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心瀝血典故

  嘔心瀝血:多形容為事業、工作、文藝創作等用心的艱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嘔心瀝血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歡。

  :

  唐朝著名的詩人李賀,七歲就開始寫詩做文章,才華橫溢。成年後,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從來沒有得志過,只好把這苦悶的心情傾注在詩歌的創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讓書童背一個袋子,只要一有靈感,想出幾句好詩,他就馬上記下來,回家後再重新整理、提煉。

  母親總是心疼地說:“我的兒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寫詩上了,真是要把心嘔出來才罷休啊!”

  【拼音】ǒu xīn lì xuè

  【釋義】嘔:吐;瀝:一滴一滴。比喻窮思苦索、費盡心血。多形容為事業、工作、文藝創作等用心的艱苦。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

  【近義詞】煞費苦心、挖空心思、搜尋枯腸

  【反義詞】無所用心、敷衍塞責、敷衍了事、粗製濫造

  嘔心瀝血造句:

  1. 春蠶不管不顧,以嘔心瀝血來證明,它不聞不問,以勤懇工作來說話。

  2. 教師,那嘔心瀝血、孜孜不倦的品格,讓我們不得不感嘆:這該是一種多麼偉大的奉獻精神啊!我常常把老師比喻成桑樹,因為它想的是別人生活得是否美好,而不是為了炫耀自己。如果沒有桑樹的品質,哪來春蠶的精神!

  3. 赤膽忠心為黨,廉潔奉公行政,嘔心瀝血為民,鞠躬盡瘁奉獻。

  4. 老師們為了我們的學習而嘔心瀝血。

  5. 嘔心瀝血萬次少,貪贓枉法半回多。

  6. 為了祖國的成長,無數人前仆後繼,嘔心瀝血,為了祖國的富強又有多少人燃盡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即使在那封建主義的絞殺下,即使在那帝國主義的炮火中,中國人依然用自己的脊樑挺起了中華古老的長城。

  7. 回憶周為發展教育事業而嘔心瀝血的動人情景。將永遠激勵我們奮勇前進。

  8. 陳老師為了教育事業嘔心瀝血,退休以後他仍然從事寫作工作,利用餘熱為培育祖國的花朵做貢獻。

  9. 嘔心瀝血育桃李,兩袖清風朝父老。

  10. 呵,老師,校園裡有著你的驕傲和光榮。在你嘔心瀝血的澆灌下,有著太多的豐收季節。你忠貞不渝地守護這塊園地,就像守護著你的陽光照在你的臉上,那是一片明朗的希望。

  11. 九十載嘔心瀝血崢嶸滄桑,您用不屈的意志挺起了中華民族堅強的脊樑。

  12. 李老師嘔心瀝血地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國家棟梁。

  13. 這隻由俄國一位著名兒童文學家嘔心瀝血創造的俄國熊,於1977年12月19日呈現在公眾面前。

  14. 他日復一日嘔心瀝血地從事著音樂創作。

  15. 光宇人嘔心瀝血,創立了光宇輝煌的基業,闖出了光宇嶄新的天空。

  16. 摘要文章論述了作者三十年來嘔心瀝血從事傳記文學採訪寫作及理論批評和研究的艱辛歷程和酸甜苦辣,也總結了傳記文學創作和研究的心得體會和經驗教訓。

  17. 她這個嘔心瀝血的作品,一出道果然一嗚驚人。

  18. 如果沒有他嘔心瀝血地工作,就不會有現在的成績。

  19. 它來自一個人嘔心瀝血的創造性努力。

  20. 作為家長,我們為了自己的子女嘔心瀝血,創造條件,卻又無以為報,這也永遠不是一種犧牲,相反,我們認為這是一種本能[造 句 網],一種責任。

  21. 朱嘔心瀝血,為人民的幸福奮鬥了終生,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22. 記者工作很辛苦,哪裡新聞都要報。不論新聞大是小,嘔心瀝血來報道。撰稿拍照不怕苦,為將真相事實報。記者節裡請休息,愉快度假無憂愁。節日快樂!

  23. 含辛茹苦,嘔心瀝血,忘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