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名勝古蹟簡介

  臨海簡稱“臨”,浙江省台州市代管縣級市,位於浙江沿海中部,長三角經濟圈南翼。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臨海名勝古蹟盤點

  臨海名勝古蹟1:台州府城牆

  台州府城牆,又稱江南長城、江南八達嶺,位於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浙江省臨海市,全長6000餘米,現存5000餘米,東起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煙霞閣,于山巖陡峭間直抵靈江東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勢,俯視大江,尤以北部最峻。

  台州府城牆始建於東晉,歷史上曾多次拆毀、重建及修繕,元朝時期台州府城牆以其防禦水患的重要功能免於拆除,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建甕城,是一座具有軍事防禦與防洪雙重功能的府城城牆。

  台州府城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被中國古建築學泰斗羅哲文先生讚譽為北京八達嶺等處長城的“師範”和“藍本”。

  臨海名勝古蹟2:東湖

  武漢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簡稱東湖風景區,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中心城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武漢東湖是以大型自然湖泊為核心,湖光山色為特色,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科普教育為主要功能的旅遊景區,武漢東湖每年接待遊客達數百萬人次,是華中地區最大的風景遊覽地,2014年前曾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2014年因武漢中心城區擴大,東湖居武漢市江夏區的湯遜湖之後,是中國第二大城中湖。

  東湖因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東部,故此得名,現為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之一,水域面積達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其位於長江南岸,是由長江淤塞而形成,100多年前曾和武昌其他湖泊相通並與長江相連,水患頻繁。1899年至1902年,湖廣總督張之洞下令在長江與東湖之間修建了武金堤和武青堤,並在堤防上修建了武泰閘和武豐閘。在人工干預下,從此東湖及其周邊的湖泊與長江分離。

  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面積88平方公里,由聽濤、磨山、落雁、吹笛和湖北省博物館五個片區組成,楚風濃郁,楚韻精妙。湖岸曲折,港汊交錯,碧波萬頃,青山環繞,島渚星羅,素有九十九灣之說。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等全國重點大學坐落在東湖湖畔,成為一道絕佳的風景線。

  臨海名勝古蹟3:括蒼山

  括蒼山脈地處浙東中南部,南呼雁蕩,北應天台,西鄰仙都,東瞰大海,位於麗水、青田、縉雲、仙居、永嘉、臨海、黃岩諸縣***市、區***之間,為靈江水系與甌江水系的分水嶺,主峰米篩浪海拔1382.4米,系浙東南第一高峰,為21世紀中國大陸第一縷陽光首照地。

  括蒼山是浙江名山之一,史書載,登之見蒼海,以其色蒼蒼然接海,故名括蒼。歷史上,括蒼山又名真隱山、天鼻山、蒼山。括蒼山,以其博大、險峻、奇秀,吸引了眾多道者的駐足。南朝齊樑年間,著名道教思想家、藥物學家陶弘景,曾在隱居燈壇架、在大樓旗結爐煉丹,採藥著書,“燈壇架”遺址至今猶存。還有“天險西關障,峰巒氣象雄”的仙人基、道場基、道人寮燈道教遺址。

  括蒼景區位於臨海西南部,地處括蒼山麓,永安溪畔,氣候宜人,風光秀麗。括蒼山山高水長,冰奇村野,山上建有全國第四大風力發電場,那高低錯落不斷旋轉的風機,與身後絢麗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構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三十多臺風機,在寒風中呼呼旋轉,恰似水上翻飛的彩色蜻蜒,欲上藍天,雲蒸霞蔚,煞是壯觀。主峰南峰的九臺溝,自然風光獨特,有“小九寨溝”之美稱。山下,古街古屋,古韻猶在。永安溪兩岸,風光旖旎,美不勝收。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