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的故事閱讀題答案

  穀類和薯類是中國人民主要的能量來源,我們每一餐都離不開米飯、饅頭、大餅、麵條或者其他穀類、薯類製品。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關於《主食的故事》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參考學習。

  《主食的故事》閱讀原文

  ①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一個概念:北方人喜歡吃麵食,而南方人則離不開米飯。

  ②地處太湖流域的嘉興,正處於中國最古老的稻作文化區之中,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嘉興以天下糧倉而著稱。然而,以江南精緻細膩生活方式著稱的嘉興人,踏實放心的一天,卻是從一個熱騰騰的肉粽子開始的。

  ③在現代化流水線上,粽子這個古老的食物,呈現出與傳統方式不一樣的生命力。劉光榮,這個從四川來嘉興打工的裹粽技師,從每天上午8點到下午4點,要完成超過3000只粽子。平均每分鐘裹7個粽子, 每一個粽子,用的時間不到十秒鐘,而份量的準確率是百分之百。在這樣的車間裡,每一個工作日,就會有大約100萬隻粽子被生產出來。

  ④每年晚稻成熟,就到了寧波人打年糕的時候。孩子們約好都從寧波回到村裡來看望阿公阿婆,四代同堂的一家人像今天這樣圍坐在一起的日子,一年只有難得的兩三次。在這個頗為豐盛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孩子們最喜歡吃的年糕。

  ⑤做年糕是寧波人慶賀新年的一種傳統,以前的寧波家庭要在新年之前做上幾十斤至上百斤年糕,泡在冬水裡儲藏,從臘月一直吃到來年。

  ⑥寧波水磨年糕用當年新產的晚粳米制作,經過浸泡、磨粉、蒸粉,搡搗的過程,分子進行重新組合,口感也得以改善。搡搗後的米粉團,在鋪板上使勁揉壓,再揉搓成長條,一條最普通的腳板年糕就成型了。

  ⑦五歲的寧寧最高興的事情就是跟著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寧寧長大的時候,也許不會記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種柔韌筋道的口感,承載著家庭的味道,則會留在寧寧一生的記憶裡。

  ***選自《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有刪節***

  《主食的故事》閱讀題目

  12.閱讀第③段,說說畫線句中“不一樣的生命力”體現在哪些方面。***3分***

  13.下列說法都有錯誤,請作簡要說明。***4分***

  ***1***第②段中加點的短語,說明嘉興“以天下糧倉而著稱”的歷史最為古老。***2分***

  ***2***文章先介紹嘉興的粽子,後介紹寧波的年糕,是依照第①段的內容而安排的從北到南的空間順序。***2分***

  14.有同學認為文中不需要出現“劉光榮”“寧寧”等相關內容。你不贊同這種說法,理由如下:***3分***

  《主食的故事》閱讀答案

  12.速度快、份量準、產量***需求量***大。***3分***

  13.***1***加點的短語指嘉興“以天下糧倉而著稱”的時間較長***1分***1分***:一般而言,裹粽子是在端午時節,而打年糕則在“每年晚稻成熟”之後才開始***1分***。

  14.“劉光榮”“寧寧”等相***,但也許某段時間裡並不稱為“天下糧倉”***1分***。***2***先介紹粽子後介紹年糕,與第①段的內容無關,這是從時間順序所作的安排***內容的敘述:緊扣了題目中的“故事”***1分***;屬於舉例子的說明方法***1分***;貼近生活,使介紹內容真實、可信,易於接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