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桐的閱讀答案

  《孤桐》是宋朝詩人王安石的作品。《孤桐》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詩,是詩人表明立志改革決心的宣言書。以形象的孤桐自喻,卻給人以堅定親近之感,令人讚佩,崇敬之心油然而生。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準備的《孤桐》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你們。

  《孤桐》原文閱讀

  天質自森森,孤高几百尋。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明時思解慍。①願斫五絃琴②。

  《孤桐》閱讀習題

  ***1***從詩的內容上看,這是一首 詩。

  ***2***這首使用什麼樣的抒情手法,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作簡要分析。

  ***3***前六句描寫了孤桐怎樣的特點? ***2分***

  ***4***分析作者借托“孤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3分***

  ***5***請你用兩到三個詞語概括一下詩中所描繪的梧桐樹形象的主要特徵。***4分***

  ***6***詩人為什麼要以“孤桐”作為本詩的標題? 請簡要談淡你的看法。***4分***

  ***7***王安石的《孤桐》前六句表現了桐樹怎樣的特點?***5分***

  ***8***詩人借孤桐形象表達了怎樣的人生態度和思想感情?***6分***

  《孤桐》閱讀答案

  1、詠物。

  2、本詩用託物言志的手法,借孤桐天生枝繁葉茂,古都卻幹直入雲,深深紮根於大地,越老越強,越是暴露越是茁壯的特點,表達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虛心紮實,堅強不屈,年齡越大、環境越惡劣,意志越頑強,甘願為百姓解除疾苦而獻身。

  3、根深葉茂,高大粗壯。***2分***

  4、表達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虛心紮實,堅強不屈***年齡越大、環境越惡劣越頑強***;為民造福,甘願為解救百姓疾苦而獻身。***3分***

  5、孤寂***孤傲、孤高***、正直、虛心、頑強***不屈***、奉獻等等。

  6、本詩用託物言志的手法,借孤桐的形象來抒發自己作為一個傑出的改革者卻不被人理解的孤寂***或曰天才都是寂寞的***之情。***答出“託物言志”得1分,答出《孤桐》命意得3分***

  7.天生枝葉繁茂,雖孤獨卻樹幹筆直,高聳入雲;深深紮根於大地;越老越壯,越暴晒越是茁壯。

  8.表達了詩人正直向上、堅強不屈、虛心的人生態度及關心百姓疾苦,甘願為解決百姓疾苦而獻身的思想感情。

  《孤桐》閱讀賞析

  這首詩的結構就沒有運用律詩“起、承、轉、合”的一般結構,而是採取了由描寫和抒情兩部分相結合的方法寫來,結構簡單明瞭。這首詩的意脈更是十分清楚的。這就是前三聯從不同方面來描寫孤桐,最後一聯抒情,描寫與抒情緊密結合起來。這首詩中充滿了正氣,具有了正氣磅礴的氣象。詩中也頗具韻味,因為詩中本沒有寫人,而是寫的孤桐,寫了孤桐的挺拔、正直、茂盛、虛心等特徵,還運用典故寫出它的理想、志向等情形。但誰都知道,詩中所寫之物,實際上都是託物寫人的。再由孤桐聯想到人,就體會到詩的韻味了。原來這首詩是王安石通過寫孤桐,表現自己在改革中,雖然遭遇到很大阻力,但仍然要憑藉自己的正直虛心、堅強有力、品格端正,把新法堅決推行下去的決心和意志。

  詩中運用的典故尤其有韻味。“五絃琴”實際是運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孔子家語•辨樂解》中說到的虞舜彈五絃琴唱《南風》詩,其意為南風多麼和暢啊,它會消除百姓的怨恨。另一個是《後漢書•蔡邕傳》記載,吳地人用桐木燒火做飯,蔡邕從火裡搶出一根桐木,用它做了一把琴,因琴尾部的木材被燒焦,故稱焦尾琴,琴聲特別優美。這兩個故事,透露出孤桐的內在氣質、品格。由桐及人,可以知道,這首詩中蘊含的深厚意義,即在詩人身上寄寓的高尚人格、正義的革新理想和高尚的情懷。

  從以上的體會,可以悟出一些寫詩的道理,即首先立意,然後構思、取象、安排結構,考慮意脈、氣象、表現手法、語言等等,再寫出初稿,反覆修改。知此,並付諸實踐,會有很大益處的。成熟的作者當然不用費此周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