形沉積平原構成。一系列水下山嶺打破北部地形,但盆地底部其他地方為一坦蕩的平原,而裡海最深處則在此。

裡海的湖底深度不同,北淺南深,湖底自北向南傾斜,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部分:北部一般深4~6米;中部水深170~790米;南部最深,最大深度可達1025米。裡海有島嶼約50個,面積約35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