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膀胱癌能活多久

  膀胱癌在我們的生活中的發病率也是很大的,很多人認為患上了這個膀胱癌就活不了多久了,其實這樣的想法就是錯誤的。有些人會有一個問題,就是膀胱癌能活多久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得了膀胱癌以後,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患者生存週期?

  1.正確的治療方法2.病人自身的身體機能3.患者的心態4.平時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早期的膀胱癌還是比較容易治好的,我們稱之為非肌層浸潤性,但是如果沒有及時治好,或是治療的不夠徹 底導致其復發後,非肌層浸潤性往往會發展成肌層浸潤性膀胱癌,這時候患者的生存週期大概就只有六個月,而且如果轉移到肺等重要臟器,生存期可能會更短。

  那麼得了膀胱癌後,除了基礎的癌症治療手段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可以進行調解,患者也不那麼痛苦的手段,答案是肯定的。其實我國傳統的中草藥,對於癌症的治療也是別有一套,因為中醫講究扶正固本,藥理機制上不同於西醫的“殺、殺、殺”而是慢慢通過調養來達到祛病的目的。

  如臨床上常採用的醫用級靈芝孢子粉/高濃縮靈芝製劑,患者用其輔助治療,可起到促進治療效果、延長生存週期的效果。

  膀胱癌的治療

  膀胱癌根據其臨床特點可以大致分為三類: 表淺性膀胱癌、肌層浸潤性膀胱癌、轉移性膀胱癌。

  表淺性膀胱癌是指侷限於表淺的膀胱粘膜上皮層以及粘膜下層,這一類腫瘤是較早期的膀胱癌,首選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治療***經尿道鐳射切除術***,該手術創傷小、恢復快。凡保留膀胱的手術術後均易復發,為了預防術後膀胱癌的復發,術後需要輔助膀胱灌注化療,目前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膀胱灌注藥物是卡介苗、絲裂黴素C、吡柔比星、表柔比星、羥基喜樹鹼等等。對於術後復發的膀胱癌如果仍然屬於非肌層浸潤性腫瘤,還可以選擇再次經尿道切除手術。

  對於進展至肌層浸潤性腫瘤,就不再適用經尿道切除手術了;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是指癌細胞生長的深度已經深達膀胱肌層。這類膀胱腫瘤的臨床特點是容易出現轉移,因此這類腫瘤的治療方法一般是選擇全膀胱切除加盆腔淋巴結清掃。臨床應用最廣泛的兩種手術方式,一是迴腸膀胱術,二是原位新膀胱術。

  患了膀胱癌不等於死亡

  罹患膀胱癌就意味著死亡嗎?現實遠比我們想象的樂觀許多。大多數早期的膀胱癌患者是完全有機會治癒的。這裡的治癒指的是5年內癌症沒有復發或者轉移。如果是早期發現的低級別、表淺性的膀胱癌,治療中運用最多的方法是膀胱鏡引導下的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僅僅通過這樣一個微創的小手術,就可以把膀胱裡的早期腫瘤徹底切除。但如果膀胱腫瘤已經侵犯到膀胱肌層,就需要進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加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當一個實體腫瘤連同膀胱被完全切除並輔以淋巴結的清掃,從某種意義上說就已經是完成根治性治療了。

  此外,我們對膀胱癌的轉移通道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研究。結果發現,膀胱癌的轉移“通道”一般首先轉移到盆腔的淋巴結。為此,無論是早期的患者,還是中晚期的患者,為了最大程度阻斷腫瘤復發轉移的“通道”,我們在手術中都會給予患者更大範圍的淋巴結清掃,以保證患者獲得最高的治癒率。

  即使一部分患者在初診時就發生了轉移,其治療效果也未必一定很糟糕。化療是常用於轉移性膀胱癌或者不能靠手術切除的區域性晚期膀胱癌患者的治療利器。約百分之二十的膀胱癌患者通過化療可以使腫瘤暫時消失,另有約百分之五十患者在化療後腫瘤縮小。還有一種新輔助化療,這種治療方式可用於患者手術前,在患者機體處於較好的狀況下,先進行小劑量的化療,有助於控制膀胱癌的生長速度,從而為後續的手術治療創造機會。術前化療能夠控制或殺滅體內可能存在的微小轉移 病灶,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目前,膀胱癌治療推崇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單兵作戰已經難以滿足臨床治療要求,早期非肌層浸潤性的患者手術後聯合膀胱腔內化療或免疫治療;根治性手術或根治性放療前後聯合全身化療等多種治療手段的綜合使用,都將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膀胱癌的治癒率,延長患者的總生存。

  因此,即使不幸患了膀胱癌,與其低落消沉、自暴自棄,不如樂觀向上、積極勇敢地配合醫生治療,這樣才能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