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竇軌傳閱讀答案

  竇軌是唐朝官員、將領,竇軌治軍嚴酷,自身勤苦。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新唐書竇軌傳文言文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到你。

  《新唐書竇軌傳》文言文閱讀材料

  竇軌,性剛果有威,大業中,為資陽郡東曹掾,去官歸。高祖起兵,軌募眾千餘人迎謁長春宮。帝大悅,賜良馬十匹,使略地渭南,下永豐倉,收兵五千,從平京師。稽胡賊五萬掠宜春,詔軌討之。次黃欽山,遇賊乘高叢射,眾為卻。軌斬部將十四人,更拔其次代之,身擁數百騎殿,令曰:聞鼓不進者斬。既鼓,士爭赴賊,賊不勝,大破之,斬首千級。赤排羌與薛舉叛將鍾俱仇寇漢中,拜秦州總管,討賊連戰有功,餘黨悉降。遷益州道行臺左僕射。党項引吐谷渾寇鬆州,詔軌與扶州刺史蔣善合援之。善合先期至,敗之鉗州。軌進軍臨洮,走其眾。度羌必為患,始屯田鬆州。詔率所部兵從秦王討王世充。明年,遷蜀。軌既貴,益嚴酷,然能自勤苦,每出師臨敵,身未嘗解甲,其下有不用命即誅,至小過亦鞭棰流血,人見者皆股慄,由是蜀盜悉平。初,以其甥為腹心,嘗夜出,呼不時至,斬之。又戒家奴毋出外,忽遣奴取漿公廚,既而悔焉,曰:要當借汝頭以明法。命斬奴,奴稱冤,監刑者疑不時決,軌並斬之。後入朝,賜坐御榻,容不肅,又坐對詔,帝怒曰:公入蜀,車騎、驃騎從者二十人,公斬誅略盡,我隴種車騎,尚不足給公。因系詔獄。俄釋之,還鎮益州。軌與行臺尚書韋雲起、郭行方素不協,及隱太子①誅,詔至,軌內詔懷中,雲起問詔安在,軌不肯示,因執殺之。行方懼,奔京師,得免。是歲,行臺廢,授益州都督,加食邑戶六百。貞觀元年,召授右衛大,出為洛州都督。周洛間,因隋亂,人不土著,軌下令諸縣,有遊手末作者按之,由是威信大行,民皆趨本。卒,贈幷州都督。 ***選自《新唐書竇軌列傳》,有刪節***

  【注】①隱太子:李建成,唐高祖李淵長子。

  《新唐書竇軌傳》文言文閱讀題目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次黃欽山 次:駐紮

  B.更拔其次代之 拔:提拔

  C.呼不時至 不時:不及時

  D.人不土著 土著:本地居民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屯田指政府組織、利用戍卒或農民、商人墾殖荒地的農業生產形式,有軍屯、民屯和商屯之分。漢以後歷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軍餉和稅糧。

  B.貞觀元年一詞中貞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元年指第一年。古代帝王一人一個年號,故可用年號稱呼皇帝,如康熙皇帝等。

  C.出字含意豐富,在文章中指京官離開京城去地方上任職。同時它還有超出的意思,如韓愈《師說》中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中的出。

  D.末作指工商業,與本業農業相對,文中竇軌實行的是重農抑商政策。賈誼《論積貯疏》中的末技遊食之民,轉而緣南畝已表達出重農抑商思想。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竇軌作戰勇猛,連續取得不俗戰績。在渭南一帶攻佔土地,奪下永豐倉,平定京師,破稽胡,戰勝入侵漢中的敵寇,在臨洮擊退了党項族和吐谷渾的進攻。

  B.竇軌性情嚴苛,下屬犯錯一概斬殺。與稽胡作戰時,竇軌斬殺了十四個後退的部將;處死奴僕時略有猶豫的行刑人員,以及犯了錯的外甥,都被他斬殺了。

  C.竇軌胸有謀略,作戰防禦都有謀劃。當士兵遇敵慌亂後退時,他當場賞罰分明,並身先士卒衝鋒在前,鼓舞士氣;認為羌人會成為憂患,於是在鬆州屯田。

  D.竇軌為人傲慢,心胸狹窄公報私仇。他面見皇帝時面容不嚴肅,又出言不遜,惹怒了皇帝;與韋雲起等人有私怨,在隱太子被殺時故意隱藏詔書殺了雲起。

  7. 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其下有不用命即誅,至小過亦鞭棰流血,人見者皆股慄。

  ***2***軌內詔懷中,雲起問詔安在,軌不肯示,因執殺之。

  《新唐書竇軌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4.【答案D】土著:居住在本地。此詞跟在否定副詞不之後,應為動詞。

  5.【答案B】古代帝王並不是一人一個年號,有些皇帝有好幾個甚至十幾個年號,比如唐高宗。

  6.【答案A】B項下屬犯錯一概斬殺錯誤,犯小錯者是被打,而且被斬殺的十四個部將也不是因為他們後退,文中沒有這個意思。C項並身先士卒衝鋒在前錯誤,他是率兵壓陣,跟在最後。D項出言不遜在文中並沒有體現,又坐對詔只能看出他的話不合聖心。

  7.【參考答案】***1***他的部下有不聽從命令的就被殺掉,犯了很小的過失也要被鞭打至流血,人們見到他都害怕得大腿發抖。***用命,聽從命令,1分;鞭棰,被鞭打,1分;股慄,大腿發抖,1分;大意2分。***

  ***2***竇軌將詔書藏在懷中,韋雲起問詔書在什麼地方,竇軌不肯拿出來給他看,並趁機捉住韋雲起殺了他。***內,通納,收入,1分;詔安在,賓語前置句,應為詔在安,1分;示,給看,1分;執,捉拿、捉住,1分;大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