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艾灸養生的好處

  艾灸可以補陽驅寒,是秋冬進補的一個好方法。下面小編整理了冬季艾灸養生的好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冬季艾灸養生

  艾灸具有奇特養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預防疾病,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黃帝內經》中有記載,“大風汗出,灸意喜穴”,說的就是一種保健灸法。中醫學認為,艾灸可疏通經絡、調和營衛達到預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艾灸可以調整人體的陽氣,屬於溫補,在秋冬季節使用可以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在冬季做艾灸的效果

  1、溫經通絡,行氣活血。傳統中醫認為,氣血通暢,才能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氣血有“遇溫則行,遇寒則凝”的特點,艾灸療法可以使高溫透徹身體肌骨經脈,使寒冷的氣血溫暖起來,流動更加暢快。

  2、驅寒逐溼,消淤散結。艾火的純陽熱力和藥力,能夠迅速開啟氣結,消散淤血。正陽氣進入體內,能夠清除溼濁之氣,散寒回陽。

  3、溫中補氣,保健強身。艾灸療法歷來就被醫家公認為能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更多的人體正氣,能提高體內各組織器官的抗病能力,具有良好的補益強身的養生功效。

  艾灸保健法所需的用具和操作方法都更為簡便——只需要一隻手和一根艾條。比如,女性朋友冬天如果常感到手腳冰冷、小腹冷痛,可以溫灸關元穴***肚臍正下方四橫指***,每天兩次,每次15分鐘;用艾條懸灸或將艾絨搓成數個小圓錐狀,下面墊薑片或附子片灸都可以。

  冬季艾灸補陽氣:兩大養生穴最關鍵

  中醫養生理論認為,冬季陽氣潛藏,人體代謝緩慢,而萬病皆損於陽氣。因此冬至過後防病養生,補陽是關鍵所在。艾灸,是驅寒補陽不錯的選擇。冬季艾灸補陽,一定要灸神闕穴和關元穴。

  1、艾灸神闕穴:最適合的穴位是神闕穴。艾灸神闕穴,可將初生之陽堅固在體內,慢慢生髮生長,為體所用。神闕穴的位置就是肚臍。肚臍位於人體“黃金分割點”上,是調整人體功能最佳作用點。神闕穴是五臟六腑之本,為任脈、衝脈循行之地、元氣歸藏之根,為連線人體先天與後天之養生要穴。

  2、艾灸關元穴:驅寒補陽,也可以灸一灸關元穴。關元穴位於神闕下三寸,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等作用,凡元氣虧損均可艾灸此穴,並有很好療效。現代研究證實,艾灸關元穴還可以調節內分泌,從而達到強身固體作用。

  艾灸需辨清體質,不能太頻繁

  艾灸作為中醫一種傳統的保健養生方法,雖可疏通經絡達到預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但並不是人人適合。因此建議,在做艾灸前,最好到正規醫院辨清體質,以及聽取醫生的建議選擇適合的艾灸穴位,而不是盲目地在家裡自己艾灸。

  艾灸保健適合體質虛寒的人群,體質虛寒一般表現為面色黃白、手腳發涼、大便稀軟、怕風怕冷等。身體陰虛火旺、溼熱重等人群就不適合使用艾灸。比如感冒發燒時,不能艾灸;便祕、甲亢也不能艾灸;高血壓者血壓不穩時不能使用,其他如有口乾、潮熱、盜汗、口苦、小便黃赤、面紅目赤等情況也不宜使用。

  此外,要注意的是,面部或身體上的痤瘡、急性溼疹、身發高熱、區域性面板破損的不能使用;還有女性在懷孕和經期不能使用艾灸;平日容易有面板過敏者,宜先少量試用,觀察其反應,如有癢、腫、紅、痛等現象時應禁用。

  還有極度疲勞,過飢或者過飽、酒醉、情緒不穩的人不適合艾灸。對患有某些傳染病,和身體極度衰竭、消瘦的人不應進行艾灸。無自制能力的人也建議不要使用。

  艾灸雖然方便,但是操作時要小心,由於艾灸溫度很高,會燙傷面板,所以做艾灸時要注意艾條等艾灸材料與面板的距離,不能離面板太近。在艾灸過程中,要避免艾條等艾灸材料的灰掉到身體上燙傷面板,大家可以拿袋子或者盆接灰。做艾灸次數不能太頻繁,每天一到兩次為宜,時間不能過長,半個小時以內為佳,而且,艾灸需堅持,做多了效果才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