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幫助別人的作文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贈人玫瑰 手有餘香。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於幫助別人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600字篇一

  鳥兒需要藍天的幫助,讓它飛得更高更遠;鮮花需要蜜蜂的幫助,讓它越來越婀娜多姿;魚兒需要河水的幫助,讓它有遊得自由自在……你的幫助會得到別人的感恩戴德,哪怕僅是一個小動作.鳥兒給清澈如水的藍天,新增一絲裝飾物;鮮花為蜜蜂長得更惹人愛憐;魚兒給死氣沉沉的河水增添生機……

  幫助,讓家庭日益幸福.幫助,讓城市更美麗.幫助,讓世界大家庭變得和睦.驀然回首,在家庭裡,我們不只要適當關心我們的父母,有時候應該為父母消除工作上的煩惱,帶父母去外面走走,讓他們的心情得到減壓.

  在城市裡,高大的建築物拔地而起,鬱鬱蔥蔥的草叢在路兩旁.一切的一切,如果不是我們的幫助,怎麼可能會出現如此的景象呢?綠意是我們的心情變得舒暢,那麼得靠我們自己.我們要幫助城市,幫助大自然,不停地製造綠.

  在世界大家庭中,各個國家都應該試著忘記過去的悲痛.忘記過去才能展望更美好的未來.就從我們中國來說,連年不斷的天災人禍,讓中國人悲痛萬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外國軍士紛紛前來助陣,為我們中國承擔了一部分的傷痛.世界就應該這樣,這樣更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世界因此才會變得更加和睦.

  幫助,時時在身邊發生.在路上,攙扶老人過馬路,保障老人的生命安全;在車上,主動讓位給需要的人;在學校,撿起你所看到的垃圾;在別人感到困難的時候,伸出一雙援助之手……

  大雁南飛依然會頻頻向望,子女遠去依然會頻頻回話.別人需要我們的幫助,我們也需要別人的幫助.這些幫助就如一串項鍊,最後會發出最璀璨的光芒.當別人幫助我們的時候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回報給幫助過自己的人,這就是人世間最大的情操.

  篇二

  在這個世界有很多困難的人需要我們伸出援助之手,但在我們身邊又有許多的好心人在幫助別人後,沒收到鮮花與掌聲,甚至連一聲謝謝也沒聽到,就悄悄地離開。現讓我們向曾經幫助我們的人,真誠說一聲“謝謝您”。也許他們未曾聽到,但我們相信他們能感受到。

  我躺在塑膠跑道上,仰望著天空。我站了起來發現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同學正彎下腰,低著頭,觀察著四周,在旁邊的綠化帶和塑膠跑道不斷徘徊,臉上露出的是著急。旁邊走過一個人,那個同學對他說了什麼,但是那個人很快走開了。這位同學常常嘆了一口氣,繼續彎下腰,翻著綠化帶裡的樹葉,似乎在尋找什麼。

  我看他這麼著急,應該是丟了什麼東西,作為一個少先隊員,遇到一個要幫助的人,我怎能袖手旁觀,應該伸出援助之手,於是我走向他,拍拍他的肩膀,問:“你在找什麼東西?”他說:我向同學借的一支鋼筆不見了。”說完,他又低下頭去尋找那支鋼筆。我也彎下腰幫他一起尋找那支鋼筆。那支鋼筆就好象是一個調皮的孩子,在和我們捉迷藏。怎麼找也找不到了。正當我們絕望的時候,一個閃閃發光的東西在兩片樹葉若隱若現。我衝上前去。翻開樹葉,“找到了,找到了……”我喊著,他高興地走了過來,我把鋼筆遞給他,他的臉上的著急變成了開心,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我看他這麼開心,我感覺到幫助別人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啊。他對我笑了笑,說:“謝謝。”謝謝多麼美好的兩個字,人世間最美的兩個字。說的人開心,聽的人更開心。我回了一句:“不用謝。”事過半個多月,我和這位同學又相遇了,他一看到我,還跟我說上一次的事,他還心存感激。走到校門口,我摸摸頭頸,“啊!紅領巾沒帶。”我立刻退了幾步,那位同學看到我如此慌張,又看看我著急的樣子,二話不說,就遞給我1元錢。當時我感動的說不出話來。我拿著這一元錢買了紅領巾,進了校門,我問他錢什麼時候還,他說:“一元錢還啥還,就當我報恩吧。”接著,他又對我笑了笑,還是那種笑容,此時的他在我心中,是多麼一位善良的人。他真的很可愛。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讓別人活得更好。我想幫助了別人,別人才會幫助你,或許還應此結交了一個好朋友,還能讓別人快樂,讓自己快樂,這麼好的事,何樂而不為?

  篇三

  凱勒曾經說過:“施惠於人,不要放在心上;受惠於人,則要銘記不忘。”下面,我就簡單談談自己的理解吧!

  現實生活中,一個男人對自己的妻子以及孩子與親人的付出常常被視為理所當然,也很少引起家人的關注,更不用說聽到發自內心的“謝謝”了。

  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我們得到了領導或者同事的幫助與支援,有的還取得了相應的成績,也很少有人去感謝我們的領導和同事。

  出現此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當事人有錯誤的觀點:這乃領導該做的,如果每位下屬都表現不好,他***她***的領導稱呼又能維持多久呢?所以去當面說感謝的人很少。

  其實,如果每個人都有感恩的心態,這樣更有利於人際關係的和諧,缺乏感恩意識的人一般不易贏得別人的尊重與敬仰,他***她***自己的心態也難以平和。

  昨天是星期日,我想去西南書城購書,坐上了九路公共汽車,剛上車,一位年輕的家長認出了我,主動給我讓座,我拒絕了,並微笑著對他說了聲“謝謝”。後來一個30歲左右的男人抱了個得了重感冒的兒子上車,我看見孩子被他摟得太緊,氣喘吁吁,就請那位家長起身,把座位讓給他,沒想到,他一屁股坐下,什麼也沒說。看到這情景,我心裡很不愉快,但是因為自己是人民教師,又不能隨意在大眾面前發火,我只好親切地對他懷裡的小男孩說:“叔叔是個跛子,站在車裡很難受,但是,他看見你病得不輕,這叔叔很有愛心,就主動把座位讓給了你。你該說點兒什麼呢?”小男孩聽了我的話,大聲說道:“叔叔,謝謝您!”他的父親聽見自己的兒子都說“謝謝”了,也跟著說了聲“謝謝”。

  沒料到,那位讓座的家長還叫車上的乘客為我鼓掌。我當時很激動,真可以說是淚流滿面。

  有人說:感恩是一種良好的心態,也是一種奉獻精神。如果別人幫助了我們,一聲“謝謝”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甚至有時會產生感情上的共鳴。這樣,相互之間就會給予更多的關照。

  記得我剛寫部落格時,對操作程式一點兒也不熟練,遇到不明白的問題,我喜歡坦誠地在易老***易立鐵***和程弟鬆老師的部落格空間留言,每次易老和程老都能想辦法為我解決難題,本想親口對他倆說聲“謝謝”,可惜我無緣面對面結識他們,所以只好通過網路留言或者評論謝謝他們!或者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給他們。

  從此,我覺得彼此的友情加深了。他倆讓我的博園越來越精彩,讓我找回了車禍以前的自信,我會竭盡全力寫好部落格。

  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人際之間存在“互酬互動效應”,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就易以同樣的方法給予回報。即使有時沒把事情做成功,可這份情意仍然值得感謝。一聲“謝謝”從表面上看似簡單,實際上是一種有積極意義的舉動。

  在人際交往中,多一聲“謝謝”,就多一份愛心,多以一份溫馨。倘若你不信,那就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