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燈古佛的趣聞

  燃燈古佛的勢力到底有多龐大呢?只能說是簡直能獨佔東土大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

  燃燈古佛勢力有多龐大?以舊派佛法獨佔南贍部洲東土大唐,排擠五方五老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很獨特,是西天佛教裡的一個異類,與眾不同。

  如何不同?

  她,已了佛果卻未得佛果;她,身居菩薩,卻超越諸天大佛,坐上玉帝手下五方五老之位;她,身居下沉,卻與自己的頂頭上司平起平坐,與三世佛尊匹敵。

  能力強大到如此,當是異數一枚。

  人怕出名豬怕壯,觀音菩薩正是風頭太盛,功高震主,由此受到排擠,不受待見。

  想觀音菩薩,神通廣大,地位崇高,擁有轄地南贍部洲,又有屬地南海普陀山,但就是這麼個人物也處處受制,不得不狠下心來與人鬥爭。

  東土大唐一行便能看出觀音菩薩的無奈。

  無奈一:觀音連自己的行蹤都隱藏不了。

  觀音菩薩是個大領導,身負重任,她的一切行動都應當以保密為主,輕易不得洩露。可她前腳一出靈山,後腳就被人透露了行蹤,搞的路上盡出一些妖魔鬼怪。

  無奈二:觀音在自己轄區南贍部內連個像樣的行院***根據地***都沒有。

  觀音菩薩擁有五方五老、西天菩薩兩重身份,不管哪一個身份都很高貴,按照慣例應該在南贍部洲和西牛賀洲都有大量行院,即落腳點,方才符合她的地位。

  可事實卻令人大跌眼睛,觀音菩薩在西牛賀洲身份較低尚且有所大型觀音禪院可供落腳;在南贍部洲身份高的離譜,卻在長安內連個香火地也沒有。

  還記得觀音菩薩到達大唐首都長安後,她沒有去什麼佛教寺院,而是直接去了當地的城隍廟,其中的原因怕不是那麼的簡單。

  無奈三:觀音的佛法很難得到傳播。

  觀音在如來佛祖那接到的任務是去東土選取經人,然後派遣取經人前往西天拜佛求經,以便開啟五百年佛教擴張大計。

  可要想達到以上種種目的,就必須另先完成一件事:讓東土之人對西天佛法產生濃厚興趣,甚至於拋棄以前的信仰。

  實際上就是要與當地宗教爭搶信眾。

  傳法首先要面對東土本土道派,因為大唐本是道派勢力範圍,道法自然流行,修行之人也是眾多,阻力也是極大。

  像在第九回出現的兩個普通的打漁漁夫張稍、李定,他們雖然地位低下,但他們的行為舉止卻反映了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道派思想已經深入大唐底層上下。

  又比如魏徵和袁天罡,他們是大唐上層貴族階級的代表,他們雖然聽從觀音菩薩的指揮領導,但他們修行的卻都是道派法術,不是佛法。

  道派是個問題,可東土大唐的舊佛派更是一個大問題。

  閱讀文字之後不難發現,佛教在東土大唐傳播佛法教義其實並沒有引起當地道派的極大不滿,雙方沒有發生過什麼較大沖突,相處的其實挺可以。

  這麼一來就有問題,觀音菩薩帶來的新派佛法必然會對原有的秩序進行衝擊,打破平衡,帶來鉅變。

  那麼會是什麼鉅變呢?一、佛法排擠掉道法,二、新佛派吞併舊佛派,三、舊佛派吞併新佛派,四、三者和平相處。

  佛派能夠排擠掉道派嗎?不可能,佛派沒那個實力,況且也不敢。那麼能一起好好玩耍嗎?不能,宗教之爭勢如水火,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第一條、第四條路都走不通,那麼只有一條路:新舊佛派爭高下,那不你吞我,要不我吞你。

  無奈四:南贍部洲舊佛派勢力強悍,觀音落於下下風。

  舊佛派好對付嗎?不,挺難對付的!在《西遊記》中,不但是南瞻部洲,就連西牛賀州流行的都是小乘佛經,大家修習的都是小乘佛法,其勢力可見一斑。

  還記得開辦水庫大會時那從各地挑選的一千二百位高僧嗎?他們正是舊佛派的代表人物。

  不僅如此,舊佛派還有強大的後盾。

  書中雖然沒有明確說明這東土佛派的創造者是誰,但不難推測,這小乘佛經當屬於前代舊派領導人時代的產物,即燃燈古佛等過去佛創造了東土佛派。

  分析到這裡我們發現一個問題,觀音菩薩貴為佛派和天庭在南贍部洲的代理人,按慣例,南贍部洲大小事務應該交接給觀音菩薩,由觀音菩薩處理。

  但是我們發現,五百年過去了,天庭早已經做出了政務調整,觀音菩薩已經得到相關權力,能夠指揮得動城隍土地等中下級官員,可佛派卻沒有做出相應調整,東土舊佛派依舊掌握在燃燈等過去佛手中,遲遲不願交出權力。

  也就是說,燃燈古佛不願交出東土佛派掌控權,故意排擠五方五老之觀世音菩薩。

  要知道,觀音菩薩在五方五老這虛位上一坐就是五百年,活生生被架空了五百年,她再也等不了,於是她選擇出手。

  所以,她接下了如來佛祖西天取經的重任,選擇反擊燃燈古佛,同時,她的想法與如來佛祖不謀而合,一拍即合。

  這裡我們就不難理解觀音菩薩為何對新派佛法《三藏真經》大吹大擂,並時時處處宣揚舊派佛法如何沒用,新派佛法如何高明瞭。

  因為觀音菩薩所學佛法就是同如來佛祖一個系的佛法,用新派佛法取代舊派佛法,不僅利於如來佛祖,也利於觀音菩薩自己。

  這裡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如來創作的《三藏真經》和舊派佛法有許多雷同之處了。因為那是如來特意從小乘佛經中挑選出,保留了下來的。

  如來佛為何如此呢?

  如來的新佛派是想擊敗舊佛派,但並不想因此使整個佛派實力得到大大削弱。要想打倒舊佛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吞併對方且不虧損實力的情況下,這裡就需要柔和戰術了。

  即通過類似的佛教教義來獲取一種宗教認同感,贏得廣大舊佛派信徒的好感,以便更好更快的吞併舊佛派。也是中庸之道,一手打擊,一手招納。

  燃燈古佛的簡介:

  燃燈佛***梵Di^pam!kara***:又叫定光如來、普光如來,是過去莊嚴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首。

  燃燈,"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燃燈太子。作佛亦名燃燈"。

  燃燈佛在過去世為釋迦牟尼佛授記,《金剛經》雲:"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一、名號之由來

  燃燈佛,梵文Dipamkar,意為「錠光」,德文Dipamkara,英文Dipankara,佛教中縱三世佛之過去佛,為釋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地位尊貴,如來佛主修今生,是現 在佛,燃燈佛則修過去為過去佛,彌勒主修未來,為未來佛,為佛教三大教主之一。因其出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故稱為燃燈佛,又名「定光佛」或「錠光佛」。

  二、得能作光佛受記

  據《賢愚經》卷三〈貧女難陀品〉所載,過去久遠二阿僧只九十一劫,閻浮提有大國王,名波塞奇。王有太子名勒那識只***即能作光佛***,出家學道而成佛。時比丘阿梨蜜羅日日燃燈供養彼佛,佛乃為比丘授記,告知當來成佛,名"定光如來"。此係燃燈佛昔時曾從能作光佛受記之因緣。

  三、為釋迦如來授記

  據《瑞應本起經》捲上所述,釋迦牟尼過去世曾是虔誠敬佛的善慧童子,當時他曾重金買下一枝稀罕的五莖蓮花,供養給燃燈佛。由於蓮花是佛教中的聖花***《妙法蓮花經》即以蓮花來象徵佛教教義的純潔高雅***,五莖蓮花更是聖花中之珍品。因此,這個供養使燃燈如來深為高興,佛在歡悅之餘,給這位佛子***釋迦的前身***授記,預言他將在九十一劫之後的此賢劫時成佛,授釋迦牟尼佛。

  四、對中國民間信仰的影響

  隨著佛教在中國社會的融入,"燃燈古佛"亦深受到白蓮教的崇信。在白蓮教編造的大量經書、寶卷中,到處可見燃燈的名號,諸如"古佛"、"燃燈"、"真空老祖"等等,比比皆是,不一而足。

  清代有名的《破邪詳辯》,上面編輯的是白蓮教的教義,曾記載了這樣兩段話:

  "天上龍華日月星,地下龍華水火風,人身龍華精氣神,三才配合天地人。初會龍華是燃燈,二會龍華釋迦尊,三會龍華彌勒祖,龍華三會願相逢。"

  "燃燈佛後有釋迦佛接續傳燈,釋迦佛後有彌勒佛接續傳燈,彌勒佛後有天真老祖接續傳燈。天真向誰人接續?有三宗五派九杆一十八枝領袖頭行、開言弟子,都會接續傳燈。"***傳燈,本指傳佛法,在白蓮教的經文中,則指接班,改朝換代,做個"開國之君"。***

  我國民間將燃燈佛神化,高高供奉於神壇之上,這不是燃燈佛的本意。不過,言其擒妖伏怪,救眾生於水火之中,倒恐怕也是古佛燃燈的入世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