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月光的作文

  世上的萬物都是上帝的造化,都很和詣,而月卻不同,月有自己的性格,有陰晴圓缺,月的神韻風采就在這裡體現出來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僅供參考。

  篇一

  我喜歡在寂靜的夜裡,在他人都睡下了,靜靜地爬在窗臺,看著月亮撒下如水流光。我在想,我在哭,我好無奈。那些被塵封好久的記憶如水一樣的潑灑而來,撲到我的窗上,緩緩的流著流著。映著月的昏韻,越顯模糊溼潤,我隔窗撫摸著它,靜靜的,柔柔的。突然,一下子穿透了歲月的憂傷,感到是那麼的疲憊。

  望著,望著,月光裡印象出我童年的影子,清脆的蟲鳴,白露珠的光點,還有一群無知幼稚的我們,像蒲公英一樣遊蕩在夜裡,劃過夜空,飄進草叢,浮在水面,或者躲藏在樹洞裡……是那麼的自由而充滿夢幻。小的時侯,正因我們無知,所以我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可以大吵大鬧,可以當街打滾,可以牽著鄰家女駭的小手做遊戲,可以在大半夜裡玩捉迷藏。

  還記得嗎?我親愛的夥伴們,在那夏日的夜晚,等到一切都靜下來,一切都睡下了,月也無語,流著如華的光,飄動的彩雲始月光絮絮飄灑。夜,充滿了情趣和夢幻。而我們,在月光下奔跑,跳下被月光渲染成蠟黃的小河裡,“撲通,撲通……”似一隻只越起的魚兒。我們在水中劃來劃去,時兒摸摸遊動的小魚,時兒抓起幾隻青色的小蝦。只見,被捧起的一隻只小蝦在月光下閃爍著金色的光彩,星星點點的,好似從天空中流淌下的沙子,光彩奪目;還記得我們在月下打水仗的時候嗎,那剛採下的溼潤的青蓮蓬倒扣在腦袋上,可聞到一股新鮮水珠的味道,晶亮的水珠在月下,在蟲鳴蛙禪聲中,舍舍不願離開蓮蓬。

  最後,還是在我們的歡笑中給震落了,“叮”的一聲穿透了水面,一圈圈的金色的水波漫漫盪漾開去。現在回想起來,宛如灑淚一般,童年就如那水波一樣,只能一圈圈盪漾開去,卻不能一圈圈收攏回來,心中有著說不出的無奈;那捉蛐蛐,撲螢火的日子還記得嗎?我們把捉來的蛐蛐和螢火蟲裝在紗窗做成的小木籠中,躺在村頭麥場的麥梗垛上,聽著清脆的蟲鳴,看著閃動的螢火,望著如水的月,耀眼的星,說著童稚的故事,唱著幽趣的歌謠……吹來的夜風迷迷朔朔的讓我們在麥梗垛睡著了。第二天,我們大吵大鬧說:一定昨天月亮給我麼講了一夜的故事,要不我們身上怎麼會有那麼多口水呢!

  如今,時光的流逝,讓這些已化作了泡影,一切都不在了,如同被踩過的雲,散了,碎了,童年變得不在完整了。看得不在那麼清楚,卻怎麼也忘不掉……童年在月光裡若隱若現,那是一種無奈。

  篇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很小的時候,就對月亮產生了不可名狀的感情,曾聽媽媽對我講:“到了晚上,月亮婆婆就會給所有的乖孩子一份精美的禮物。”我常常盼望自己能擁有那份泛著月光的禮物,直到現在,仰頭望月,才明白那份禮物就是我們的夢。童話般成長中的夢……

  從小就是個聽話的孩子,什麼是聽話那時的我不懂,我只知道要聽從別人的安排,然後無條件服從,即使那些事對於我而言並沒有多大意義。理所當然,我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讚歎,親戚們如是說:“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老師們如是說:“真是個乖巧的孩子。”然後我看到父母臉上欣慰的笑容,心裡有種勝利的喜悅。我就這樣抱著我的幸福,安靜的像個不存在的小孩,在自己的堡壘裡做著自己的夢。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曾經做過許多有關月亮的夢,夢見自己就是嫦娥,向著月亮緩緩飛去。有時會想,嫦娥小時候是不是也很乖巧,按著先人給我們設定好的路,麻木走向所謂的幸福

  常聽有人說,人的命運就像一幅早已上色的圖畫,我們惟有描摹。長大的我不信,“馬活馳俜人活夢想。”我推翻所有長輩們給我搭好的圍牆,決定要為自己活出精彩。嫦娥也偷吃仙丹,叛逆逃出禁錮自己的人間。我不再像從前一樣乖乖聽父母的話。用自己的方式去對待生活中的一切,我看到父母臉上隱瞞不住的傷心,心中不由微微一顫,可我真的不想回到從前,不想變回那個唯唯諾諾的自己!

  月潸然落淚。是嫦娥在哭泣嗎她為什麼哭是在後悔自己的行為嗎我沉默。或許自己真的太沖動了,我還年輕,我還需要父母的幫助,不是嗎“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我收回自己叛逆的稜角,決定接受長輩們的意見,做回那個安穩的自己。月欣然點頭。

  歲月劃過臉頰,留下了若隱若現的劃痕。生活很無奈,由不得你去浪費,一味的獨立,只會留下滿身的傷痕。經歷了那一次蛻變,我漸漸改變了自己,我發現,原來有一種更好的方式來面對生活,原來自己是可以為夢想更好的去奮鬥的!而那種方式就叫做“溝通”。我看見父母臉上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兒時高興的心情重新爬上我的心頭。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揮發。”月光輕輕的爬上窗梢,訴說曾經的年華,。獨步漫長宵,風過花零,月光悠悠照我心……

  篇三

  我們分享月的清淨涼爽。風兒笑了,蟬也靜想。我們在一色的青暉下得到愜意。我們和樹木草禾一起,我們和雞犬貓驢一起,我們和所有的生物一起,分享一樣的清涼。只不過我們又想起了炎夏,和不久會來臨的冬涼。人啊,畢竟不同與其他,人總是這個世界的主宰,人的思想總是那麼悠長……

  我們接受月色的素淡。這是一種安寧的選擇,這是一種質樸的狀態,這是老莊們追求的世界。同樣的一個月亮下,人的認識就是這麼的不一樣:有人追逐燈紅酒綠,有人謀劃升官發財,有人安於現狀,有人為國奉獻畢生力量……

  我們聆聽月下的笙歌,我們欣賞詠月的詩行。千百年來,人們對月感慨,對月吟唱。人們起舞,人們歡暢。一個民族的文明在月下延長,一個個時代的文化在月下閃光。21世紀的時代之歌,在今夜登場。看霓虹閃爍,彩旗飄揚;聽頌歌曲曲,詩詞流淌;望萬里江山,處處笑語歡蕩。

  我們沉浸入對月的幻想。從古到今,人們把更多的想象放在月亮上。人們幻化了的思想,那些夢想,都無一例外地送給月兒,盼望它成為明天早上的真實。有想象就可能成為現實。阿波羅登月的那一天就成了人類實現夢想的日子。我們的夢想還在延續,我們期待,在中國探月工程實現的時候,有幸第一個真的飲一杯吳剛捧出的桂花酒,得見嫦娥的面象,並能邀她回家逛逛……

  我們感受月下的悲愁憂傷。滿月象徵團圓。滿月下,也就成了那些遊子們懷鄉的由頭,成了愁緒滿腔的憂男怨女們離散悲歡的比對物件。是啊,人生能有多少如意?不如意者常有。團圓固然人人期望,分別也不能完全由人。況且,在我們國家的建設裡,在我們的邊防線上,還有多少人在奮鬥,不眠。和他們相比,那些個閒愁離恨又算得了什麼呢?!看那些個情山恨海里撲騰的人事,我們根本用不著悲傷。

  我們品嚐滿月的幸福甜蜜,我們懷念月影下的情深意長。我的眼前,是一幅幅畫面:婆娑的柳樹影下我們在嬉鬧,一個個影子在跳躍、拉長,那柳枝綰成的鞦韆在飄逸飛蕩,驚悚的尖叫聲充滿耳旁;玩累了跑到奶奶的懷抱裡聽那遙遠的故事,仔細瞧月影裡嫦娥的身影,和桂花樹下吳剛掄起利斧砍樹的聲響……

  我們展望對月的寄託期望。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年年有今日,月月有團圓。我們早就該放下那許多愁怨,我們本不該把什麼都算到月亮頭上,我們的夢想,我們期望,都不能太過虛幻,我們只能腳踏實地,才能實現一個個理想。一代代人為之奮鬥的事業,從來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繼續。我們期待,終有一天,五星紅旗在月宮上升起,就連義勇軍進行曲,也從天上傳到我們每個人的耳旁……

  讓我們繼續分享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