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酒與裴迪詩詞閱讀原文附答案

  《酌酒與裴迪》是唐代詩人王維為勸慰友人裴迪而創作的一首拗體七律。此詩用憤慨之語對友人進行勸解,似道盡世間不平之意,表現了王維欲用世而未能的憤激之情。全詩風格清健,託比深婉,前後既錯綜成文,又一氣貫注,構思佈局縝密精妙。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酌酒與裴迪》詩詞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酌酒與裴迪》詩詞閱讀原文

  酌酒與裴迪

  王 維①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白首相知猶按劍②,朱門先達笑彈冠③。

  草色全經細雨溼,花枝欲動春風寒。

  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注]①王維一生沉浮宦海,過著亦顯亦隱的生活。②按劍:意為“結仇”。③先達:指有德行有學問的前輩。笑彈冠:笑侮後來的出仕者。

  《酌酒與裴迪》詩詞閱讀題目

  14.下列對這首詩歌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 ***

  A.“白首相知猶按劍”寫相知成仇,白首相知尚且如此,其他人就不用說了。

  B.頸聯描繪的清新明麗的畫面與頷聯所寫的“勢利”“涼薄”形成對照,又為尾聯的抒情作鋪墊。

  C.尾聯中的“何足問”有不屑一顧的鄙薄之意,“高臥”的含意是“躺著舒服”。

  D.王維詩中的意境,多是恬淡、清幽、澄澈、自然的,但這首詩的意境似乎有所不同。

  15.詩的首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7分***

  《酌酒與裴迪》詩詞閱讀答案

  14.C ***詩中“高臥”還有”隱居不仕”之意***

  15.首句“酌酒與君君自寬”,表面上是說“君自寬”,其實,寬人即寬己,詩人胸中積憤懣,需與摯友一起借酒澆化;***4分***次句“人情翻覆似波瀾”,則點出了世態炎涼,足見詩人心中憤激之情。***3分******意思對即可

  《酌酒與裴迪》詩詞賞析

  此詩是王維晚年詩作中十分值得玩味的一篇。首句“酌酒與君君自寬”,“君”字重複強調,這是障眼法;骨子裡其實是胸中鬱積憤懣,需與摯友一起借酒澆化。所謂“寬”者,寬人也即寬己,正是因為無法排遣。故次句“人情翻覆似波瀾”,一曰翻覆,二曰波瀾,足見心中憤激之情。三四句緊承“人情翻覆”,照應止水波瀾的外部刺激,強調矛盾兩端,鋪敘反目成仇,人心無常。白首相知尚且如此,其他的人就不用說了。相知成仇,先達不用,說盡了世態炎涼,當是實有所指。前四句關鍵在“笑”字。彈冠”本為援手薦引乃同契之義,此處則反用其意,一旦“先達”即笑侮後來彈冠***出仕***者,輕薄排擠,乃至下井落石,此為淋漓之戟罵。金聖嘆以為“自是千古至今絕妙地獄變相”,誠為得言。

  從內容上說,五六兩句是即景即情,從戶內至室外,為酌酒時舉目所見,由世態炎涼,人情翻覆展示天地無私,萬物親仁,豁然呈現一新境界。被王靜安先生譽為“攝春草之魂”的“細雨溼流光”,詩人用以描寫映窗草色;禪宗關於“心動”“物動”的著名偈語,詩人藉以描繪照眼花枝,即使單純作“景語”看,也屬上乘。而其蘊涵則在“全經”,“欲動”,由彰顯至深密,從象外到象內,大千世界,無所不容;僅觀人間之蠅營狗苟,於義憤之外,恍然頓悟。從章法上說,律詩中間兩聯要求虛實相生,三四句實寫,五六句則應當化實為虛,措辭表意不可復犯,方能體現“神韻”“氣象”之妙。從禪學上說,佛家主“虛靜”,尚“自然”,和光同塵;深一層探求,五六句似還參合“有無”“生滅”“變常”之理;即處“靜觀”“達觀”態度,與三四句世俗的“勢利”“涼薄”恰成對照。末兩句“世事浮雲”與“高臥加餐”由禪意而來。“何足問”有不屑一顧的鄙薄之意,所指實有其人其事,承三四句,“高臥”承五六句,超凡脫俗。前後既錯綜成文,又一氣貫注,構思佈局縝密精妙。

  亦顯亦隱、半儒半釋的人生經歷與處世態度,給王維造成巨大的心理矛盾,猶如碧潭止水,宜清心靜觀;但仰望高谷急湍,依舊凜然飛動,怵目驚心。王維全部詩作均可作如是觀,通過《酌酒與裴迪》一詩即可透視此種矛盾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