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初三九年級化學期中試卷

  仔細審題不慌張,從容答卷下筆奇。龍飛鳳舞今日事,過關斬將無人敵。滿懷喜悅佳績報,全家歡笑贊第一,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九年級化學,僅供參考哦

  第一學期九年級化學期中試卷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Ca:40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1~10題每題2分,11~15題每題3分,共35分

  1.下列變化中,前者屬於物理變化,後者屬於化學變化的是  

  A.牛奶變酸、水力發電 B.乾冰昇華、鋼鐵生鏽

  C.酒精揮發、蠟燭熔化 D.光合作用、木炭燃燒

  2.下列有關水的認識錯誤的是  

  A.水是一種氧化物 B.自然界中的水過濾後變成純水

  C.水的蒸餾是物理變化 D.硬水和軟水可用肥皂水鑑別

  3.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4.下列對化學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A.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一種無色無味氣體

  B.電解水時負極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點燃氫氣前要檢驗氣體的純度

  D.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可以用木炭代替紅磷

  5.下列關於空氣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工業上採用分離液態空氣法獲得氧氣

  B.二氧化硫是空氣汙染物之一

  C.空氣中氧氣質量佔空氣質量的21%

  D.空氣中的氧氣來源於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原子核一般由質子、中子構成

  B.花香四溢主要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

  C.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D.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不會改變

  7.江西省參與制造的C919大飛機採用的複合材料中使用了高溫陶瓷材料氮化矽Si3N4,其中矽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則氮元素的化合價為  

  A.-3 B.+2 C.+3 D.+4

  8.下列關於巨集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中,錯誤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迴圈——水分子不斷運動

  B.天然氣經壓縮儲存在鋼瓶中——壓強增大,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大

  C.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在化學反應中分子發生改變

  D.通過氣味辨別酒精和水——分子不斷運動,不同分子的性質不同

  9.香菸的煙霧中含有4 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大多數是有害物質,而危害較大的物質是一氧化碳、尼古丁化學式為C10H14N2、焦油和重金屬鹽。下列關於尼古丁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尼古丁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混合物

  B.尼古丁中碳元素、氫元素、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0∶14∶2

  C.尼古丁由碳原子、氫原子、氮原子構成

  D.尼古丁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

  10.從下列圖示可以瞭解的資訊中,正確的是  

  A. :此圖是一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B. :此圖中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8

  C. :若“ ”表示氧原子,則此圖可表示氧氣分子

  D.Na+1:表示單質鈉中鈉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

  11.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屬於單質,後者屬於化合物的是  

  A.氧化鈣 礦泉水 B.生鐵 黃銅礦

  C.空氣 碳酸鈉 D.C60 氯酸鉀

  12.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先”與“後”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製取氣體時,先裝藥品,後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加熱KClO3並用排水法收集O2實驗結束時,先熄滅酒精燈,後移出導管

  C.用托盤天平稱量物質時,先加質量小的砝碼,後加質量大的砝碼

  D.加熱試管時,先使試管底部均勻受熱,後用酒精燈的外焰固定加熱

  13.推理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的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關結論合理的是  

  A.陽離子一定帶正電荷,所以帶有正電荷的粒子一定是陽離子

  B.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所以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不是化合物

  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同種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所以具有相同質子數的粒子一定屬同一種元素

  14.小明同學依據描述書寫的化學符號:①兩個氮分子:2N2;②由三個氧原子構成的臭氧分子:3O;③粒子結構示意圖 表示的粒子:S;④兩個鐵離子:2Fe3+;⑤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H2O;⑥+2價的鎂元素:Mg2+。其中正確的有  

  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

  15.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 小荷同學梳理了以下知識,其中正確的是  

  ①原子中質子數一定等於核外電子數;②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該粒子一定是氖原子;③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④自制簡易淨水器中的活性炭能吸附、過濾水中的雜質;⑤過氧化氫和水的分子構成不同,所以它們的性質完全不同;⑥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⑦一種元素在一種化合物中一定只有一種化合價;⑧只由 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A.①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⑧ D.①④⑥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30分

  16.6分按要求寫出下列符號或意義。

  12個氧原子________;

  22個亞鐵離子________;

  33個硫酸根離子________;

  4氬氣________;

  55S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N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3分多角度認識物質,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

  1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物質又是變化的,用化學符號表示下列化學反應:

  ①有大量白煙生成的化合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水生成的分解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學研究物質的性質,下列物質的用途與其物理性質有關的是________。

  A.稀有氣體用作焊接金屬的保護氣  B.銅用於制導線  C.氮氣用作食品防腐劑  D.氧氣用於醫療急救

  3化學研究物質的組成,葡萄糖C6H12O6是由________種元素組成的,其中碳、氧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

  4化學還研究物質的結構,如鎂是由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離子”,下同構成的,氯化鈉是由________構成的。請用微粒觀點解釋:

  ①氣體二氧化碳能被壓縮成液態貯存在鋼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氣態二氧化碳與液態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7分如圖分別是水蒸氣液化,水通電分解和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微觀變化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②表示的反應符號表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微觀的角度解釋圖①、圖②的本質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圖②、圖③可得到: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在化學變化中一定不變的粒子是________,可能發生改變的是分子的________;

  4由圖③還能獲得的一條資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分2017年3月22~28 日是第30屆“中國水周”,我們要節約水資源, 保障水安全。

  1下列關於水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________填序號。

  ①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②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純淨物 ③合理施用農藥、化肥,以減少水體汙染 ④將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軟化 ⑤洗菜、洗衣後的水用來澆花、沖洗廁所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淨化後才能使用。吸附、過濾、蒸餾等三種淨化水的操作中,單一操作相對淨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

  3如圖表示自來水消毒過程中發生的一個反應的微觀過程。

  ①寫出上述物質中單質的化學式________;②物質D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

  三、簡答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16分

  20.8分如圖為六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六種元素之間的本質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鎂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2個電子形成鎂離子,鎂離子的化學符號為________;氧化鈉由鈉離子和氧離子構成,氧化鈉的化學式為________。

  3從原子結構上分析,圖中哪兩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

  4在上述碘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中,x=________。

  21.8分已知 A~G都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通常狀況下,A、C為無色液體,且組成元素相同,D、E為氣體,它們之間的轉化關係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 物質B在反應①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檢驗氣體D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若F為黑色固體,寫出反應③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G為黑色固體,寫出反應③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探究實驗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13分

  22.7分根據下列圖示實驗,回答有關問題:

  1實驗①中夾持鐵絲的儀器名稱是__________,①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②中試管b中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由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

  3三個實驗中都用到 水,水的作用各不相同,我能一一說出。①集氣瓶中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水槽中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燒杯中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6分下圖所示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制備和收集裝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應選用發生裝置________填字母序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裝置D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若選用C作發生裝置,你認為選用C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使用裝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先將瓶中裝滿水,再將氣體從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氣體難溶於水,在空氣中易與氧氣發生反應,則收集一氧化氮氣體時應選用圖中裝置________填字母序號。

  五、計算題本題包括1小題,共6分

  24.6分鈣是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須攝入足夠量的鈣。目前市場上的補鈣藥劑很多,如圖是某種品 牌的補鈣藥品的部分說明書。請回答下列問題:

  1CaCO3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

  2若每片鈣片的質量為1 g,則鈣片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

  3如果按用量服用,通過服用此鈣片,每天攝入鈣元素的質量是多少?

  答案

  一、1.B 2.B 3.C 4.C 5.C

  6.B 7.A 8.B 9.D

  10.C 點撥:圖中核內質子數是9,屬於氟元素,核內質子數小於核外電子數,是陰離子,因此表示的是氟離子結構示意圖,故A錯誤;圖中是18號元素,其核內質子數等於原子序數,是18,相對原子質量為39.95,故B錯誤;C正確;圖中表示鈉元素的化合價是+1價,鈉單質中鈉元素的化合價為0,故D錯誤。

  11.D 點撥:A中氧化鈣屬於化合物, 礦泉水屬於混合物,不符合要求;B中生鐵、黃銅礦都是混合物,不符合要求;C中空氣是混合物,碳酸鈉是化合物,不符合要求;D項C60為單質,氯酸鉀是化合物,符合要求。

  12.D 點撥:實驗室製取氣體時,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後裝藥品;加熱KClO3並用排水法收集O2實驗結束,要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後熄滅酒精燈;用托盤天平稱量物質時要先加質量大的砝碼,後加質量小的砝碼,最後移動遊碼;加熱試管時,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後用酒精燈外焰對準藥品所在部位加熱。

  13.B 方法規律:本題運用內涵分析法解答,分析離子、化合物、氧化物、元素等概念的內涵,陽離子一定帶正電荷,但是帶有正電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陽離子,如質子、原子核等,故A錯誤;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一種元素一定不能組成化合物,故 B正確;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否為 氧化物,還要看該化合物是否由兩種元素組成,故C錯誤;質子數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屬同一種元素,如H2O分子與Ne原子都有10個質子,不屬於同種元素,故D錯誤。

  14.B 點撥:①中兩個氮分子為:2N2;②中由三個氧原子構成的臭氧分子是O3;③中 表示的粒子為S2-;④中兩個鐵離子為2Fe3+;⑤中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為H2O;⑥中+2價的鎂元素為Mg+2。其中正確的只有①④⑤,故選B。

  15.D 方法規律:本題運用篩選法解答,對所給各選項進行逐一分析,篩選出符合要求的選項。②中粒子核內質子數a不一定為10,故該粒子不一定是氖原子;③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化學”二字不能省略;⑤過氧 化氫與水的分子構成不同,所以化學性質不同,某些物理性質可能相同;⑦一種元素在一種化合物中也可能顯不同的化合價,如NH4NO3中,氮元素分別顯-3、+5價;⑧一種元素可以組成純淨物,也可以組成混合物,如氧氣與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種元素,所以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

  二、16.12O 22Fe2+ 33SO42- 4Ar

  5五個硫離子

  6三個銨根離子

  17.1①P+O2――→點燃P2O5

  ②H2O2――→MnO2H2O+O2

  2B 3三;3∶4

  4原子;離子

  ①分子之間有間隔

  ②構成物質的分子相同

  18.1H2O――→通電H2+O2

  2①中水分子本身沒有改變,發生的是物理變化,②中水分子變為氫分子和氧分子,發生的是化學變化

  3水分子;原子;數目

  4此反應為化合反應或化學變化前後元素的種類不變等,合理均可

  19.1②④ 2蒸餾

  3①Cl2 ②+1價

  三、20.1質子數不同

  2Mg2+;Na2O

  3Mg、Ca;Cl、I

  418

  21.1催化作用

  2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復燃則為氧氣

  3C+O2――→點燃CO2;Fe+O2――→點燃Fe3O4

  方法規律:本題採用切入法解答。由通常狀況下A、C為無色液體且組成元素相同,結合反應①,A分解可生成C、D,可以推知A為過氧化氫,C為水,D為氧氣,反應②即為水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

  四、22.1坩堝鉗;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2氧氣;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合理即可

  3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溫度過高而炸裂集氣瓶 ;作反應物;驗證氧氣約佔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

  23.1A;KMnO4――→△K2MnO4+MnO2+O2;將帶火星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證明氧氣已集滿

  2可以控制液體滴加的速率從而控制反應速率

  3b 4F

  五、24.解:140% 225%

  3通過服用此鈣片,每天攝入鈣元素的質量為:0.625 g×2×40%=0.5 g或1 g×2×25%=0.5 g

  答:略。

  有關九年級化學上學期期中試卷

  1.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12 H-1 O-16 K-39 Mn-55

  I 選擇題共10分

  考生注意: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的相應序號塗黑。

  1.下列現象中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酸雨 B.溫室效應 C.山洪爆發 D.日食

  2.下列氣體屬於空氣中不支援燃燒的氣體單質是

  A.氧氣 B.二氧化碳 C.氮氣 D.氫氣

  3.下列符號既可以表示一種物質,又可以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原子的是

  A.Ne B.O2 C.CO2 D.Ba2+

  4.嗎啡的化學式是C17H19NO3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嗎啡分子由40個原子構成 B.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7:19:1:3

  C.嗎啡屬於氧化物 D.各元素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5.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 B. C. D.

  6.下列關於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生成黑色固體

  B.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二氧化硫氣體

  C.木炭在空氣中不燃燒,只發生紅熱現象

  D.鎂條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

  7.下列物質按照帶點元素的化合價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的是

  A.KIO3、I2、KI B.HClO3、HCl、Cl2

  C.MnO2、K2MnO4、KMnO4 D.NaNO3、NH4Cl、NO2

  8.如圖所示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反應中各物質的粒子個數比為3:1:1:1

  B.該反應的是化合反應

  C.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生變化

  D.反應中原子種類發生變化

  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帶電荷的粒子都是離子

  B.混合物一定由不同分子構成

  C.把燃著的木條伸入某氣體中,火焰熄滅,說明該無色氣體是二氧化碳

  D.某物質在O2中燃燒能產生二氧化碳,說明某物質含碳元素

  10.某同學設計或實施的下列實驗方案中,你認為合理的是

  A.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氫氣中是否含有氧氣

  B.通過顏色區分高錳酸鉀和氯酸鉀兩種固體物質

  C.檢查加熱固體制氣體裝置的氣密性時,先用手握試管,再將導管伸入水中

  D.粗略地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用鐵絲替代紅磷在空氣中燃燒

  II非選擇題共40分

  考生注意:請在答題卡的指定區域作答。

  11.請用化學符號填空:

  1氦氣 23個亞鐵離子

  3標出硝酸銅中氮元素的化合價 4 氧化鎂

  12.如圖A、B分別是鎂元素、硫元素在元素週期表中的資訊,C、D、E是三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表格是元素周

  期表的一部分,

  1C、D、E中與A屬於同種元素的微粒是 ;

  2B與元素週期表中 填①或②或③的化學性質相似;

  3D微粒的符號為 ;

  4元素②的核外有 個電子層。

  13.用所學知識填空: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

  2水與過氧化氫都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但化學性質卻不同,原因是 ;

  3木炭在純氧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的劇烈,原因是 ;

  14.H2S氣體同氫氣一樣具有可燃性,為確保安全,點燃該氣體之前應 。

  15.水是生命之源,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鑑別硬水和軟水用 ,鑑別出軟水的現象為 ;

  2在電解水實驗中,產生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 ;

  3在實驗室中,要得到純淨物水的方法是 。

  16.在實驗過程中,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分別寫出以下實驗中水的作用: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中,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 ;

  2硫在氧氣中燃燒實驗中,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 ;

  3製取氧氣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集氣瓶中水的作用 ;

  17.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四種物質,在點燃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後,測得有關資料如下表:

  物質 甲 O2 CO2 H2O

  反應前的質量/g 50 50 50 50

  反應後的質量/g 27 2 94 77

  1甲中碳元素的質量是 ;

  2在反應4K2Cr2O7==4K2CrO4+2R+3O2中,R的化學式為 ,推出該化學式依據的原理是 。

  18.某同學利用燃磷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1用圖1實驗測得氧氣的體積分數,若該實驗沒有達到試驗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

  2圖1燃燒結束時,試管裡剩餘氣體主要是 填化學式,根據實驗該氣體具有的化學性

  質是 答一點即可

  3圖1實驗代替課本實驗圖2的優點是 。答一點即可

  4已知金屬鎂在空氣中燃燒,可分別與氧氣與氮氣反應,都生成固體物質,該實驗中的紅磷 填

  “能”獲“不能”用鎂來代替。

  19.某小組同學為探究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分解速度的影響,設計了以下實驗:

  1完善實驗一、實驗二: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實驗一 帶火星的木條不復燃

  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較慢

  實驗二

  ①

  ②

  2實驗三:待實驗二結束,剩餘的液體化學式為 ,倒出多餘液體,繼續向其中加入5%的過氧化氫溶液,實驗現象為 ,得出結論 ,寫出此時的反應方程式 ;

  3實驗四,實驗之前稱量加入二氧化錳的質量為m1,待實驗三結束後,取出二氧化錳,乾燥後稱量質量為m2,則m1 m2填“>”、“<”、“=”,得出結論 ,從液體中取出二氧化錳的操作名稱為 ;

  20.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以下是部分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要製取g氧氣,需高錳酸鉀的質量為 ;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收集到的氧氣不純,原因是 寫出一點

  3組裝整套裝置時,需選用上圖中的B、C、E、F、H、M、O和

  4收集氧氣的操作如下,其正確順序為 ;

  a.先裝藥品再檢查裝置氣密性

  b.當氣體收集滿時,在水面下用玻璃瓶蓋住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c.實驗結束時,先撤導管後移酒精燈

  化學試卷答案

  選擇題:

  1.A 2.C 3.A 4.D 5.D 6.D 7.C 8.B 9.D 10.B

  非選擇題:

  11.1He 23Fe2+ 3CuNO32 4MgO

  12.1C 2① 3Na+ 4三

  13.1Al 2分子構成不同 3純氧中比空氣中氧氣濃度大

  14.驗純

  15.1肥皂水 浮渣少,泡沫多 21:8 3蒸餾

  16.1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使瓶底炸裂 2吸收二氧化硫和熱量,防止汙染空氣

  3將集氣瓶中空氣排盡

  17.112g 2Cr2O3 化學反應前後原子或元素種類不變,原子個數不變

  18.1紅磷的量不足

  2N2 不燃燒或不支援燃燒答一點即可

  3不汙染空氣

  4不能

  19.1①有氣泡產生,帶火星的小木條復燃

  ②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速率

  2有氣泡產生 二氧化錳反應前後化學性質不變 2H2O2 ==== 2H2O + O2 ↑

  3= 化學反應前後二氧化錳質量不變 過濾

  20.1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 63.2g

  2沒等有連續均勻氣泡冒出就開始收集或集氣瓶中未裝滿水

  3K N

  4b c

  第一學期初三化學期中考試卷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第Ⅰ卷選擇題,共 30 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 15 題,每小題只有 1 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 2 分,共 30 分

  1.1869 年發現元素週期律並編制出元素週期表的科學家是

  A.拉瓦錫 B.門捷列夫 C.道爾頓 D.盧瑟福

  2.下列性質,屬於化學性質的是

  A.揮發性 B.氧化性 C.密度 D.硬度

  3.在人體所含的元素中,質量分數最高的是

  A.氫 B.氧 C.鈣 D.鐵

  4.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傾倒液體 B.稱量固體 C.加熱液體 D.讀取液體體積

  5.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

  A.鐵 B.氧氣 C.金剛石 D.氯化鈉

  6.下列化學儀器對應的名稱書寫正確的是

  A.長勁漏斗 B.量桶 C.坩堝鉗 D.椎形瓶

  7.元素週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圖是元素週期表中的一格,下面從該圖獲取的資訊中,正確的是

  A.該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為 52.00%

  B.該元素屬於非金屬元素

  C.該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24 個電子

  D.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 52

  8.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這一理念的有

  

  A.發展清潔能源 B.隨意焚燒秸稈 C.亂丟廢舊電池 D.提倡毀林造田

  9.實驗室製取某些氣體的裝置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裝置②可以較好地控制反應速率 B.裝置②和③組合可以用來製取氫氣

  C.裝置②和④組合可以用來製取氧氣 D.裝置①和⑤組合可以用來製取氧氣

  10.下列關於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B.碳在空氣中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C.硫在氧氣中燃燒時,產生藍紫色火焰,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D.蠟燭剛熄滅時產生黑煙

  11.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A.鈣離子:Ca+2 B.2 個氫原子:H2

  - 1

  C.氧化鈉中氧元素化合價:Na2O D.3 個氯分子:3Cl2

  12.《茉莉花》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蘇南民歌。茉莉花香氣的成分有多種,乙酸苯甲酯

  C9H10O2是其中的一種。下列關於乙酸苯甲酯的說法正確的是

  A.乙酸苯甲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150g

  B.乙酸苯甲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乙酸苯甲酯中碳、氫、氧三種元素質量比為 9:10:2

  D.乙酸苯甲酯由 9 個碳原子、10 個氫原子和 2 個氧原子構成

  13.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主要目的是

  選項 A B C D

  實驗設計

  實驗

  目的 研究二氧化錳的催

  化作用 探究分子間有間隔 區分硬水和軟水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

  含量

  14.下列對化學基本觀念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微粒觀: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分子構成

  B.能量觀:氫氣燃燒放出大量的熱

  C.轉化觀:汞和氧化汞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D.守恆觀: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種類和原子數目均不變

  15.常溫常壓時,由甲烷CH4和另兩種氣體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80%,則另兩種氣體不可能是

  A.H2 和CO B.H2 和 C2H2 C.C2H2 和C2H4 D.CO 和C2H4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 50 分

  二、本題包括 2 小題,共 17 分

  16.9 分某同學在學習中建構了“氮及其化合價的價、類關係圖”。

  1圖中A 點對應的物質為大氣汙染物之一,寫出其對應的化學式: 。

  2寫出圖中B 點對應的物質化學式: ,它對應的物質類別是: 。

  3濃氨水有揮發性,會揮發出氨氣NH3,標出 NH3 中氮元素化合價: 。

  4氮氣的化學性質十分穩定,但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氫氣反應生成氨氣。有 3g 氫氣參加反應,理論上生成氨氣的質量是

  多少? 請用化學方程式計算並在答題卡上寫出計算過程

  17.8 分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生命。

  Ⅰ.“生命吸管”可直接將汙水淨化為飲用水,主要處理步驟與自來水的淨化過程相似,如圖所示:③中離子交換樹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屬離子、軟化水質

  1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填字母,下同,④中超濾膜的作用是 。

  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

  B.吸附雜質

  C.除去較大的不溶性雜質

  2若無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時,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殺滅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採取 方法。

  Ⅱ.從化學的角度認識水,如圖 1 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圖,接通電源觀察兩電極都有氣泡產生。

  1通電一段時間後,玻璃管 b 收集到的氣體是 ,它具有的一種用途是 。

  2圖 2 為水分解的微觀過程。

  ①水的分解過程中,發生變化的微粒是 。填具體的微粒名稱

  ②結合實驗現象,寫出水通電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

  三、本題包括 1 小題,共 10 分

  18.10 分質量守恆定律對科學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Ⅰ.用如圖所示的 3 個實驗裝置進行驗證質量守恆定律的實驗,其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填序號,其原因是 。

  Ⅱ.A 圖是測定紅磷燃燒前後質量的變化情況,用來驗證質量守恆的實驗,試回答:

  1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

  2在這個實驗中氣球的作用是 。

  3將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在酒精燈上灼燒到紅熱後,迅速用橡皮塞將錐形瓶塞緊,並將紅磷引燃,這裡要“迅速用橡皮塞將錐形瓶塞緊”的原因是 。

  Ⅲ.C 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Ⅳ.在不同時刻,某反應中的甲、乙、丙、丁四種物質的質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對分子質量為丁的 2 倍,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 。

  甲的質量/g 乙的質量/g 丙的質量/g 丁的質量/g

  反應前 64 10 1 16

  t 時刻 32 a

  反應後 0 42 b 48

  A.該反應的基本型別是分解反應 B.a 等於 32

  C.丙可能是催化劑 D.該反應方程式中甲與丁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 2:1

  四、本題包括 2 小題,共 13 分

  19.7 分核電荷數為 1~18 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等資訊如下,回答有關問題:

  15 號元素的元素名稱為 。

  2仔細觀察上表,我們能發現很多規律:

  ①同一週期元素原子的 相同。

  ②表中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 。

  3原子序數為 12 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學變化中易 填“得”或“失”電子,形成離子的符號是 。

  4第 35 號元素是溴元素,右圖為溴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圖中 x 的值為

  ,溴元素應該排在 元素的下方填序號。

  A.鈉 B.硫 C.氯 D.氬

  20.6 分圖中 A-F 表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 A、B 的組成元素相同,A 中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1:16,C、D 和E 為單質;圖中“—” 表示兩端的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係;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A 的化學式為 ,C 的化學式為 。

  2寫出C 和D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E 和C 反應時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寫出 E→F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五、本題包括 1 小題,共 10 分

  21.10 分學習了氧氣的知識,興趣小組同學對氧氣在生活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究。

  【查閱資料】家用製氧機如圖 1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壓時,裝填製氧機內部的分子篩吸附空氣中的氮氣,製取高濃度氧氣;減壓時,分子篩將所吸附的氮氣排放,整個過程中,分子篩並不消耗。

  興趣小組同學用家用製氧機制取並收集了一袋氣體,帶到實驗室對其進行研究。

  一實驗I:小組同學準備通過以下實驗驗證所收集的氣體是否為純淨的氧氣。

  【實驗記錄】取一隻 250mL 的集氣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帶氣體,然後把一根燃著的木條插入集氣瓶中,木條燃燒得更旺。

  【實驗結論】收集的氣體是純淨的氧氣。

  【實驗反思】老師指出上述實驗並不能證明小組同學所帶來的氣體一定是純淨的氧氣。該實 驗不能確定所收集氣體為純淨氧氣的原因是 。

  二實驗 II:測定小組同學所帶氣體中氧氣的含量。

  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瞭如圖 2 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並重復多次。請補充完實驗記錄。

  【實驗步驟】

  ①檢查 。

  ②加入藥品,將裝置連線固定。

  ③開啟止水夾 a 和 b,向 A 中緩慢鼓入一定量氣體,露出白磷後,

  關閉止水夾a 和b,A 中水進入到 B 中,測得B 中水的體積為V1mL。

  ④用凸透鏡聚光引燃白磷,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⑤待白磷熄滅並冷卻到室溫,進行 操作。B 中水倒吸進入到A 中, 測得量筒中的體積變為V2mL。

  ⑥計算小組同學所帶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1下列有關這個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步驟③中,仰視量筒讀數會使測得的 V1 數值偏低;

  B.步驟④中,白磷燃燒時要保持關閉止水夾 a 和 b;

  C.步驟⑤中,未冷卻至室溫會使測得的小組同學所帶氣體中氧氣的含量偏高;

  D.步驟⑥中,求得氧氣的體積分數等於 V1 -V2 100% 。

  V1

  2【資料記錄】

  經測定 V1=210mL;V2 資料如下:

  實驗次序 1 2 3 4 5

  B 中剩餘水體積/mL 100 52 49 51 48

  【資料處理】已知,在如表資料中,第 1 組資料偏差較大,存在明顯誤差,在資料處理時應刪去。小組同學所帶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保留小數點後一位有效數字

  3【實驗反思】

  ①家用製氧機制氧氣的過程發生的變化屬於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②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由於製取成本較高,不適合大量生產,一般用於實驗室製取。

  ③導致第 1 組資料產生較大誤差的可能原因是 。

  一、選擇題本題共 15 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 2 分,共 3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B D B C C A D C D B C A A

  二、本題包括 2 小題,共 17 分

  16.9 分

  1NO2

  2N2;單質

  -3

  3NH3

  4解:設理論上生成氨氣的質量為 x

  一定條件

  3H2+N2=====2NH3

  6 34

  3g x

  6 = 3g

  34 x

  解得 x=17g

  答:理論上生成氨氣的質量為 17g

  17.8 分

  I

  1B;A

  2煮沸

  II

  1O2;登山、潛水醫療、急救,合理即可

  2①水分子

  通電

  ②2H2O=====2H2↑+O2↑

  三、本題包括 1 小題,共 10 分

  18.10 分

  I. B;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氣體,裝置未密閉,氣體逸出導致反應前後天平不能保持平衡

  點燃

  II.14P+5O2=====2P2O5

  2密封容器,緩衝氣壓

  3防止紅磷燃燒時氣體受熱膨脹,從錐形瓶中逸出,導致反應前後天平不平衡

  III.Fe+CuSO4=FeSO4+Cu IV.BD

  四、本題包括 2 小題,共 13 分

  19.7 分

  1硼

  2①電子層數

  ②質子數核電荷數不同

  3失;Mg2+

  47;C

  20.6 分

  1H2O2;O2

  點燃

  22H2+O2=====2H2O

  點燃

  33Fe+2O2=====Fe3O4

  五、本題包括 1 小題,共 10 分

  21.10 分實驗 I

  【實驗反思】燃燒更旺只能說明收集氣體中氧氣的濃度大於空氣,無法證明是純淨氧氣實驗 II

  【實驗步驟】

  ①裝置的氣密性

  ⑤開啟止水夾b

  1ABD

  276.2

  3①物理變化

  △

  ②2KMnO4=====K2MnO4+MnO2+O2↑

  ③白磷的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