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會計實訓心得

  基礎會計實訓是一門通過對會計核算工作中的各項基本操作流程進行模擬訓練,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提升學生對實際會計工作的認知性和感知性為教學目標的實踐教學課程。下面是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這學期,老師組織我們進行了第一次的會計實訓,第一次實實在在的接觸到真實的會計工作,我們都異常興奮,雖然學了三年多的會計了,對會計核算的各個流程也相當的瞭解,可是這都只是紙上談兵,當理論遇到實踐,我們還真的是一籌莫展啊。所以當拿到財務會計實訓教材時,不少同學人都傻了眼,這些東西在以前的學習中從沒遇到過。經過老師的講解,我們漸漸有了點頭緒。下面就讓我來說說我們在這次會計實訓中所學到的知識吧。

  首先,我們認識了企業中實際使用的記賬憑證,明細賬,科目彙總表,總帳等會計資料的格式,填寫時應注意的地方,以及填寫方法。這次會計實訓我們總共學習了六個會計實訓,分別為貨幣資金核算實訓、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實訓、應收款項核算實訓、存貨核算實訓、非流動資產投資核算實訓、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核算實訓,我們通過模擬實訓學習,使我們熟悉企業有關資產、負債、收入、費用、利潤專案核算的主要業務內容,掌握了資產、負債、收入、費用、利潤專案主要經濟業務的確認、計量、會計憑證的填制,稽核以及使用手續。也瞭解了資產,負債專案的各業務環節流程。

  然後,就是我們具體的操作了,首先從填制記賬憑證開始,根據《中級財務會計實訓》上的資料,我們一筆一筆的做憑證,可是最初每個人都犯了很多錯,都不清楚到底怎樣的一張憑證是完全正確的,經過老師的一處處糾錯,一步步提醒,我們終於做出了一張完全正確的記賬憑證,那種興奮溢於言表。在一次次的訓練後,記賬憑證的填制錯誤也越來越少了,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流利,到最後,每一張憑證差不多都是正確的。在做完記賬憑證後,根據憑證登帳,將其登到日記賬,科目彙總表,明細賬以及總帳上去,在登帳時我們萬分的仔細小心,既要注意借貸,也要小心金額。

  做完後要反覆的與憑證核對,並且在總帳與明細賬之間也要仔細的核對,防止賬證不相符,帳帳不相符的情況發生,不能有一絲馬虎。 在這次會計實訓中,我們收穫了很多,雖然過程充滿了挫折,可是到最後的結果是圓滿的,我們初步掌握了會計工作的工作流程,具體步驟,知道了怎樣將將經濟事件轉換成企業,管理人員所需要的會計資訊,也體會到了會計工作的辛苦,也瞭解了不同性質的企業平時有哪些經濟業務,具體應該怎樣處理。這次會計實訓也讓我領悟到很多會計知識,經驗是書本上學不到的,只有自身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在平時不斷吸收,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會計工作者。

  這次會計實訓也改變了我的一下兒錯誤的觀點,以前挺自負的,總是以為在學校取得好成績那麼在社會上就能成為精英,成績決定人生,但是現在看來,學校裡取得的成績只能代表在學校時的輝煌,走出社會後,一切都是截然不同的,只有動手能力強才是真正的勝者。當然這次實訓也鍛鍊了我們的思維,培養了我們的耐心,讓我們變得更加成熟,冷靜。為我們將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使我們能夠很快的融入社會,即使以後碰到了難題也能夠從容不迫,輕鬆應對。

  篇二:

  我們在5月初開始了本次會計實習,採取了模擬實習的方式,使用印製好的資料作為整個會計實習的材料來源。通過實習,熟悉並掌握會計流程的各個步驟及其具體操作——包括瞭解賬戶的內容和基本結構,瞭解借貸賬戶法的記賬規則,掌握開設和登記賬戶以及編制會計分錄的操作、原始憑證填制和稽核的操作以及根據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的方法。以使我們對會計有更深的理性認識並掌握會計基本操作技能。這是本次試訓的目的。

  以前,我總以為會計只是簡單的記賬,掌握了規律,照葫蘆畫瓢準沒錯,經過這次試訓才發現,會計其實更講究的是它的實際操作性和實踐性。書本上似乎只是紙上談兵。倘若將這些理論性極強的東西搬到實際上應用,那我們就會無從下手。會計最大的忌諱,我想應該就是心煩氣躁。剛開始看著厚厚一沓的賬單,每一頁那麼多、那麼小的格子,頭都大了。幾天下來,似乎慢慢習慣了,錯誤也減少了。

  按照會計制度要求,首先設定:總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資產類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以及損益類等明細賬。仔細閱讀模擬材料,判斷資料中的經濟業務涉及的賬戶,根據各賬戶的屬性分類,填入帳頁紙中。最後填寫各賬戶的期初餘額。然後將材料中涉及的賬戶分類。其中:總賬賬戶有哪些,明細賬賬戶是哪個;而後再根據各賬戶的性質分出其所屬的賬戶類別;再次按照上述分類,將所涉及的全部賬戶名稱,填列到各類帳簿中去,並把資料中所列期初餘額,登記在相關賬戶借貸方餘額欄內;最後試算平衡,要求全部賬戶借方餘額合

  計等於全部賬戶貸方餘額合計;總賬借貸方金額要與下設的相關明細賬戶借貸方餘額合計數相等,試算平衡後方可進行本期業務登記,否則不能進行。

  結賬時,首先詳細檢查模擬資料中所列的經濟事項,是否全部填制記賬憑證,並據此計入賬簿,有無錯記賬戶,錯記金額,如有應及時補正。其次在保證各項經濟業務全部準確登記入賬的基礎上,結出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總賬和各類明細賬的本期發生額與期末發生額,為編制會計做好充分準備。

  總結此次實訓的內容就是,以企業的實際經濟業務為實訓資料,運用會計工作中的證、帳等對會計核算的各步驟進行系統操作試驗,包括賬簿建立和月初餘額的填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的稽核和填制,各種賬簿的登記、對賬、結賬等。

  記得實訓的開始是那樣的忙碌和疲憊,甚至是不知所措,只能依靠老師的引導和幫助。通過這十幾天來的會計實訓,我深刻的體會到會計的客觀性原則,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相關性原則,一貫性原則,可比性原則,及時性原則,明晰性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配比原則,歷史成本原則,劃分權益高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謹慎性原則,重要性原則,和會計工作在企業的日常運轉中的重要性,以及會計工作對我們會計從業人員的嚴格要求。讓我掌握了記賬的基本程式,鍛鍊了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使我深一步瞭解到裡面的樂趣。更重要的是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它使我全面系統的掌握如何操作一個完整的業務迴圈,即從期初建賬,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填制、稽核、賬簿的登記、核對,錯帳的更正,會計處理程式的運用到會計報表的編制,從而對企業會計核算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也讓我瞭解到這一年來到底學到了什麼,使我更加愛好這個專業。

  此次實訓,我深深體會到了積累知識的重要性。有些題目書本上沒有提及,

  所有我就沒有去研究過,做的時候突然間覺得自己真的有點無知,雖然現在去看依然可以解決問題,但還是浪費了許多時間,這一點我必須在以後的學習中加以改進。會計實訓心得另外一點,也是在實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有些東西感覺自己做的時候明明沒什麼錯誤,偏偏對賬的時候就是有錯誤,讓其他同學幫忙看一下,發現其實是個很小的錯誤。所以說,相互幫助是很重要的一點。這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很關鍵。

  三個星期的實訓結束了,收穫頗多,總的來說這次實訓我還是比較滿意的。通過它我較系統地練習企業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式和具體方法,加強了我對所學的這個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實際操作的動手能力,提高運用會計的基本技能的水平,也是對我所學專業知識的一個檢驗。切身體會了會計工作崗位的具體工作,從而對所學理論有一個較系統、完整的認識,最終達到了會計理論與會計實踐相結合的目的。

  我想會計是靠豐富的經驗的。只有多做帳,才會熟能生巧,才能遊刃有餘。我深刻理解了什麼是會計,會計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細心+一份耐心+一份責任心=人生價值的詮釋。同時,我也認識到要做一個合格的會計工作者並非我以前想象的那麼容易,最重要的是細緻嚴謹。社會是不會要一個一無是處的人,所以我們要更多更快的從一個學生向工作者漸變。

  我相信,認真對待每一次實訓,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我們會有更多的收穫,會有更好的明天。

  篇三:

  開學兩週的會計實訓終於結束了,想想當初一開學就拿著厚厚的一本書愁著怎麼做賬,過了一個寒假,完全沒有做賬學習的心態了,本以為又像大一一樣要完成一項偉大的工程,熬通宵的想法都有了,沒想到做到後頭倒還順利的多,沒有想象的那麼複雜,就一步接一步很自然的完成了,總算沒有超出期限。

  雖然大一也有過實訓,不過相比較這次更正規、更完整。通過這次實訓,學到了很多以前只能在腦海中想象一下的東西,許多模糊不清楚的知識點更加清晰明瞭了,知道了會計做賬的要點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通過實訓才真正知道理論和實踐的差距,只有熟練掌握理論知識,才能在實訓中靈活應用,而會計原本也更講究它的實際操作性和實踐性。

  關於設定賬簿,要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要求,首先設定:總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資產類、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以及損益類等明細賬。根據下發的會計模擬資料,仔細閱讀、判斷本資料中的經濟業務涉及哪些賬戶,而後再根據各賬戶的性質分出其所屬的賬戶類別。把資料中所列期初餘額,登記在相關賬戶借、貸方餘額欄內。最後試算平衡,要求全部賬戶借方餘額合計等於全部賬戶貸方餘額合計;總賬借貸方金額要與下設的相關明細賬戶借貸方餘額合計數相等,試算平衡後方可進行本期業務登記。

  設定好賬簿後,就可根據書上發生的業務製作原始憑證,原始憑證製作是必須非常細心,否則很容易出錯,而且單位規定原始憑證是

  不能隨便作廢的,原始憑證做好後要跟貼原始單據才算製作完成。憑證做好後就可以登帳了,雖然看上去很簡單,可重複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沒有一定的耐心是很難勝任的。剛一開始登帳時我超細心地生怕出錯,但不久就覺得枯燥啦,枯燥無味的賬目和數字而心生煩悶、厭倦,以致於登賬登得錯漏百出。登記賬簿時要注意使用蘭黑墨水書寫,衝賬時可使用紅色墨水,但字跡要清楚,不得跳行、空頁,對發生的記賬錯誤,採用錯賬更正法予以更正,不得隨意塗改,挖補等。

  所有的賬登好後,就可以結賬了。印象最深的便是劃兩條紅線,每一賬頁要結一次每個月要結一次,劃紅線劃得手都疼了。而且結算那些數字是最容易出錯的,必須反覆地驗證幾次才能夠確定是否正確。我們的科目彙總表是十天編一次,總賬登三回,也就是根據編好的科目彙總表每十天登一回。科目彙總表的編制有點麻煩,必須一一對應憑證或明細賬找出期間內涉及到的所有會計科目,一旦漏拉總賬登記也就會出錯。跟著就編制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表,在這些表中,現金流量表的編制難度較大,主要是由於涉及的發生額不好歸類,理論知識不夠熟練就很容易出錯。經過一番功夫終於編好了,可以鬆了一口氣啊。做完一套簡單的手工帳我深知做賬切忌:粗心大意,馬虎了事,心浮氣躁。

  經過這次短暫的會計實習,發現自己還存在許多的問題:第一:書本上的知識掌握的不夠紮實,以致不能夠很熟練地運用到實踐當中去;第二,沒有足夠的耐心,做事情也不夠認真仔細,以致經常出現一些低階錯誤,比如寫錯數字,記錯方向。雖然實習的時間並不是很

  長,但是卻讓我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真正地把從書上學到的理論運用到實踐當中,接觸到了以後當一名會計要做的許多事情。這次的模擬實驗使我加強了對基礎會計各方面知識的記憶和掌握。譬如,平時只是在課本上看看會計的記賬憑證,這次自己能夠親手填寫記賬憑證,我也真正的感受了會計人員的工作。在實習的過程中自己也意識到只有把書本上學到的會計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的會計實務操作中去,才能夠真正掌握這門知識。我想這也是這次實訓的真正目的。雖然實習這段時間每天都很辛苦,但是我認為值得,也讓我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會計有多辛苦,相信每一個崗位只要你用心、認真地去做了,都會很累,但是你卻可以從中收穫到很多,正所謂有得必有失。我相信我可以改正自己的缺點,在以後的實際工作中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嚴格地要求自己,做一名好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