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向日葵閱讀答案

  《親愛的向日葵》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處應學會關愛他人,才會體現在人間的溫暖與快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親愛的向日葵》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親愛的向日葵》朱成玉 原文閱讀

  五一假期裡,二妮兒的老師給她們留了特別的“作業”——做一件有意義的好事。什麼算是有意義的好事呢?她現在可沒心思想這些,因為她馬上就要輟學了。

  幾天前,本來就貧寒的家裡遭了滅頂之災:父親在工地上摔成了殘疾。頂樑柱倒了,全家人都靠著母親一個人撿破爛維持著生計。她想,她不能再給家裡增添負擔了,她要去找活兒幹,替母親分擔一點苦累。

  既然我還是學生,那就該完成老師留的作業啊。她決定去做一件有意義的好事。

  最後,她把目標鎖定在一個孤寡老人身上。

  那是個奇怪的老人,她不知道他有沒有兒女,他的院子每天都是死氣沉沉,不見他出來遛彎兒,也不見他和人來往,把自己與這個世界完全隔絕開了。她想去幫他打掃打掃衛生,說說話啥的,這也該算是有意義的吧,畢竟在幫一個老人尋找一點快樂。

  她說明了來意,老人很是歡喜,老人說,你不用幫我幹活,你只要在我的院子裡玩耍就好,我就能感覺到快樂了。

  對於老人來說,二妮兒就像一隻歡快的麻雀,頓時讓他的院子熱鬧起來。二妮兒也感到老人很是親切,像極了過世的爺爺。漸漸地,他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交”。

  她為老人帶去了歡樂,每天陪他說話,捉迷藏。二妮兒還把自己辛苦攢下的10多元錢都用到了他的身上。她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對這個陌生的老人感到親切,冥冥之中,他們好像有種牽扯不斷的關聯。她只想給他帶去一絲快樂。但老人似乎並不缺錢,他總要給二妮兒一些零花錢,但二妮兒一次也沒有要。

  每天,看著二妮兒在他的院子裡晃動的身影,就是老人最快樂的時光。

  她心底的心事只能和老人說,她和他講學校裡各種各樣有趣的事情,和他講自己就要輟學了,說這些的時候,二妮兒的心底泛起一陣酸楚,眼底明顯地泛著淚光。

  老人安慰她說,別難過,一切都會過去的,你一定要堅強樂觀地把眼前的困苦挺過去。

  老人給了她一把向日葵的種子,對她說,去吧,把這些種子種到那個牆角去,等秋天的時候,我們就有瓜子嗑了。

  她在院子裡忙活開來,從種下向日葵那一刻起,她的心便被某種神祕的東西拴住了,她甚至開始盼望,向日葵早日綻開笑臉。

  什麼時候能看到它們的笑臉呢?她問老人。

  現在就開了,老人開玩笑說,你就是我的向日葵。

  她燦爛地笑著,忘了明天是上學的日子,也是她永遠離開學校的日子。

  時光不會停止,哪怕你拿生命去賄賂,它也不會停下一秒。但奇蹟會發生,它讓無常的人世變得多麼奇妙而美好!

  就在二妮兒輟學的三個月之後,她收到了一封寄自韓國的信:

  親愛的向日葵!

  你好。當你讀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在韓國了。兒子們來接我很多次,我都沒有來,但這次我來了,因為是你使我改變了想法。你的快樂感染了我,使我本來要荒蕪掉的生命重新煥發了活力,我想,哪怕只剩一天,我也要快樂地活著。現在,我和兒女們在一起,我不知道這輩子還能不能回去了。你替我照看下我的房子吧,向日葵成熟了,你別忘了去摘啊!另外我以你的名義存了一筆資金,用來資助你上學,直到你大學畢業。

  最後,祝你永遠快樂!

  一個因為你而感到幸福的老人。

  二妮兒的手微微地顫動著,她向老人的院子奔跑過去,院門沒有上鎖,她知道,那是老人給她留的門。

  向日葵長高了,漸漸高過院牆,那一張張笑臉無比燦爛。她站在那些向日葵下,抬頭仰望著那些光燦燦的笑臉,忘了自己,也有一張向日葵的笑臉,鍍著陽光的金色。

  她想給老人寫封回信,可那些感謝的話,對於她和他來說,會顯得多麼蹩腳啊。忽然間她想到了,等向日葵成熟了,她要把葵花籽為老人寄去,除此,什麼都不用說。她知道,老人會懂得,這幾粒葵花籽所代表的全部語言。

  二妮兒握緊拳頭,為自己的想法激動不已!

  加油啊!她和那幾棵向日葵,在燦爛的陽光下,相互鼓勵著。

  ***《意林·原創》2011年第7期***

  《親愛的向日葵》閱讀習題

  1.老人為什麼要送二妮子向日葵的種子讓她種?***2分***

  2. 第17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1分***

  3. 文中劃橫線的句子表現了主人公怎樣的心理活動?***2分***

  4.老人與二妮子的故事給你怎樣的啟示?***3分***

  《親愛的向日葵》閱讀答案

  1.因為他同情二妮的遭遇,想用這種方法來安慰她,給予她生活積極樂觀的信心。

  2.過渡***承上啟下***作用。

  3.慶幸自己能遇到這樣一位好心又樂於助人的老人而感激不已。

  4.人與人之間相處應學會關愛他人,互相鼓勵,才會體現在人間的溫暖與快樂。老人和二妮正是因為他們都有一顆這樣像向日葵般的陽光美好的心靈才會有那樣美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