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時要注意的危險情況

  臨近生產的時候,很多媽媽的心更加緊張,生怕出現分娩意外情況。以下五種危險情況,媽咪分娩前要早發現。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一、羊水異常

  羊水如同海綿般圍繞著胎寶寶,是保護胎兒的生命之環。在妊娠初期,羊水是透明、無色的,在進入妊娠晚期變成乳白色。當胎兒宮內缺氧時可以造成腸部蠕動亢進,排出胎便,進入羊水,使羊水汙染,因此,羊水的色味會直接反應胎兒在準媽媽的肚子裡是否健康、安全。一般的,胎兒缺氧越嚴重,羊水顏色越深,輕度缺氧時羊水是淡黃色的,重度缺氧時羊水就是粘稠深綠色的。這兩種說法,都可以稱為羊水渾濁。

  解決對策:

  在產檢中醫生就是根據羊水的性狀來了解胎兒在宮內的安危。因此,醫生可以通過胎心監護儀監測胎兒的心率變化,並根據胎兒羊水的性狀,汙染程度,決定分娩時機。如果宮口開大,短時間可以分娩,醫生就會促進宮縮,必要時採取胎頭吸引或產鉗助產。如果羊水重度汙染,胎兒嚴重缺氧,醫生會果斷決定剖宮產,使胎兒以最短的時間迅速脫離惡劣的環境。

  二、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是常見的分娩併發症之一。胎膜是隔絕子宮與外部的一道城牆,一旦破裂,子宮內部與外界就是暢通無阻了,外部細菌可以經陰道上行感染,有可能出現宮內炎症。一般情況下,胎膜早破會根據胎兒的發育分為兩種處理情況,一種是胎寶寶還沒有到37周,胎膜突然破裂,有可能是因為有感染增加了胎膜的脆性,造成早破水,這時孩子還沒有足月,需要採取方式進行保胎。另一種情況則是在寶寶懷孕37周後胎膜早破,這往往是因為胎位不正,前羊水囊受力不均造成破水,這個時候醫生就可以及時引產,儘早結束妊娠。

  解決對策:

  對於胎膜早破的準媽媽們,必須立即送往醫院,在路途中抬高準媽媽的臀位、橫位,以防臍帶脫垂,同時,嚴密觀察羊水性狀及胎心情況,防止胎兒窘迫的發生。最重要的是,準媽媽要做好陰道預防感染措施,破膜一旦超過12小時,應該酌情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三、宮縮乏力

  在生產過程中,子宮收縮逐漸增強,收縮時間變長,間隔時間變短,強有力的宮縮促使分娩繼續進行。但是某些準媽媽的宮縮情況剛好相反,反而隨著產程而減弱,這種狀況被稱作宮縮乏力。

  宮縮發力分為原發性宮縮乏力和繼發性宮縮乏力。前者是指準媽媽從生產開始子宮肌肉的收縮力就很弱,或子宮肌肉水腫而妨礙收縮。而後者的原因則是骨盆狹窄、胎頭位置不正,致使分娩無法正常進行,產婦疲憊而造成宮縮乏力的現象。除此之外,產婦心裡緊張,呼疼不止,也使產程時間拖長導致宮縮乏力。

  解決對策:

  對於準備分娩的準媽媽來說,首先要對順產分娩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樹立自己能夠順利分娩的信心和決心,聽從醫生和助產士的指導,解除心理壓力,這樣才能夠使宮縮協調而迅速分娩。但如果準媽媽的宮縮反應一直很微弱,則可以用宮縮劑加強宮縮。如果準媽媽僅僅是因為身體疲憊而導致宮縮乏力,可給藥休息,或散散步調節心情,吃點東西恢復體力,這樣強有力的宮縮就會再次來臨。

  四、胎盤早剝

  胎盤就像是一個營養盒子,裡面孕育著胎兒的發育,同時也是寶寶呼吸氧氣和廢物轉換的器官。當胎盤提前從子宮壁剝離的時候,準媽媽腹部會有強烈的疼痛感,這是因為子宮壁的血管因破裂而出血。這時如果血液流出體外就能及時發現,但子宮口若被堵塞,血液會積存在子宮與胎盤之間,從而導致大量出血,使胎盤發生剝離,直接威脅胎兒和母親的性命。對於發生胎盤早期剝離的準媽媽來說,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的女性佔有近半數。

  解決對策:

  胎盤提前剝落,準媽媽必須進行急診手術。如果胎盤剝落是發生在臨產前,醫生通常會立即進行剖宮產。因此,準媽媽在孕期要加強產前檢查,積極預防與治療妊高徵。對於合併高血壓病、慢性腎炎等高危孕媽更應加強照顧,在妊娠晚期避免仰臥位及腹部外傷。

  五、臍帶異常

  臍帶異常的情況有多種,如臍帶隱形脫垂,是指臍帶到達胎兒先露部前方而受到壓迫;如臍帶脫垂,是指胎膜已破,臍帶進一步脫出於胎先露的下方,經宮頸進入陰道內,甚至經陰道顯露於外陰部;而臍帶纏繞,是指臍帶纏繞於胎兒頸部和身體的狀態,胎兒娩出時臍帶可能會受到拉扯或壓迫。最嚴重的情況,是指臍帶結節,如果結節太緊,就會妨礙血液迴圈,易於發生胎死宮內。

  解決對策:

  對於不同的臍帶異常情況,醫生會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如臍帶隱形脫垂和臍帶脫垂這兩種情況,由於臍帶受壓阻礙血液迴圈,胎兒處於缺氧狀態,多數情況下醫生會馬上進行剖宮產手術。臍帶纏繞一般可自行分娩,但要一邊觀察胎兒心率,一邊緩緩娩出。

  女人分娩應該注意什麼

  懷孕後要注意按時接受每一次的產前檢查:不同階段的產前檢查的目的是不同的,例如懷孕晚期需要監控孕婦的身體狀況、胎兒發育狀態、胎位是否正常等,如果出現臀位等胎位異常症狀,此時沒有進行檢查,在分娩過程中選擇順產,就會造成難產,對女性的傷害非常大,甚至會導致大出血及死亡!

  瞭解女性身體的狀態選擇適合的分娩方式:有些女性患有一些婦科炎症類疾病,此時如果順產的話,可能會導致胎兒發生感染,此時建議考慮剖腹產手術,另外還有些女性患有一些心臟類的病症,所以順產的話,也會發生意外,一般建議接受剖腹產手術,大家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選擇!

  女人分娩應該注意什麼?有危險嗎?女人分娩後應該注意臥床休息,然後觀察產婦的恢復狀態,正常情況下順產需要回復3-5天,剖腹產需要恢復7天左右,如果產後出現大出血、腹痛等異常,應該儘快治療!

  細數分娩時的十大風險

   1.難產

    這種現象,大家也比較熟悉,就是指在生產的過程中寶寶難以順利地從產道出來。出現這種現象也不一定是寶寶的原因,但是倘若寶寶個頭太大的話,就很容易造成難產。

    一般有兩種現象,一是胎位不正的女性堅持使用順產,當寶寶身體出來了,但是頭卻卡住了。二是,寶寶的頭出來了,但是肩膀卻卡在產道里,動彈不得。遇到這種情況,1名助產士會幫準媽媽來壓肚子,而另1名則會幫助來轉動胎兒。發生難產,醫生常常會拉傷寶寶的臂神經叢,好在後期都可以通過治療恢復,不會造成太大的後遺症。一旦發生這種現象,醫護人員是無法將寶寶推回到肚子裡,也沒有時間來進行剖腹產,將會根據產婦的個人情況,幫助寶寶從產道中出來。難免會見到醫護人員故意將寶寶弄成骨折,這是很正常的,不要太糾結,這樣才能讓寶寶順利地從產道出來。別擔心,寶寶的骨折會在醫生的護理下得到恢復。

    2.大出血

    產婦在生產過程中或者是生產後都有可能出現大出血的現象,當然在生寶寶的過程中本身就會流血,但是倘若流的血太多,超過400ml,就是威脅到產婦的生命了。

    如果發生在分娩的過程中,而寶寶還沒有正常分娩出來,醫生會立即選擇剖腹產來取出寶寶,接著找到出血的位置,想方設法來止血。

    除此之外,這還與產道受損,子宮收縮異常有關,醫生會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補救,倘若補救後尚未效果,就會開啟女性的腹腔,將一些大動脈的血管綁住,抑制出血。當然,如果醫生無法找到出血點,就得把子宮切除才來保障產婦安全。最可怕的是,子宮切除後依然無效,就得先用動脈攝影,然後做血管栓塞性止血。

    不難發現,倘若出現了這一現象,醫生會感到非常棘手。

    3.早期破產且感染

    醫學界認為,產婦破水後18小時內,胎兒是非常容易受到感染的。倘若在破水後胎兒受到了感染,又無法自然順產,就需要剖腹來解決了。

    準媽媽破水後,發現自己羊水有異味,肚子疼,發熱心跳加速,或者在進一步檢查後發現白細胞增多等等這都說明寶寶已受到感染了。如果準媽媽們破水已經超過了48小時,寶寶也已經感染,產婦將會被打上抗生素,同時提前生產。倘若生產困難,醫生會馬上採取剖腹。

    寶寶受到感染是很危險的,即使寶寶通過剖腹成功降生,但由於受到感染依然會威脅到身體健康。因此如果你是孕8月-9月期間破水,要趕緊去醫院,配合醫生產下嬰兒,防止有感染的可能。

    4.前置胎盤

    倘若你在懷孕7個月後,發現下身總是流血,一次比一次多,但是又沒有任何疼痛,那你就要小心了,或許你已經中了“前置胎盤”。有的前置胎盤是可以自然分娩,但是有的前置胎盤則必須要剖腹產,此外如果流血太多,醫生是優先考慮大人的,也就是說是在實行剖腹產的時候是先保障大人的生命安全的。如果你不幸中彈,遵照醫囑,多躺在床上休息,儘量不要出去活動。為了避免出血量過大,儘量不要憋尿。

    5.胎兒窘迫

    醫生會根據寶寶的心跳來判斷出他是否缺氧,一旦寶寶心跳變慢,就說明他的含氧量可能出於低迷的狀態。

    原因有很多,比如說破水很長時間,寶寶得不到羊水,或者是寶寶的臍帶被壓迫,再或者是臍帶繞頸等等。一般來說寶寶的心跳是120-160次/分,如果不在這個範圍,就說明寶寶的吸氧有問題了。當然,也有寶寶出現短期的缺氧,這時只要側躺,或者是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輸液或者吸氧就可以解決。只有嚴重時,醫生才會讓你的寶寶早點出生。

    6.羊水栓塞

    倘若出現這個症狀就非常嚴重了,它是指羊水進入到母體的血液中,產婦無法凝血,會出現大出血,休克甚至是死亡。注意,這種死亡率是很高的,因為醫生是無法預防這個症狀,也無法提前知道這個症狀的。

    一旦出現這個症狀,醫生也只有給產婦輸入新鮮的血液來緩解,但是卻不是最根本的方法,產婦依然有生命危險,這個方法是無法徹底止血的。

    最棘手的是倘若寶寶還沒出生,醫生變要採取剖腹,剖腹就必然要出血,這種情況下可能就只能保一個了,醫生會根據家屬的意思來尋求解決方法。

    7.妊娠高血壓綜合徵

    準媽媽在懷寶寶期間倘若出現了水腫,高血壓或者是蛋白尿,只要佔了兩項,就可以被診斷為該症。也有的準媽媽在懷孕5個月後才出現該症狀,這也非常正常。

    準媽媽血壓太高,其肝功能就會發生異常,大腦意識便會模糊等等,自然會威脅到自身和寶寶的健康,醫生會盡量催產,讓寶寶先行降生,甚至在必要時進行剖腹產。

    如果患有該症的準媽媽也不必太過擔心,只要按照醫生的囑咐多多休息,服用孕婦專用的降壓藥物,多吃點蛋白質的食物。

    8.子宮破裂

    在很久以前,這個症狀常見於生了很多胎的媽媽,因為她們的子宮長期都保持撐開的狀態,所以子宮壁很薄,子宮很容易破裂。但是如今已經進入計劃生育的年代,該症狀並不常見於順產的媽媽了,而是常見於剖腹產的媽媽。已經經歷過剖腹產的女性在生第二胎時,倘若想要進行順產,就非常容易出現該症狀。

    一般來說,也是可以提前發現的,比如準媽媽們發現肚子很脹,那是可能發生了內出血,或者是寶寶的心跳突然變得很慢,或者你可以撫摸著肚子就能摸出寶寶的身體結構了,這種症狀一旦出現,解決辦法就只有剖腹產。

    9.胎盤早期剝離

    眾所周知,寶寶只有在出生後,胎盤才會與子宮分開來,但是這一症狀則是在寶寶還未出生就分開了。一旦發生這一症狀,寶寶就無法得到充足的氧氣。

    關於該症狀的判斷,倘若發生在懷孕期間,準媽媽會覺得肚子很疼而且子宮會變得很硬。而在生寶寶期間,因為這種疼痛和生寶寶的疼痛是混合在一起的,醫生是難以判斷的。除此之外,醫生還會藉助超聲波以及檢測羊水的變化來判斷,倘若寶寶突然心臟變慢,醫生就會採取剖腹,讓產婦提前分娩,以保證寶寶的健康。

    10.臍帶脫垂

 

    這一症狀在準媽媽破水的時候,或者是胎位不正的準媽媽身上發生。如果寶寶胎位正常,但是在分娩時頭還沒有進入到骨盆,臍帶卻先行脫落,隨著生產過程中寶寶一點點地下降,臍帶就是受到寶寶的擠壓,寶寶便自行切斷了血液供應,可謂是一種自殺行為,3分鐘之內就會造大腦成缺氧甚至是死亡。一旦發現此症狀,醫生一般會讓準媽媽保持著頭部低,腳部高的姿勢,這樣便阻止寶寶壓迫臍帶,然後把手伸進產道頂住胎兒的頭部,並馬上實行剖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