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選購竅門

  玩公路車器材,不知道有句話大家聽過沒,就是窮搞架子,富玩輪子,只有傻X才去追套件。也從側面說明了公路車輪組的重要性,同時也說明了輪組的效能表現的多樣性。來跟小編一起學習吧!

  具體如下:

  一:什麼是公路車?

  ① 合理的幾何設計

  公路車由於騎姿低伏,對車輛本身的幾何設定要求極高,不正確的車身幾何和尺寸,非常容易造成人身傷害,而很多時候這種傷害會被認為是運動後的疲勞症狀,等你發現,悔之已晚。

  ②700c輪徑30c以下的胎徑

  700c輪徑是一個沿襲標準,而30c以下的胎徑能保證在鋪裝路面上足夠低的滾阻。

  ③彎把

  彎把設計的目的是保證騎手能採用低風阻姿態,並允許騎手進行多種姿勢的相互轉換。

  ④剎變一體手柄手變

  手變是公路車發展的里程碑,令騎手在變速時的動作幅度減小,手指不必離開彎把,避免操作失誤,導致事故。手變從2003年之後已成為現代公路車的基本配置。

  ⑤自鎖式腳踏

  沒有自鎖的固定,很多技術動作是無法完成的——比如搖車和低姿勢下坡。而狗嘴的固定和脫離都太過費時,在公路比賽的開放環境中容易造成危險。因此是公路車運動的必須裝備。

  公路車的騎行速度要比普通自行車快很多,普通的愛好者稍加訓練以後一般都可以達到一小時騎35千米平路的水平。而一個優秀的公路自行車運動員,在路況良好的平地路段上長距離騎行,平均時速可以保持在四十至五十千米每小時。

  二:公路車適合你麼?

  你買公路車做什麼?買來馱女友上下班?這個用途公路車就滿足不了,因為沒有後座,而且這麼細的輪胎抓地力會比較差,所以不適合載人騎行,能用來買菜嗎?這個需求也基本不滿足,因為公路車不是公主車,所以是沒有菜籃的~當然你可以裝上後座、車筐等配件但是不覺得大材小用嗎?就好比是讓汗血寶馬去拉磨……而且安裝這些配件的價格,足以另買一輛普通單車日常使用了。

  如果是用來健身或者通勤呢?這個需求就比較容易被滿足。無論是用於通勤還是用於健身,公路車都能滿足你。

  不過公路車並不適合用於長途旅行,比如那種連續多天的出遊,原因在於公路車沒有多餘的地方可以用於負重,所以你能攜帶的行李非常可憐。而且你也無法保證荒山野嶺的地方能找到相應的修補件,在很多地方公路車還真的是稀罕貨,那麼車輛損壞找不到修補件而導致旅行半途而廢的事情時有發生。

  但是用於鍛鍊身體,比如每天兩個小時40-50公里的休閒騎行,或者是週末自虐性質的一天200公里左右的長途奔襲,甚至是兩天左右的週末遊,那麼公路車還是可以滿足你的需要的。

  三:公路車和山地車的區別?

  公路車可以說是自行車中的”跑車”,為追求速度而設計,車架往往採用簡單高效的菱形設計、減低風阻的下彎把手、專用的較小鉗型剎器、較細的低阻力外胎標準公路車的輪徑都是統一的大小,即700C。

  而山地車更適合騎行於山區的路況,通常配有結實的鑽石型車架,一般會配置平把或燕把,優點是雙手握把時張得較寬,有利於操控,輪胎花紋粗且寬,能更好的體現其抓地力,穩定性好,胎壓較低,確保其在不太平整的山地騎行時安全。

  四:怎麼挑選合適自己的公路車

  其實選擇適合自己的公路車和買衣服有很多互通的道理,無外乎就是那麼幾個關注點,這裡就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教你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公路車,在這之前我們先需要了解公路車大體什麼樣子每個零件都叫什麼名字:

  和買衣服一樣,買公路車的關注點也不外乎就是預算、用途、尺寸幾方面~

  1.預算問題

  購買公路車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就是預算,在這裡還是要提醒各位一分錢一分貨,多一點的投入是值得的,騎車鍛鍊身體的好處是多少錢也換不來的。有的時候節省千百塊可能反而浪費了已經消費的千百塊。日後發現車的效能無法滿足需要的時候,重複建設的開銷可能更加不划算。

  不過價效比之所以稱為價效比,就是因為有個價格的因素考慮在內。如果你想有一臺比較標準的公路車那麼3000元左右的投入是保守估計,這個價位的公路車基本有了專業公路車的各種特徵可以騎上很久。如果想以後往專業方向發展那麼一臺萬元左右的準專業的車型是值得入手的,再如果定位於平時通勤週末騎遊偶爾比賽玩票一下,那麼一臺6000元上下的公路車也一樣可以購入。如果你真的對單車痴迷到一定程度那就和我一樣有多貴買多貴的吧,玩的時間長了你也可以做到“以販養吸”的境界,很快就能做到收支平衡。公路車騎行是隱形的划算投資,是社交,是收穫,是愛好,更是健康,適當的投資還是不為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