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價格的因素教學設計

  《影響價格的因素》是高中政治必修一的內容,這一課主要講述引起商品價格變化的因素,通過教學幫助學生掌握供求關係對價格變動的影響,以及價格與價值的關係,理解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影響價格的因素》教學設計

  一、 設計思路

  ***一***指導思想:新課程構建了一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具有普及性、和發展性的課程體系,為教學設計提供了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本教學設計以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能力為出發點,把學情放在首位,即要把基本要求和特殊要求結合起來,把班級授課和差異教學結合起來,把教師、學生、教材、社會四個要素有機整合。

  ***二***理論依據:以人為本是新課改的根本理論,它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尊嚴,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服務。

  ***三***設計特色:“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是本設計的主要特色,以學生髮展為本,以現代現實經濟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構建和諧課堂。

  二、 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

  教材分析

  ***一*** 本節課主要內容及要求

  《影響價格的因素》是高一《思想政治》“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一框的內容。這一課主要講述引起商品價格變化的因素,通過教學幫助學生掌握供求關係對價格變動的影響,以及價格與價值的關係,理解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本課涉及的知識點較多,要力求在教師的引導和鼓勵幫助下,使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理解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

  教材內容共分為兩目,第一目,供求影響價格;第二目,價值決定價格。第一目主要把握三個層面的問題:①市場上的商品的價格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②各種因素對商品價格的影響都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供給或需求來實現的;③供過於求,商品價格就升高;供不應求,商品價格就降低。第二目主要從四方面來理解:①價格由價值決定,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形式;②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③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量之間的關係;④價格受供求關係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識記: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含義;影響價格的因素;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含義;勞動生產率的含義;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及表現形式。

  理解:供求關係對價格變動的影響;商品價值與價格的關係;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係;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運用:解釋生活中某些商品價格變動的原因,尋找並解釋生活中某些處於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商品、服務。

  2、能力目標:解釋生活中導致某種商品價格變動的原因,增強學生解釋經濟現象的能力;由生活中不斷變動的價格深入到價值理論,增強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何時何地購買商品比較經濟划算,提高學生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學習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係,讓學生樹立競爭意識。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理解供求、價值、價格之間的關係,價值規律。

  難點: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的關係

  學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縣級普通高中,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他們剛剛進入一所新的學校,具有較強的求知慾,加上學生們實踐較多,有一定的經濟判斷能力,但是學習成績一般,理論基礎單薄,較難深刻理解經濟生活背後的理論支撐。本堂課主要利用學生熟悉的身邊的事例,講解教材的基本理論,他們的學習興趣很容易被啟用。

  三、 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

  手段:多媒體教學

  方法: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理論與生活相結合;引導與自主探究相結合;講授法 。

  四、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瞭解市場上常用商品價格的變化及差異

  教師準備:蒐集相關的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撰寫教案和教學設計。

  五、 教學流程

  ***一***匯入:***目標:從具體事實入手,用一則廣告和一則材料引起學生興趣、思考,激發求知熱情,實現理論和實際的結合,提高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

  多媒體顯示1

  商家的巨幅廣告:象“大特賣”、“夏裝全場打折”、“涼鞋季末狂甩”等內容

  多媒體顯示2

  內容簡介:王經理一行人在水果市場先是高價購買蘋果100斤,繼而放出口風說還需要3000斤,並持幣待購,各商家見有利可圖紛紛收進蘋果,結果幾天內市場上蘋果氾濫,價格狂降,王經理等人此時購買進大量蘋果,節省了大量資金。

  問題思考:

  ***1***王經理為什麼要放出口風說還需要3000斤蘋果?

  ***2***為什麼幾天後市場上蘋果多了,價格下降了?

  ***3***你還能舉出生活中價格變化的例子嗎?

  ***4***影響價格的因素是什麼,是如何影響價格的?

  ***5***蘋果的價格能高過人蔘的價格嗎?能低過蘿蔔的價格嗎?

  ***6***商品的價格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

  學習完這一節課,我們就能很好地解答以上的問題,體會王經理的智慧過人。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12、13頁並討論思考1-3題。

  ***二***新課講授

  一、 供求影響價格

  ***目標:通過現實生活事例和直觀的漫畫或圖示,進一步引起學生思考,並通過討論互相啟發、合作探討。***

  ***學生討論回答後教師歸納***

  1、市場上的商品的價格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視訊中王經理通過放口風要再買3000斤黃連,使商家大量購進蘋果,等市場上蘋果氾濫時王經理以便宜的價格購進蘋果,節省了大量資金。我們生活中也存在不少這樣的情況,那我們應該在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購買商品會比較經濟划算呢,這就需要我們瞭解影響價格的因素有哪些,它們是如何影響商品的價格的。我們來看下面四組鏡頭:

  多媒體顯示3

  鏡頭一:下雨天,露天菜場菜價下降; 蘋果遭雹災減產,價格大幅上漲;

  鏡頭二:秋冬換季時,皮衣賣上好價錢,夏天卻不得不打折出售;同一種西瓜,剛上市時每斤賣到幾元錢,大量上市後每斤只賣幾角錢。

  鏡頭三:羽絨服在東北賣得火爆,在海南降價也少有人問津;沿海地區水產品價格便宜,內陸地區吃海鮮就得付高價。

  鏡頭四:石油輸出國組織宣佈減產原油,導致世界性的油價上漲;“非典”疫情得到控制,消毒液和相關藥品的價格立即回落。

  這四組鏡頭中,分別是什麼因素導致價格的變化?

  ***學生討論回答後教師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討論我們知道引起商品價格變動和差異的因素有很多,如:氣候、時間、地域、生產條件、政策等,那麼它們是通過何種途徑來實現的,都有什麼共同點?

  ***學生討論回答後教師總結***

  2、各種因素對商品價格的影響都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供給或需求來實現的。

  上述因素實際上都是通過改變商品的需求量或供給量來影響商品的價格的。雹災中的蘋果,價格大幅度上漲,體現的是氣候因素對價格的影響,而實際上,雹災中的蘋果是由於氣候變化,造成蘋果產量大幅減少,從而影響蘋果的供給量,使供求關係發生變化從而影響蘋果的價格。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分析13頁漫畫,再次體會供求關係變化對商品價格的影響,並找出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含義、特點。

  ***學生討論回答後教師總結***

  3、供不應求,商品價格就升高;供過於求,商品價格就降低。

  圖一:商品短缺,供不應求,買者競相購買,賣者趁機提價,物以稀為貴,賣方在交易中處於有利地位,價格上漲,這種特點的市場稱為賣方市場。圖二:商品過剩,供過於求,賣者競相出售,買者持幣待購,貨多不值錢,買方在交易中處於有利地位,價格下降,這種特點的市場稱為買方市場。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多媒體顯示4

  賣方市場 供不應求 價格上漲 獲利增多 生產擴大

  買方市場 生產縮減 獲利減少 價格下降 供過於求

  通過以上我們分析,我們知道了商品的價格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氣候、時間、地域、生產條件、政策的影響,但是這些因素最終是通過改變供求關係來直接影響價格的。然而,蘋果再貴貴不過人蔘,再便宜也不會比白菜價格低。這又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來學習本節課的另一個內容:價值決定價格。閱讀教材14頁

  二、價值決定價格

  ***目標:通過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自讀課文,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引發他們的思維活動,促使他們聯絡自己已有的經驗,尋找書上有關的闡述,做出判斷、思考及質疑。

  1、價格由價值決定,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形式

  多媒體顯示5

  決定

  價值 價格

  貨幣表現

  2、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多媒體顯示6

  想一想:

  生產同樣的自行車,甲耗費勞動時間10小時,乙耗費勞動時間8小時,丙耗費的勞動時間6小時,請問哪個人生產的自行車的價值量大?

  商品價值量的大小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決定,所以甲生產的自行車價值量是最大的,對不對?事實上價值量最大的是不是甲呢?如果是會造成怎樣的矛盾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本,找出答案。

  ***學生閱讀討論後教師歸納***

  同學們回答得非常正確。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這才能解決生產者越懶,工具越差,技能越低,價值量越大的矛盾。商品生產者只能提高個別勞動時間,使個別勞動時間等於或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才能獲利,否則,就得虧本。

  好,什麼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看課本P13頁相關連結,瞭解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含義。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把握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個概念,注意抓住“絕大多數”這個標準,絕大多數商品使用的生產條件,絕大多數商品消耗的勞動時間。

  3、價值量、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的關係

  ***重點講解,突破難點***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勞動生產率有關,請同學們看教材第14頁名詞點選,瞭解勞動生產率的含義。

  某種商品勞動生產率越高,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少,商品價值量越小;反之,商品價值量越大。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如果某個生產者提高勞動生產率,會不會直接導致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變化,從而引起價值量變化呢?不會。因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絕大多數生產者的平均勞動時間。因此,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對生產者來說是有十分重要意義。請同學們思考:其意義在哪裡?

  對生產者個人來講,個別勞動生產率高於社會勞動生產率,則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出售,就有利可圖,反之,就會虧本。對整個社會來說,生產者爭先提高勞動生產率,最終導致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價值量降低。

  4、價值規律及其表現形式

  價值決定價格,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價格和價值是不是完全一致呢?如果不是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本,回答問題。

  ***學生閱讀回答後教師總結***

  ***1***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2***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多媒體顯示7

  變動著的市場價格

  多媒體顯示8

  ***三***練一練:

  1、近年來,微機市場日新月異,產品不斷升級換代,而價格卻不斷下跌。導致微機價格不斷下跌的根本原因是

  A 市場供給超過市場需求 B 微機產品質量下降

  C 社會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 D 微機市場出現買方市場

  “洛陽紙貴”這個典故出自我國《晉書•左思轉》。說的是晉朝有個叫左思的文人,構思十年,寫成了名篇。於是洛陽城裡的“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回答2-5題

  2、“洛陽紙貴”這一典故主要表明

  A 地域影響價格 B 生產影響價格

  C 文化因素影響價格 D 人們的富裕程度影響價格

  3、氣候、時間、地域、生產及宗教信仰、習俗等文化因素對商品價格的影響,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 來實現的

  A 生產規模 B 銷售數量 C 供給或者需求 D 質量與效能

  4、價格受供求關係影響,當某種商品供不應求時, 就會競爭,從而使 ,此時形成

  A 買者和買者 價格高於價值 賣方市場

  B 賣者和買者 價格高於價值 買方市場

  C 賣者和賣者 價格低於價值 賣方市場

  D 賣者和賣者 價格低於價值 買方市場

  5、作為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價格優勢,就要努力:

  A、提高商品的價值量 B、注重市場資訊,生產適銷對路的商品

  C、減少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D、縮短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

  ***四***本課小結

  多媒體顯示9

  1、影響價格的因素

  2、供求關係對價格變動的影響

  3、價格與價值的關係

  4、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勞動生產率的關係

  5、價值規律的內容及表現形式

  ***五***探究應用:

  通過本課的學習,談談你的認識和收穫,對你今後的消費有何啟示和幫助?或者你還有哪些疑問,請同學們在今後的日子裡再繼續論證、查詢、思索和研究。

  《影響價格的因素》說課稿

  一. 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影響價格的因素》是人教版必修1《經濟生活》第二課第一框題的內容。本題既是第一課第一框題“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的延伸,也是後一框題“價格變動的影響”的鋪墊,而這一課的理論屬於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是進一步學習其他經濟學理論的基礎。因此本框題不僅為整課的學習打下了牢固的理論基礎,也為整個教材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所以,本框題在教材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

  ***二***教學目標

  根據高一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及教材的內容和結構,並結合我校高一年級學生有較強的感性認知能力,但理性認知的能力較差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瞭解影響商品價格的各種常見的具體因素,並懂得這些因素影響商品價格的途徑和渠道。理解供給與需求對商品價格的影響、價格與價值的關係、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量的關係,把握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及其運用。

  2.能力目標

  新課程改革有一個重要的轉變就是要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因此,我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理解不同層次的因素如何影響商品價格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透過經濟現象認識“價值決定價格”這一本質提高學生的辯證分析能力;能辯證看待商品供求與價格的關係,提高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使學生以科學的態度認識事物,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通過學習《影響價格的因素》要讓學生以科學的態度認識價格的變動,增強參與經濟生活的自主性;提高學習勞動價值論形成勞動光榮、勞動偉大、勞動創造價值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