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懺悔知人不易

  導語:我所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但眼睛看到的還是不可相信;我所依靠的是自己的腦子,但腦子有時也靠不住。你們要記住,瞭解一個人確實不容易呀!

  顏回,字子淵,春秋時期魯國人,生於魯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卒於魯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1年***,享年40歲***據熊賜履:《學統》***。他十四歲即拜孔子為師,此後終生師事之。在孔門諸弟子中,孔子對他稱讚最多,不僅贊其“好學”,而且還以“仁人”相許。歷代文人學士對他也無不推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尋孔、顏樂處”。自漢高帝以顏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國魏正始年間將此舉定為制度以來,歷代統冶者封贈有加,無不尊奉顏子。顏回一生沒有做過官,也沒有留下傳世之作,他的隻言片語,收集在《論語》等書中,其思想與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後世尊其為“復聖”。

  知人不易

  孔子走到陳國和蔡國之間的時候,窮困不堪,連野菜湯也喝不上,七天沒有吃到一粒糧食,只好在大白天裡睡大覺。

  他的弟子顏回找到一點米,把它放在甑***zèng***裡面煮。飯快熟了,孔子看見顏回抓甑裡面的飯吃。

  過了一會兒,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吃飯。孔子裝著沒有看見剛才那件事的樣子,站起來說:“剛才我夢見祖先,要我把最乾淨的飯食送給他們。”

  顏回連忙說:“不行,剛才有灰塵掉進甄裡,把飯弄髒了一些,我感到丟掉了不好,就用手把它抓起來吃了。”

  孔子聽了感慨地說:“我所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但眼睛看到的還是不可相信;我所依靠的是自己的腦子,但腦子有時也靠不住。你們要記住,瞭解一個人確實不容易呀!”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要真正識別一個人是很不容易的。不要輕易地用自己“親眼所見”來為一個人下結論。

  知人不易的深刻理解:

  知人不易,對人的認識也要講辯證法,

  發光的不一定是金子;

  冷硬的不一定是石頭;

  笑著的未必幸福;

  流淚的未必痛苦;

  受到讚揚的不一定是君子;

  受到誹謗的並非就是小人;

  當面說好話的不一定真心;

  背後提意見的不一定是惡意;

  所說的不一定時所想的;

  所做的不一定是所願的;

  對人的觀察,要由表及裡,由此及彼,透過細節看本質,透過細節看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