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的珍珠閱讀答案

  孤獨催生了梭羅深刻的思想,他聲稱要將獨居湖畔孕育出的珍珠奉獻到公共福利上來。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湖畔的珍珠》閱讀材料

  梭羅的思想、行為對美國社會影響很大,他的生平簡單卻耐人尋味。1817年7月12日梭羅生於康科德城,1837年畢業於哈佛大學,1838年回到家鄉,執教兩年。他於1841年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愛默生的家裡,當門徒,又當助手,並開始嘗試寫作。1845年3月,他向《小婦人》的作者奧爾科特借了一柄斧頭,孤身一人跑進了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自己砍柴,在瓦爾登湖畔建造了一個小木屋,並在小木屋裡住了兩年零兩個月又兩天的時間。

  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裡,梭羅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圍種豆、蘿蔔、玉米和馬鈴薯,然後拿這些到村子裡去換大米,完全靠自己的雙手過了一段原始簡樸的生活。1847年他才回到康科德城。1854年,梭羅的《瓦爾登湖》出版,該書記錄了他在瓦爾登湖畔度過的這一段隱居生活。此書已經出現了兩百多個版本,被譯成許多國家的文字。梭羅於1862年病逝,年僅44歲。

  梭羅短暫的一生中,他試圖鼓勵人們要簡化生活,將時間騰出來來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過自己的生活實驗,告訴世人不要被紛繁複雜的生活迷惑,從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義。他認為:假如人們能過宇宙法則規定的簡樸生活,就不會有那麼的焦慮來擾亂內心的寧靜。

  梭羅對工業文明和喧囂社會擠壓人類、侵蝕人性心懷憂慮,他認為人類只有過簡單淳樸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內心的輕鬆和愉悅。原始、平淡的自然生活,適宜人們在其中進行觀察、思考和寫作。梭羅在瓦爾登湖畔追求孤獨,實際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獨的心境中對人生進行思考和探索。孤獨催生了他深刻的思想。“不必給我愛,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這是他心裡的呼聲。《瓦爾登湖》由此被認為是一本寂寞、恬靜、智慧的書,在“十本構成美國人性格的書”中位居榜首。

  瓦爾登湖不僅是他生活的棲息場所,也是他精神的家園、心靈的故鄉。是他在喧囂的世界中尋得的一個幽雅僻靜的去處。這個地方不僅給他提供了思考的空間,也給他提供了一種樸素淡泊的心境。他在這裡觀察、傾聽、感受、沉思,並且夢想。“我含蘊著,並養育著珍珠,直到它的完美之時。”他聲稱要將獨居湖畔孕育出的珍珠奉獻到公共福利上來。

  在許多人看來,梭羅落落寡合,喜歡孤身獨處。如果僅僅是這樣認為,也許是對他的曲解。梭羅到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居住,不是避世,不是隱居。他反對過美國的奴隸制度,反對過美國對墨西哥的侵略,他倡導過“公民的不服從”的思想,他曾因拒絕交稅而坐過監獄,單從這些就可看出他也是積極走向人生的。

  梭羅注重生活的自由,他喜歡在大自然中過簡樸生活,這是他對自由、對個人價值執著追求的表現。他並不在意某一種外在的生活方式,他只是想生活得隨便、簡單、自在。想到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時,他就來了,覺得住夠了時,就又走了,沒有任何的偽飾和造作。

  《湖畔的珍珠》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作者說梭羅的生平“耐人尋味”,是強調梭羅一生的追求值得人們仔細體會。

  B.梭羅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愛默生的家裡,當門徒,又當助手,又向作者奧爾科特借了一柄斧頭,可見梭羅嘗試寫作是受了愛默生和奧爾科特的影響。

  C.梭羅選擇了瓦爾登湖,事實就是選擇了簡樸,他在這種簡樸的生活中,放逐自己的心靈,提升自己的精神,甚至超越了物慾橫流的世俗社會。

  D.《瓦爾登湖》在“十本構成美國人性格的書”中位居榜首,這表明美國人喜愛獨處的生活方式。

  E.梭羅重視精神境界,反對物質至上,淡泊名利,死時年僅44歲。有人評價說“簡單而馥郁”的短暫一生,“孤獨而芬芳”的人格魅力。

  小題2:為什麼說《瓦爾登湖》是“一本寂寞、恬靜、智慧的書”?請聯絡全文回答。***6分***

  小題3:梭羅在瓦爾登湖畔獨居與中國古代文人的隱居是否相同?請聯絡全文回答。***6分***

  小題4:有這樣一個調查:你認為亨利·梭羅的一生很糟糕嗎?被調查者中有92.3%的人選擇了“否”,只有5.6%的人選擇了“是”。你是怎麼看梭羅的生活方式?結合文章內容,聯絡現實談談你的看法。***8分***

  《湖畔的珍珠》閱讀答案

  小題1:B、D

  小題2:很多人對梭羅存在著曲解,自然也不是真正理解《瓦爾登湖》,因此它是寂寞的;《瓦爾登湖》記錄的簡單淳樸的生活,能讓人享受到內心的輕鬆和愉悅,所以是恬靜的;《瓦爾登湖》記錄的是梭羅在孤獨中對人生進行的思考和探索,所以是智慧的。

  小題3:不同。中國古代文人的隱居是避世的,而梭羅不是,他選擇獨居,只是將時間騰出來深刻思考,品味人生;他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是積極走向人生的;這種簡樸的生活,是他對自由、對個人價值執著追求的表現。

  小題4:①很讚賞。梭羅天生喜歡大自然,他平靜從容地選擇了瓦爾登湖。瓦爾登湖不僅是他生活的棲息場所,也是他精神的家園、心靈的故鄉。他早已悟透人生,在孤獨的心境中對人生進行思考和探索。孤獨催生了他深刻的思想。他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他的生活比起我們現在的生活值得羨慕,因為他活在自己該活的領域,做著自己想做該做的事,他是自己真正的主宰,而我們卻在為了某種更富裕的生活,某種不該有的慾望,在煩躁和不情願中日復一日地忙碌。

  ②不讚賞。梭羅離開紛繁複雜的生活,來到瓦爾登湖。他在這裡,種豆、蘿蔔、玉米和馬鈴薯,過著自食其力的生活。然而生活落落寡合,孤獨寂寞。他想要孤獨並選擇了這種生活方式,實際上是一種逃避,一種不敢面對世俗生活的逃避,是在逃避人生。***能自圓其說就可以,不要太拘泥於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