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食材

  夏季的養生,專家建議,我們要以清補為重,那麼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6種

  1.萵苣通氣

  萵苣含有大量植物纖維素,能促進腸壁蠕動、通利消化道,可治療便祕,是貧血患者的最佳食料。推薦魚腥草拌萵苣。具有清熱解毒,利溼祛痰的功效。

  2.草菇抗癌

  草菇蛋白質中,人體八種必需氨基酸齊全、含量高,佔氨基酸總量的38.2%,可抑制癌細胞生長,特別是對消化道腫瘤有輔助治療作用,能加強肝腎的活力。

  3.豌豆清腸

  豌豆中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尤其是含有優質蛋白質,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和康復能力。而豌豆中富含的粗纖維,能促進大腸蠕動,保持大便順暢,起到清潔大腸的作用。

  4.茄子抗老

  夏季對人體的損耗大,茄子中含有維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能夠延緩人體衰老。茄子是為數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在它的紫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P,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替代。

  5.蓮子養心

  養心季節是夏,此時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容易煩躁傷心,易傷心血。蓮子芯的味道雖然比較苦,但可以清心火,是養心安神的佳品,亦可壯腸胃。

  6.草莓解毒

  夏季是盛產草莓的季節。食用草莓能促進人體細胞的形成,維持牙齒、骨、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和促進傷口癒合,增強人體抵抗力,並且還有解毒作用。草莓含有多種有機酸、果酸和果膠類物質,能分解食物中的脂肪,促進消化液分泌和胃腸蠕動,排除多餘的膽固醇和有害重金屬。

  夏季養生“良藥”

  1、苦瓜最瀉火

  夏為暑熱,五臟屬心,更容易讓人心煩氣躁、口舌生瘡,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上火。《滇南本草》中記載:苦瓜入心脾胃三經,可以瀉火、清暑、益氣、止渴。從營養學角度看,苦瓜含有苦瓜甙、苦味素,能增進食慾、健脾開胃,緩解夏日食慾減退。苦味素它還具有降糖作用,尤其適合糖尿病患者在夏季食用。烹調方法並無太大侷限,涼拌、快炒、煮湯都不錯。不過,苦瓜性寒,易傷脾胃,特別它是孕婦、兒童及體質較差或怕冷、脾胃虛寒者,不宜過量食用。

  2、綠豆最解毒

  綠豆它性涼味甘,能夠清熱消暑、止渴利水,它是夏季防暑佳品。《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綠豆它甘涼,煮食清膽養胃,解暑止渴,利小便,已瀉痢。”從營養學角度講,綠豆的皮富含多酚類的物質,蓋上蓋煮沸,儘量的避免接觸到氧氣,溶出的多酚類物質尚未氧化,此時清熱解毒的作用最強,特別是適合煩渴、咽喉腫痛、小便發黃的人飲用。綠豆它的食用方法更是多種多樣,綠豆粥、綠豆糕等都是極佳的。

  3、大蒜最殺菌

  大蒜它是夏日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大蒜它富含鐵、硒等一些微量元素及有機硫化物等有益的成分,它可殺菌抑菌。特別是生吃殺菌效果是最好,其中的蒜氨酸、蒜酶等有效的物質是會互相接觸,形成具有保健作用的大蒜素。吃餃子加點蒜泥,拌冷盤可以加點蒜末,炒青菜加點蒜蓉,都是很健康的吃法。需要注意的是,用大蒜熗鍋時油溫不宜的過高,烹調時間也不宜過長,建議減少高溫對大蒜素的破壞。

  夏季養生菜譜

  一、海米冬瓜

  材料:冬瓜250克,海米10克,香蔥兩根

  做法:1、冬瓜洗淨,削皮,切塊

  2、熱鍋涼油,煸炒冬瓜,放沒過冬瓜的清水,放入清洗乾淨的蝦米,煮湯至奶白色,放鹽,撒上蔥花即可。

  鴨肉-性涼味甘,無毒,入肺、腎經,有大補虛勞,清肺解熱,滋陰補血,定驚解毒,消水腫的功效,一般人都可食用,尤其適合體熱,上火,食少,便祕和有水腫的人食用,夏季食用效果尤為佳。

  二、薑母鴨

  材料:鴨肉1000克,姜200克,生抽若干,老抽少許,冰糖若干

  做法:1、鴨肉清洗乾淨,斬塊,飛水,瀝乾備用;

  2、老薑去皮,切片備用;

  3、熱鍋涼油,倒入生薑,小火煸香,至薑片微微發黃,倒入鴨肉,小火煸出鴨油,加入適量生抽和老抽,翻炒均勻,加入開水,沒過鴨肉,放入冰糖,小火燜煮90分鐘左右,根據鴨肉的老嫩程度,大火收汁,裝盤。

  三、陳皮綠豆沙

  材料:去皮綠豆,陳皮,冰糖

  做法:1、去皮綠豆清洗乾淨,浸泡兩小時;

  2、綠豆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根據個人喜好,加水,大火煮開,小火煮30分鐘,中途攪拌;

  3、煮好後加入陳皮和冰糖再煮五分鐘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