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地球運動知識點

  地球運動的知識點你都知道哪些?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1、天體的類別:星雲、恆星、流星、彗星、行星、衛星、星際空間的氣體、塵埃等。

  2、天體系統的層次:總星系銀河系銀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遠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晝夜更替。

  2無大氣,故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大,隕石坑多,無聲音、無風,

  3月球表面有山脈、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穩定的光照條件、安全的宇宙環境、適宜的大氣和溫度、液態水。

  6、太陽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7、太陽活動--黑子標誌、耀斑最激烈,太陽黑子的變化週期11年。

  8.太陽活動的影響:黑子--影響氣候,耀斑--電離層--無線電通訊,帶電粒子流――磁場――磁暴

  9、太陽輻射的影響:①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

  ②太陽能是我們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轉 方向: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俯視呈順時針方向

  速度:①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至0 ②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地相等

  週期:①恆星日23h56m4s真正週期 ②太陽日24時,晝夜更替周

  意義:①晝夜更替 ②不同經度不同的地方時 ③水準運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線:沿自轉方向,黑夜向白天過渡為晨線,白天向黑夜過渡為昏線晨昏線上太陽高度角為0度。

  12、晨昏線與經線:晨昏線與經線重合-----春秋分;晨昏線與經線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時間計算:所求時間=已知時間區時差+ 途中時間

  14、時區=經度/15若不整除,則四捨五入 區時差=時區差

  15、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0時間為標準時,也稱為格林尼治時間,也是零時區的區時。

  16、日期分割:零點經線往東至日界線180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線為昨天。

  17、日界線:自西向東越過日界線不完全經過180經線日期減一天,自東向西越過日期加一天。

  18、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選擇:

  自然因素①氣象條件需要天氣晴朗 ②地球自轉的初速度:取決於緯度和地勢 ③地形平坦開闊;

  人文因素地廣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國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術力量強; ②酒泉:大陸性氣候,晴天多; ③西昌緯度低,發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緯度低,發射初速度大;海運便利。

  19、公轉 速度:1月初--近日點速度快,7月初--遠日點速度慢;

  意義: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帶的形成

  20、公轉與自轉形成了黃赤交角2326:

  ①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

  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的形成

  ②五帶的劃分界線:南北迴歸線之間為熱帶、迴歸線極圈之間為溫帶、極圈極點之間為寒帶

  ③若黃赤夾角變大,熱帶和寒帶變大,溫帶變小;若黃赤夾角變小,熱帶和寒帶變小,溫帶變大

  若黃赤交角為零,太陽永遠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消失。

  21、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①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90△直射點與所求點的緯度間隔

  ③夏至日北迴歸線以北地區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迴歸線以南地區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迴歸線之間的地區-----有兩次直射機會---兩次最大值

  ⑤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小,樓房間距越大。

  22、晝夜長短的時間分佈:

  ①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晝長夜短。

  ②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這個半球的晝就漸長,北半球6月22日晝最長,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迴歸線之間晝長最大值與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現,如海口市。

  23、晝夜長短的緯度分佈: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廣州

  北半球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廣州上海,

  24、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晝長=24小時夜長

  日出時間=12:00-晝長/2或0: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出時間是6:00

  日落時間=12:00+晝長/2或24: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落時間是18:00

  25、地球是個不發光、不透明球體-晝夜現象出現

  地球自轉的球體-晝夜更替自轉速度週期影響晝夜溫差變化

  地球傾斜的公轉的球體-直射點的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五帶

  26、典型的季節現象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轉 七月初,遠日點附近,地球公轉角速度、線速度最慢 一月初,近日點附近,地球公轉角速度、線速度最快

  正午太陽高度 6月22日左右,北迴歸線以北地區達最大,赤道及南半球達最小 12月22日左右,南迴歸線以南地區達最大,赤道及北半球達最小

  晝夜長短 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出現極晝 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出現極夜

  等溫線 陸地等溫線均向北凸出 陸地等溫線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氣壓帶、風帶 隨太陽直射點北移 隨太陽直射點南移

  雪線 雪線上升 雪線下降

  北印度洋洋流 受西南季風的影響,洋流呈順時針流動 受東北季風的影響,洋流呈逆時針流動

  我國的降水 夏李風影響,降水多 冬李風影響,降水少

  我國的河流 內流河因高溫導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風影響,大部分河流進入汛期,東北地區分春汛、夏汛 大部分進入枯水期,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結冰期,部分河流有斷流現象

  我國的季風 全國大部分地區受來自海洋的夏季風影響,高溫多雨 全國大部分地區受來自大陸的冬季風影響,寒冷少雨

  我國的農業生產 全國普遍高溫,農作物進入生長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漸過渡到兩年三熟至一年一熟 北方大部分地區農作物處於越冬期,南方熱帶地區水熱充足,可生產反季節蔬菜、瓜果

  氣象災害 旱澇華北春旱、長江伏旱、暴雨、颱風表現:強風、暴雨、風暴潮 寒潮、沙塵暴、乾旱、暴雪

  地質災害 滑坡、泥石流較多 較少

  高三地理地球運動知識習題

  1.關於地球自轉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方向北極上空看自西向東,南極上空看自東向西 B.週期是一個太陽日

  C.角速度處處相等,線速度赤道處最大 D.恆星日長度為23小時56分4秒

  2.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意義有:

  A. 產生晝夜現象 B.使赤道上水平運動的物體向右偏轉 C.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 D.地球上不同經度的地方,地方時不同

  3.關於地球公轉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公轉方向自西向東 B.公轉軌道為正圓形

  C.公轉週期為365日5時48分46秒 D.公轉速度是在近日點最慢,遠日點最快

  4.當地球位於公轉軌道上的遠日點時:

  A.陽光直射在北迴歸線上 B.此日後地球公轉的速度逐漸減慢

  C.北半球正值夏季 D.北迴歸線以北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5.若黃赤交角從23°26′變為24°時,則地表各溫度帶面積:

  A.溫帶縮小,寒帶、熱帶面積擴大。 B.溫帶增大,寒帶、熱帶面積縮小。

  C.溫帶縮小,寒帶、熱帶面積縮小。 D.溫帶、熱帶面積增大,寒帶面積縮小。

  6.當地球公轉速度最慢時,下列城市中白晝最長的是:

  A.廣州 B.上海 C.北京 D.哈爾濱

  7.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中午物體的影子始終朝北的地區是:

  A.赤道以南地區 B.北迴歸線以北地區 C.赤道以北至北極圈之間地區 D.赤道以北地區

  8.冬至日,我國白晝最長的地點是:

  A.曾母暗沙 B.武漢 C.瀋陽 D.漠河

  9.關於地球自轉速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任何地點的地球自轉角速度都一樣 B.赤道既無角速度,也無線速度。 C.地球自轉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D.兩極點只有角速度,無線速度。

  10.關於黃赤交角的敘述,正確的是:

  A.赤道面與地軸的夾角 B.地軸與黃道面的夾角

  C.黃道面與赤道面的夾角 D.迴歸線和赤道之間的夾角

  11. 當晨線與20°W經線重合時: A. 北半球各地晝長於夜 B. 西半球與晝半球重合

  C. 70°E經線的地方時為正午12時 D. 南極圈以南的地區有極晝現象

  12.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A.秋分日後逐漸變大 B.春分日後逐漸變大

  C.夏至日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D.冬至日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13.在同一條經線上的各地:

  A.季節變化相同 B.正午太陽高度相同 C.地方時相同 D.晝夜長短相同

  14.在下列地點中,晝夜長短變化幅度最大的是:

  A.廣州 B.上海 C.北京 D.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