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蓮藕質量控制措施及生產技術

  摘要闡述了無公害蓮藕質量控制措施,並介紹了其生產技術,主要包括藕田選擇及整地、種藕選擇與排藕、藕田管理、病蟲害防治、採收等內容,以期為同類地區蓮藕種植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無公害蓮藕;質量控制措施;生產技術

  鄒城市近年來引進推廣了無公害蓮藕生產技術,生產的蓮藕個大、白嫩、圓潤、藕節均勻、脆甜爽口,並獲得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現將介紹如下。
  
  1無公害蓮藕質量控制措施
  
  1.1組織措施
  鄒城市成立了農業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標準化指導小組和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技術指導小組。基地技術指導小組在市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和農業局標準化指導小組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基地技術指導小組負責蓮藕的生產管理,提供產前、產中、產後一體化服務,統一供種、供肥、供藥,定時組織技術培訓、講課指導,從每個生產細節抓起,推廣良種良法技術配套,把握肥水管理及病蟲草害的綜合防治,確保按照無公害蓮藕生產技術操作規程進行生產管理。
  1.2技術措施
  育苗期進行科學的肥水、溫、光管理,防治病蟲害,以利藕苗健壯生長;在區域預測預報的指導下,結合當地歷年病蟲發生資料,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做到對症下藥,適期用藥;大力推廣農業防治、生態防治、生物防治、生化防治、物理防治技術;搞好清潔田園,土壤消毒;提高施藥人員技術水平,噴藥周到、均勻,交替使用農藥;科學施肥,實行有機質栽培技術,有機肥配合使用;人畜糞肥應經過無害化處理,作基肥;推廣標準化農業設施和材料;完善藕地水利設施,健全排灌系統;基地配備微機和蔬菜殘毒快速檢測儀。
  1.3投入品管理
  嚴格控制藕種來源;經營單位必需具備營業執照、種子經營許可證;從外省市進口的種苗必須有檢疫證明;設有專門的種苗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應核對種苗數量、品種和相關證件,並記錄檔案***詳細的出入庫、質量描述等記錄***;堅決杜絕劣質種苗。
  農藥使用嚴格按照國家頒佈的《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和《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執行;在生產中不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和國家明文規定不得在蔬菜上使用的農藥;設有專門的農藥倉庫和保管人員;保管人員核對農藥的數量、品種和“三證”後,方可入庫;儘量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積極使用生物農藥,配合檢測部門控制好蔬菜農藥殘留超標;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或病蟲情報用藥,做到適期防治、對病下藥,注意農藥的交替使用,以提高藥效;嚴格掌握農藥安全間隔期,上市蔬菜必須在農藥的安全間隔期之外;不擅自提高農藥使用濃度、使用量及次數;及時做好農藥使用檔案記錄。
  嚴格執行肥料合理使用準則;根據植物生長需要平衡施肥,施用經過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及配合施用配比合理的無機複合肥。施肥以有機肥為主,輔以其他肥料;以多元複合肥為主,單元素肥料為輔;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儘量限制化肥施用;最後一次追肥在收穫前30d進行;及時做好肥料使用田間檔案記錄;肥料按種類分開堆放於乾燥、陰涼的倉庫等場所,避免因環境因素造成肥力損失和環境汙染。
  設立專門的記錄員負責蔬菜生產技術和農時操作記錄;農藥使用記錄檔案應完整、真實,並按作物分別記錄使用的農藥名稱,包括通用名和商品名、登記證號、劑型、防治物件、時間、施用量、次數、安全間隔期;肥料使用記錄檔案應完整、真實,內容包括肥料名稱、登記證號、型別、施用量、施用方法、次數等;及時做好各類農時操作記錄、產量記錄和產品銷售記錄;記錄需妥善儲存1年,以利可追溯性檢查,無質量問題時才全部作廢。
  1.4產地保護措施
  禁止使用對環境有嚴重影響的化學制劑;有計劃地制定蔬菜病蟲害防治措施、土地輪作和茬口安排計劃、科學施肥與節水灌溉措施;及時回收田間的廢棄農膜、農藥空瓶等,防止其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破壞;有計劃地實行天敵保護措施,在基地周圍設定綠化帶,種植以花蜜為主的綠化作物,營造天敵誘集環境,病蟲害防治堅持以生物防治、農業防治為主;積極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對農業生態環境進行檢測,為生產優質無公害蓮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1.5產品檢測制度
  蓮藕採收上市前進行農藥殘留速測,合格後安排上市;檢測人員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熟悉掌握所使用的儀器效能和操作方法,嚴格按照有關標準和各種檢驗規章制度開展工作;檢驗人員必須對每一個檢測資料負責,減少人為誤差;儀器裝置要定期檢查、維修、校正。
  2無公害蓮藕生產技術
  
  2.1藕田選擇及整地
  藕田要選擇保水蓄肥的黏壤土,新開藕田應先耕翻,並築固田埂,在栽植前15d施入大量基肥,耕翻耙平,栽藕前1d再耙1次,使田土成為泥濘狀態,平整土面。連作藕田要先清除老藕田內的花梗、花莖、蓮鞭等殘存物,再施入基肥[1,2]。一般施入糞尿37.5t/hm2、綠肥或廄肥75t/hm2。
  2.2種藕選擇與排藕
  根據蓮藕對水深度的要求,分為淺水藕和深水藕。淺水藕藕和葉均短小,適宜在水深15cm的淺水中栽培,深水藕莖葉高大,藕節細長,適宜在0.6~1.0m的深水栽培。種藕一般於臨栽前挖起,挑選符合該品種特徵並帶有子藕的整藕作種,子藕必須向同一方向生長;如用子藕作種藕,則子藕必須粗壯,否則新株發芽力弱,影響分枝數和產量[3]。排藕時期在春霜停止後,不宜太遲。栽植密度為行距2.5m,株距0.8m,每穴排放帶有3個藕頭的種藕1支。如用子藕則排2支/穴。一般需藕6 000kg/hm2。先將藕種按規定行株距及藕鞭走向將藕排在塘面,然後將藕頭埋入泥中10cm深,再把節梢翹在水面上,以利用陽光提高土溫,促進萌芽。排藕方式很多,有朝一個方向的,也有幾行相對排列的,各株間以三角形的對空排列較好。四周邊行藕頭一律向田內,以免蓮鞭伸出埂外。一般栽種藕3 000支/hm2,或有效芽***早藕***9 000個/hm2,如為晚藕,則為6 000個/hm2。掌握株行距均在2m,深度以10cm為宜。一般在斷霜後,清明至穀雨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即可栽種。方法可用兩手抓住藕種,芽端在前,向後扦入泥中。要求芽端稍低,後部翹起,以不露出水面為準。最好隨挖、隨選、隨栽。當天栽不完應灑水覆蓋,保持潮溼,防止藕芽幹萎。栽種時鄰行藕種的芽端要以三角形對空排列為好,避免擁擠,藕池內四周應空出1m左右的空地不種,邊行藕芽要朝向池中心,以免長出池外。
  2.3藕田管理
  藕生長初期要求水位略淺,一般不超過20cm,深水藕可略深些,開花坐藕時則應與初期略同。在全生育期中,不能斷水底,以免漏水漏肥。深水藕夏季要及時排水,防止藕池水猛漲,淹沒立葉,造成減產或絕產[4]。全年約需氮***N***525kg/hm2、磷***P2O5***300kg/hm2、鉀***K2O***525kg/hm2。概算為土雜肥45t/hm2、過磷酸鈣600kg/hm2作底肥。可分別在芒種***藕莖生長分枝盛期***和小暑開花初期2次進行。為防止肥料揮發,追肥前可先把池水排淺,撒入化肥,待其溶化後再灌至原水深。在5~7月蓮藕生長旺盛階段,將向地外長的走莖撥轉,使之向池內生長。當出現浮葉,能確定藕種及走莖位置後開始除草,一般在小暑荷葉長滿水面前分2次進行。雜草可直接壓入泥中漚肥。定植後1個月左右,浮葉漸枯,應及時摘除,有6片立葉時封行,早藕開始坐藕,不宜再下田除草,以免碰傷藕身。此時除草應在卷葉的兩側進行。蓮藕以採藕為目的,開花結籽消耗養分,如有花蕾發生應將花梗曲折,不可折斷,以免雨水侵入引起腐爛。蓮藕旺盛生長期,蓮鞭迅速生長,當卷葉離田邊1m時,為防止藕頭穿越田埂,每次除草時,隨時將接近田邊的藕頭向田內撥轉,生長盛期每3d轉1次,如天氣不好,生長緩慢,則7d轉1次,共轉6次。轉頭應在中午莖葉柔軟時進行,藕頭很嫩,轉時應將後把節一起托起,轉好後再用泥土壓好。
  2.4病蟲害防治
  蓮藕一般病蟲害不嚴重。病害主要有腐敗病,如病情較輕,葉片呈現黃色,藕仍可生長,伏天不能坐藕,則秋天還可坐藕;嚴重時病株枯萎死亡。發病季節,葉面噴霧多菌靈500倍液防治。蟲害主要有蚜蟲,可噴抗蚜威2 500倍液防治。
  2.5採收
  挖藕當天早晨摘去一部分葉,晒乾作為包裝材料。只將荷葉在葉與梗蓮之間用手指捏扁,摘下後將正面向外對摺,晒1d後,第2天再將葉面向內對摺,然後臍對臍疊齊晾晒,晒乾後收存。藕的供應期很長,淺水蓮藕在立秋前採收的為嫩藕,立秋至處暑挖甜藕,寒露以後水溫太低挖藕不便。深水藕田用藕鉤,可適當放水,挖藕時先將藕身下面的泥掏空,再慢慢將整藕向後拖出。
  
  3參考文獻
  
  [1] 李燕,鄧成飛.蓮藕無公害栽培技術[J].農技服務,2008***11***:46.
  [2] 卜麗霞.無公害蓮藕標準化栽培技術[J].山東蔬菜,2007***2***:33-34.
  [3] 陳陪勝,劉保民,馬德軍.無公害蓮藕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技推廣,2006***5***:34.
  [4] 樑華強,黎斌,杜忠友,等.蓮藕的無公害栽培技術[J].貴州農業科學,2005***2***:8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