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公好龍成語故事介紹

  葉公好龍是一句成語,講述了葉公好龍成癖,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後,便從天上下降到葉公家裡。葉公一看是真龍,驚嚇過度,以致魂飛魄散。現在比喻表面上愛好某些事物,實際上並不是真愛好,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春秋時期,有個楚國人沈諸樑,字子高,是葉地縣尹,因此自稱葉公,大家都叫他“葉公子高”。葉公喜歡龍的癖好名揚四方。他不但在身上的佩劍、鑿刀上雕著龍,家裡的門窗樑柱上也刻著龍,就連牆上都繪著龍的圖案。天界的天龍知道人間有這樣一個好龍成癖的人,十分感動,決定要下凡來走一趟,向葉公表示謝意。

  於是葉公好龍的故事就這樣發生了。一天,葉公正在家中午睡,一時間忽然風雨大作,電閃雷鳴。夢中的葉公被驚醒了。他急忙起來關窗戶,沒想到天龍從窗戶外探進頭來,嚇得葉公魂飛魄散。當他轉身逃進堂屋,又看見一條碩大無比的龍尾橫在面前。葉公無處可逃,嚇得面如土色,頓時癱軟,不省人事。天龍瞧著暈倒在地的葉公,感到莫名其妙,只好掃興地飛回天界去了。其實,葉公並不是真的愛龍,只不過是喜歡那種似龍非龍的東西。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表面上喜歡某事物,而實際上對它怕得要死的人。

  葉公好龍成語故事寓意

  這個成語的意義是:比喻表面上或口頭上愛好、讚賞某事物,實際上並不愛好,或者實際上並不瞭解,一旦真正接觸,不但並不愛好或讚賞,甚至還懼怕它,反對它。

  葉公好龍成語故事成語辨析

  這個故事,用很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只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丟棄"理論脫離實際"的壞思想,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同時也諷刺了名不副實、表裡不一的人。但歷史上的葉公卻不是這樣的人。

  葉公最著名的功勞是他不以怨報德,果斷率兵平定了白公勝的叛亂,從而穩定了楚國政權。之後,為了楚國的長治久安,把職位讓給別人,這一讓賢之舉,被專家們評為不迷權貴、深明大義。

  葉公沈諸樑,字子高,被楚昭王封為葉邑尹而始姓葉。葉公生於楚國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秦國出兵擊退吳軍後,楚昭王把沈諸樑封到楚國北疆重鎮“方城之外”的葉邑為尹。沈諸樑受到了楚國朝野及四境諸侯的敬重,時年24歲。

  經考古發掘證實,他主持葉政期間,採取養兵息民、發展農業、增強國力的策略,組織民眾修築了中國現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當地數十萬畝農田得以灌溉,這比著名的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鄭國渠早300多年。至今,葉公修築的東陂、西陂遺址儲存尚好,是葉公治水的歷史見證。

  史學專家安國樓博士稱,葉公確實有畫龍的愛好,但龍是神化了的動物,不可能下降葉宅,“葉公好龍”折射出葉公所在地和所處時代龍文化的豐厚內涵。專家們還指出,漢代劉向描寫的這一寓言故事,反映出漢代儒家思想走向獨尊的地位後,對楚道之風等其他學派的貶斥。

  根據《周禮》規制,葉公去世後,即被立祠享祭。葉公的後裔為紀念祖上之德與祖居之地,部分改沈為葉,是為葉姓之源。因此,葉公沈諸樑又是世界葉姓華人公認的始祖。每年清明前後,澧河之濱的葉公墓前,來自海內外的葉姓子孫紛紛回鄉祭祖,已成為中原文化旅遊的一大景觀。

  

的人還:

1.經典成語故事:葉公好龍

2.葉公好龍的成語故事介紹

3.葉公好龍的成語故事

4.葉公好龍的成語典故

5.關於葉公好龍的故事及其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