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留學的真實生活感受

  英國教育體系完善,人文氣息濃厚,每年都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那麼去英國留學學生們有什麼樣的生活感受呢?隨小編來了解下吧!

  英國留學真實生活感受

  教學方法差異引發的我們對教育理念的思考

  近些年來,無論是不是英語老師,學英語是在育才工作的每一個老師學習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此次學校讓我們這些英語和非英語專業的老師,能到英語最純正的國家去接受語言培訓,我們每個人都非常珍視這個學習機會,在英國期間本著多聽、多看、多想的原則,用心去感受原汁原味的English,去觸控大不列顛獨特的文化和風俗,去體會Salford大學語言學校為學生設計的科學嚴謹的課程體系、全方位能力拓展訓練的教學模式和豐富多彩獨具匠心的活動安排,去充分感知東西方教育的差異和文化的碰撞。

  出國之前,似乎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潛意識,那就是西方的教育沒有我們中國的嚴格,這種短期培訓只是一個商業化很強的行為;國外的考試相對簡單,特別是這種語言培訓班的考試,可能更是流於形式。而事實上,我們在英國的學習生活遠比想象中緊張許多,每天除了聽力、口語、閱讀、寫作等全日制課堂學習外,還有許多需要課後閱讀的精讀文章;每週都有必須要完成的限定字數的命題作文;每月都要進行一次全面的分項綜合考試;每個block還都有不同方面的能力測試……三個月的學習,我們每個人都記了幾大本學習筆記,做了無數生詞卡片。在那些不需要備課、不需要講課、不需要批改作業的日子裡,我們居然從來沒有為了消磨時間而一起玩玩撲克、看看電視、打打電子遊戲。我們都覺得自己象一條生活在小溪裡的魚突然來到了大海,發現了海洋的遼闊和深邃,需要學習、需要了解、需要見識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了,為了延長一天的相對時間,我們甚至需要咖啡提神,挑燈夜戰,盡情地享受著學習的快樂和艱辛……

  我們這些已然成為教師多年的學生,比其他留學生更專心地聆聽老師們邏輯嚴謹、視角獨到、詼諧幽默的講解,汲取在國內教育中沒有涉獵過的英語文字知識。同時,也站在一個教師的角度,以一個同行的心態去去權衡、去審視中英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的的差異。作為基礎教育工作者,一直以來我們都存在一種困惑:中國有那麼兢兢業業的老師,加班加點、任勞任怨,從來不罷工,不遊行,對學生認真負責,吃的是草,擠的是奶;中國有那麼盡職盡責的家長,堅持不懈無怨無悔地接送、陪讀;中國有那麼勤奮的學生,完成大量學校的作業的同時,還要參加各種課外補習班、興趣班、提高班,是社會上起的最早睡的最晚,從沒有休息日的一個群體……為什麼我們在各種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金牌連連,卻一直都與“諾貝爾”無緣呢?在英國的學習期間,我們在提高英語能力的同時,也在試圖給這個難解的問題尋找一個答案。

  短短的100天,我們沒有真正為這個問題得到一個“實解”,但發現了中英教育中的一些不同。比如他們的教學一般有三個環節: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和專案***Project***作業訓練。比如,十幾年學英語的經驗告訴我們這些習慣於給別人出題考試的“教師們”,要想考試取得好成績,最重要的就是上課認真聽講,認真記筆記,認真完成作業……可事實上,在這些不列顛的老師給我們的考卷裡似乎並沒有多少上課講的內容。他們在課上只是給我們一種觀念——那就是要多讀文章、多背單詞、多聽磁帶、多做練習、多寫文章……更多更具體的內容都是我們作為學生要自己去想的、去找的、去做的…

  對實驗教學和專案作業的訓練更讓習慣了中國“填鴨式”教育的我們著實有些不適應。比如強化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和實踐能力訓練的作業POSTER,看似簡單的一個海報,實際上要有一系列的工作要被落實——選擇題目、小組分工、社會調查、資料統計、畫面設計、現場講解……這些習慣於獨立作戰的中國學生手忙腳亂了好一陣子。

  而每個人結合自己的所學專業做的Presentation及現場答辯更充分地體現了中外教育方式和觀念的不同。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學生就是學生,為什麼還要向別人做自己專業知識的介紹和講解呢?而讓我們更不可思議的是學校對這個專案的重視。而且老師所給的成績不僅根據現場講解答辯的表現,還根據初稿、二稿的情況和參考書目的引用,甚至根據powerpoint製作這個看似與英語培訓無關的環節。構思篆寫論文的過程,在提高我們英語能力的同時,無疑讓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系統化了原有的知識結構。

  另外,每週一次專家專題講座的內容從英語的發展史到英國經典的建築模式,從計算機的發展到不同類別音樂的欣賞等等,形形色色包羅永珍,這些講座對我們這些語言學校的國際學生來說,不但豐富了這些專業詞彙、更打開了讓我們認識英國社會的一個個視窗。林林總總的教學活動,都讓我們感到了英國學校對“學生全面發展觀”的培養不僅僅是一種教育思想和理論,而是體現在許許多多簡單有效切實可行的方法上,我們是否可以說這些教學模式和方法是否就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呢?

  英國留學生活的三大攻略

  要逐漸適應各方面的差異

  英國留學攻略表示文化差異是存在的。這些年來,我在英國的大多數朋友都是中國人,社交圈也以中國人為主。在一個與自己生活了25年的環境完全不同的國度裡面,我能做的也僅僅是慢慢去適應、習慣。

  舉個例子吧,當你與一群英國人在一起玩的時候,一個英國人講了一個笑話,其他人都聽懂了而哈哈大笑,但你卻不知所以然。並不是你的英文比別人差多少,而是你根本不知道那個笑話的笑點在哪裡。

  而那個笑點往往存在於英國人的生活、歷史或者人文之中。

  要學會互動

  國外的學習與國內的是完全不同的。當然首先要過的是語言關,口語是剛剛登陸英國的中國留學生永遠的痛。這個陣痛期短則一兩個月,長則好幾年,甚至你永遠都過不了口語這關,這完完全全取決於你的態度。

  我選擇了住在老外家裡,一個逼著提高自己英語能力的環境。當然,還有一個開放的環境,那就是課堂上。由於我是工科英國留學學生,我讀的master program裡面有很多印度學生。

  還清楚地記得剛剛開學的第一堂課上,印度學生滿嘴英語,我卻一句都講不出,那種茫然和無措讓我難忘。中國學生的理工科基礎優勢在美國依然強大,但是卻很可惜的忽略了一點:推銷自己。

  那種互動,那種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觀點的信心和勇氣,在國內的大環境下是很難培養的。小組討論,小組推演,個人專案,個人演講,甚至與教授辯論,都是需要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在此同時,你也通過言語,分享了自己的思想,吸納了他人的觀念。

  海外就業有壓力

  在英國工作,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件不公平的事。在中國工作的外國務工人員往往被視為高階白領,在國外務工的中國人卻往往被當做廉價勞動力來看待,使得中國留學生的海外就業問題雪上加霜。

  英國留學過來人的十大建議

  1、在英國,如果兩個人見面沒什麼說的,可以聊聊天氣。

  2、如果英國人對你說“Howareyou”,這只是禮貌的問候,你只要說“Fine”就可以了。

  3、英國人喜歡排隊。

  4、英國人喜歡說請和謝謝。

  5、和英國人一起慶祝他們的傳統節日會拉近你們的距離。比如一起慶祝蓋伊·福克斯之夜。

  6、英國人一般與家人一起過聖誕節,如果你有機會參加,那將是熟悉他們最好的機會。

  7、英國大學很流行舉辦化妝舞會,而且名字會非常有意思。如果你要為某個朋友舉辦一個生日舞會,而她的名字第一個字母是“L”,或許你的派對名字可以叫“LadyGaga”。

  8、在英國收到禮物後,送禮的人會希望你當場開啟,這樣他們可以看到你滿意的表情。

  9、學校開學的第一週是“新生周”,有很多社團會開始招生。這是你結交朋友的好機會。

  10、英國大學生很注意勞逸結合。在學習之餘多參與社會活動,這些經歷對將來工作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