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專業職稱論文參考

  電力產業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電力投資巨大,規模經濟特徵顯著,長期被認為是自然壟斷產業。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電力系統變電二次裝置的防雷舉措

  雷擊作為威脅變電站二次系統安全的一大危險因素,引起了國內廣大變電站人員的重視。而面對雷擊對二次系統安全的影響,變電站應該是從其入侵途徑入手,將防雷工作落到實處。

  1 變電站二次系統防雷的重要性分析

  1.1 雷電的危害

  雷電作為自然現象的一種,當雷電擊中變電站時,會對變電站二次系統的正常執行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是威脅到變電站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在變電二次裝置的母線被雷擊中時,會產生高數值的過電壓。當過電壓數值過大時,則有可能將變電站電氣裝置的絕緣擊穿,從而造成事故。所以,應當在高壓線路沿線、變電站內設定必要的避雷和防雷設施。如避雷線、避雷器、避雷針等。

  1.2 雷電對二次裝置的主要入侵途徑

  1.2.1 電地位干擾。在雷電對二次裝置的入侵中,電地位對裝置的干擾主要分為三種途徑。其中包括雷擊獨立避雷針引起的反擊電壓造成對裝置的干擾、電流通過避雷線入地造成的電地位干擾及避雷器接地線引起的反擊過電壓造成干擾。

  1.2.2 傳導雷干擾。傳導雷干擾的主要方式是另一處雷擊通過二次系統的線路傳導到系統的其他部分,對二次裝置造成干擾。在傳導雷干擾中分為避雷器動作和不動作兩種情況,當系統一出遭到雷擊,線上路傳導中雷電的過電壓數值太高時,則避雷器動作。當線路才換到中的過電壓數值較低時,避雷器不動作。

  1.2.3 變電站附近落雷。當變電站附近落雷時,雷擊會讓變電站二次系統附近的磁場發生變化,通過系統裝置的電磁感應對二次裝置造成干擾。其中,雷擊的強度和對二次裝置干擾強度成正比。

  1.2.4 雷電對電站的干擾途徑。雷雲在放電時的電壓是很高的,不可能將電氣裝置的絕緣耐電壓做到這個電壓,事實上雷電的破壞作用主要是由雷電流引起的。它的危害基本可以分為2種類型:一是雷直接擊在建築物上的熱效應和電動力作用;二是雷電的二次作用,即雷電流產生的靜電感應和電磁作用。電站及其負載的特殊用途決定了它們的作業環境具有廣泛性。電站和負載艙體之間通過電纜連線,連線電纜一般為輸電和控制電纜,電纜貼地鋪設。

  2 變電站二次系統的防雷對策

  2.1 變電站二次系統的防雷現狀

  2.1.1 直擊雷防護現狀。在直擊雷的防護現狀中,主要在於利用接引器、引下線和接地網三方面。我們常見的避雷針就是接閃器的一種。在變電站防雷現狀中,引下線主要針對於建築的防護。其中主體鋼就作為防雷環節中的引下線。而接地網方面,主要依靠於接地網的合理佈局和電阻值進行直擊雷的防護。

  2.1.2 感應雷防護現狀。感應雷對變電站二次系統的干擾主要在於各裝置接收到雷電造成的電磁感應而對影響裝置的正常工作。通過現狀中的實地考察,發現我國很多地區變電站對感應雷的防護還沒有采取具體的實際行動。其中,感應雷的防護重點應該主要在於配電系統、通訊系統、空間電磁場和地電位反擊等方面。

  2.2 變電站二次系統的防雷主要手段

  在現代變電站二次系統防雷措施中,主要有以下幾個防雷手段。其一,分流手段,也稱多級引流手段。分流手段是防止雷電進入二次系統對裝置造成干擾和將其引入地下。其二,遮蔽手段。通過遮蔽器將二次系統各裝置間的感應遮蔽,防止雷電造成的電磁感應對裝置造成影響。其三,接地手段。對接地網和接地系統的合理完善和科學改造,以達到防雷效果。其四,等電位連線。利用減少二次裝置裝置內外電位差的原理,對雷電的干擾效果進行控制。

  2.3 電源系統的防雷

  電源系統的防護主要是抑制雷電及操作在電源迴路上產生的浪湧和過電壓。根據雷電防護區域的劃分原則,變電站內二次裝置供電系統感應雷電過電壓的防護可以分級進行分流保護。第一級防雷保護一般採用具有較大通流容量的防雷裝置,可以將較大的雷電流洩散入地,從而達到限流的目的,同時將過電壓減小到一定的程度;第二、三級防雷起限壓作用,採用具有較低殘壓的防雷裝置,可以將回路中剩餘的雷電流洩散入地,達到限制過電壓的目的,使過電壓減小到裝置能耐受的水平。

  2.4 通訊介面的防雷保護

  通訊介面過電壓防護同電網供電系統相比,此迴路對過電壓的敏感程度要高得多,且這些裝置在有過電壓的情況下顯得非常脆弱,裝置的絕緣耐受水平也相當低。國際電工委員會的測試,當電磁場強度增大到0.07GS時,微型計算機裝置將產生誤動,丟失資料。而這些迴路執行的安全與否直接關係到一次系統裝置的安全,因此須對重要回路的介面進行過電壓防護。

  2.5 綜合防雷措施

  雷電種類多種多樣,造成的破壞和危害程度大不相同,根據電力自動化系統遭受的雷電影響,基本可以分為三類雷擊破壞,感應雷電、直擊雷和球形雷。基於雷電的干擾和衝擊,為提高電力自動化系統的防雷能力,規劃防雷措施,提出綜合防雷策略,以此保障電力自動化系統處於安全執行的環境。

  3 二次系統防雷措施的建議

  3.1 改變二次系統的接地方式。

  3.2 安裝電湧保護器。

  3.3 改善接地網點為分佈。

  3.4 完善二次系統的遮蔽。

  結束語

  分析了雷電的成因和特點以及對二次裝置的干擾途徑以及解決方法。通過對雷電的原理及雷擊方式進行較為全面介紹,同時提出對變電站的防雷保護採取有效的措施和對策。

  篇2

  淺談電氣工程自動化在電力系統執行中的應用

  一、電力系統中電氣自動化的概述

  1、 電氣自動化的發展歷程

  20世紀50年代,當時自動化主要為機械自動化,還未實現電氣自動化控制的實質,但為後期的電氣自動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向。

  20世紀80年代,計算機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網路技術逐漸成熟,這一時期形成計算機管理下的區域性電氣自動化控制方式,並對系統的複雜程度也有一定要求,如電網系統過於複雜,易出現各類系統故障,但不可否認,這促進了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基本體系與基礎結構的形成。

  新時期,計算機網路能力、人工智慧技術的逐步發展和成熟,促進了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真正形成,其以遠端遙感、遠距離監控、整合控制為主要技術,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基礎逐漸形成,且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日臻完善,電力系統逐步走向網路智慧化、功能化和自動化。

  2、電力系統實現電氣自動化的重要性

  1***促進控制目標的實現

  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不斷進步,電氣自動化在社會各領域中的應用要求不斷的提升,尤其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更為廣泛。在當前以市場為導向的今天,通過提高資訊化技術水平,可以使電力系統變得更容易控制,比如IE控制平臺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使其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目前常見的電氣自動化主要表現為,以一根匯流排控制為基礎,將變壓器等裝置有機地聯絡起來,以便於對整個電力系統實現實時監控。

  2***提升裝置執行效率和降低成本

  電力系統執行過程中,在確保安全性、可靠性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開支,對其電力企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減少和降低資源損耗;通過選用一些節能裝置、節能技術以及補償無功技術,來實現電力負荷的均衡、有效降低電力系統實際執行過程中的各種費用開支。

  3***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與維護方便快捷

  對於電氣自動化技術而言,其主要是基於對Internet技術的應用,而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最大優勢在於能夠靈活、及時的收集資訊資料,因此在現代電力系統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與現代化資訊網路技術的發展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現代資訊化操作技術自身非常的簡便、而且資訊資料的收集也比較充分,使得電力自動化作業系統的控制變得更為方便和靈活。

  二、電氣自動化在電力系統中應用

  電力系統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確保電力系統的可靠、穩定、安全是我們電氣企業的不懈追求。在電力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能夠進一步保證電力系統的穩定與可靠性,使得電力系統更加的完善。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在我國電力系統應用當中,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應用方面。

  1、模擬技術

  在電力系統中應用自動化模擬技術,不但能夠及時地處理系統中產生的大量資料,提供虛擬的系統執行操作和實驗環境,還可以實現多項控制和操作的實時、同步進行,對系統的故障進行模擬、分析和診斷,提高系統執行的效率和效果,特別是在新系統裝置的測試方面更具有重要的作用。

  2、智慧技術

  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對於電力系統來說是一種創新技術,因為其本身技術與微機和資訊網路技術聯絡緊密。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把電網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方便了電力部門對問題故障進行及時的改進。這個新技術使得電力系統的可控制性增強,安全性也得以提高,也就是實現了對電力系統的智慧控制。

  3、動態安全監控技術

  在電力系統執行過程中,科學的監測手段是系統安全執行的保障。動態安全監控技術是新一代監控系統,它是在GPS技術和SCADA技術基礎之上的一種新突破。通過GPS技術,可以實現資料資訊的測量、通訊實時和同步,給控制相量工作提供實時資訊資料。特別是當前的電力系統的排程和監測逐漸由原來的穩態、準穩態監測向動態監測轉變和發展,成為電力系統監測的主要發展潮流,標誌著電力系統中的安全監測邁向了實時控制的時代,這對於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和穩定地提供高質量的電力能源具有重要的意義。

  4、電網技術

  電網技術的應用推動了電網技術一體化及其排程自動化的發展,而電網技術的一體化加強了電力系統中配電模型及高階軟體等技術的發展,同時提高了數字資訊科技處理能力。電網排程自動化的發展是電力系統自動化的主要組成部分,而排程自動化的發展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也是息息相關的。因為電網排程自動化囊括了從國家、省市及地方等的排程,而在這些複雜的區域中離不開計算機網路系統的控制。電力系統的各部分裝置,如變電站、工作站、伺服器等都由計算機操作,無論是資料的管理,還是電力的預測都與計算機控制相關。

  5、多項技術的整合

  電氣自動化系統的統一化加強了電力系統中的統一化,這就使得電力系統中各項技術的合成,在傳統電力系統中,電力的管理、安全維護等各環節是分開管理的,由不同部門管理。但是,在電力系統中引入自動化後,電力系統的管理更為合理,各部分整合一體,並在管理中引入多項先進技術,這些加強了我國電力系統的技術競爭力,並更能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三、電力系統中電氣自動化的發展趨勢

  國內的電氣自動化技術水平還是不足,需要更多的研究工程更能夠更好的實現多功能與智慧化的電力管理。所以電氣工程自動化的研究需要從多個方面出發,研究其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

  電氣自動化的發展,給電力行業的控制和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使電力系統走上了資訊化和智慧化的道路,推動了電力行業的健康發展。當然,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遠遠沒有達到成熟和完善的境界,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行業的發展,對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還會產生很多新的需求,推動這一技術不斷向前發展。

  總體上說,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於電力系統,主要有以下五種發展方向:

  第一,電氣自動化需要促進電力系統的控制和管理從傳統的開環狀態監測向閉環式監測方向發展,比如,使電力系統由原來的系統功率總加發展到自動發電控制;

  第二,電氣自動化需要推動電力系統從高電壓等級向低電壓等級方面發展,可以使電力系統從能量管理系統轉向配電管理系統;

  第三,在電力系統的功能上,電氣自動化需要推動單一的功能向多功能、一體化方向發展,比如,在變電站可以達到綜合自動化發展;

  第四,電氣自動化需要進一步推動電力系統向數字化、智慧化、資訊化方面發展;

  第五,在電力系統中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需要逐漸擺脫單純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向著綜合管理和應用服務的目標發展。

  四、結束語

  總之,電氣自動化技術已經在電力系統的各個關鍵環節佔據了重要的地位,有效的解決了電力系統執行中諸多問題,提高了電力系統執行的效率,為電力系統自動化發展起很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在電力系統工作中,我們工作人員中應熟練掌握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操作方法,同時還應在工作中結合自己豐富的工作經驗,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電力系統的工作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