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育兒習俗有哪些

  風俗是指一地區社會文化中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習慣以及禁忌等的總和,民間的風俗又稱作民俗***民間風俗***。民間的很多習俗也是對小孩子的,但是也有一些習俗是不對的,下面小編鈣素大家哪些育兒習俗是錯誤的吧!

  錯誤的育兒習俗:

  1、滿月剃光頭

  嬰兒的頭皮嬌嫩,最好不要剃光頭!

  一些地方習俗認為,新生兒胎髮要剃掉,這樣重新長出來的頭髮才會又黑又密,否則寶寶頭髮不會長,而且會又黃又細。

  但是沒有任何科學證明剃掉胎毛可以讓寶寶頭髮變化的證據。寶寶髮質是由遺傳和營養所決定。給寶寶剃光頭,孩子嬌嫩的頭皮缺少頭髮的保護容易受傷。

  2、百日開葷

  廣東民間廣東民間有風俗給剛滿月的小寶寶吃米糊,為了圖個“好養活”的意頭。

  專家指出,這種做法並不科學。嬰兒腸道的澱粉酶從4個月後才開始分泌,此時寶寶才開始具備消化澱粉類食物的能力。過早加輔食,孩子會難以吞嚥和消化不,可能造成食物過敏,也可能增加腹瀉和其他疾病的機率。

  3、擠乳頭

  一些習俗認為,女嬰剛出生時,大人需要不時地給女嬰擠乳頭***女孩出生一月內,需用力擠出乳頭內的腺樣組織***,這樣做能避免孩子長大後乳頭的凹陷。成都一剛出生15天的女嬰被奶奶擠乳頭後,導致雙乳頭髮炎、化膿。

  育兒教育專家警告:給新生兒擠乳頭會容易造成嬰兒的乳頭髮炎,細菌感染導致嚴重後果如敗血症。

  4、給寶寶捏鼻子

  專家提醒:別捏寶寶鼻子

  不少大人認為,寶寶天生鼻子塌,需要從幼年期捏鼻子,讓寶寶鼻子長得高挺。

  幼兒教育專家稱,嬰幼兒的鼻腔比成人短,沒有鼻毛,血管豐富,常捏鼻子,會損傷黏膜和血管,容易被細菌、病毒侵犯,導致疾病的發生並影響寶寶的呼吸。

  此外,捏鼻子還有可能會使鼻腔中受感染的分泌物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其實,大部分寶寶鼻子出生時會塌,隨著年齡增長,寶寶鼻子會顯現出遺傳特徵。

  5、不洗寶寶頭垢

  有些地方的習俗認為,碰了囟腦門兒就會使寶寶變啞,所以不願意把它洗掉,使有些寶寶出生後不久頭頂上會有一塊黃色硬痂。這些頭垢是寶寶出生時頭皮上的脂肪,加上以後頭皮分泌的皮脂,再粘上灰塵而形成的,留著極不衛生,還會影響寶寶頭皮的正常作用,所以應當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