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達標題

  每天堅持整理知識點,到考試時才能方便複習。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一***

  基礎知識練習

  1.對下面劃橫線的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①我這兒正沒有轍呢!***辦法***②唱落子的坤角。***評劇或曲藝***③你的嘴呀比我的還花哨。***會說話***④都叫你咂摸透了。***仔細辨別***⑤我賣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千真萬確,一點不假***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④

  2.對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格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①明天還不定是風是雨呢!②你聰明,還能把那點意思鬧成不好意思嗎?③我忘了姓什麼,也忘不了你二位這回事!④好傢伙,一添就是兩張嘴。⑤我要是會幹別的,可是還開茶館,我是孫子!⑥可是他那點事業,哼,外國人伸出一個指頭,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來!⑦就走吧,還等著真挨兩個脆的嗎?

  A.①⑤相同,②⑦相同,③⑥相同B.④⑦相同,①②不同,③⑤不同

  C.①③不同,②⑤不同,④⑥不同D.④⑦不同,①⑤不同,②③相同

  3.①咱們茶館改了良,你的小辮兒也該剪了吧?②皇上沒啦,總算大改良吧?

  對①②中的“改良”,判斷正確一項是******

  A.①②不同。①為去掉事物的個別缺點,使更適合要求;②為改革

  B.①②不同。①為改革;②為去掉事物的個別缺點,使更適合要求

  C.①②相同,都是改革

  D.①②相同,都是去掉事物的個別缺點,使更適合要求

  4.劇中人物唐鐵嘴由抽大煙改抽“白麵兒”,說明了什麼問題?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目的在於批判這些敗類的墮落B.諷刺這種人以墮落為榮的無恥嘴臉C.反映帝國主義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危害D.控訴販賣毒品者的罪惡

  語段閱讀

  ***一***宋恩子:後面住著的都是什麼人?

  王利發:多半是大學生,還有幾位熟人。我有登記簿子,隨時報告給“巡警閣下”。我拿來,二位看看?

  吳祥子:我們不看簿子,看人!

  王利發:您甭看,準保都是靠得住的人!

  宋恩子:你為什麼愛租學生們呢?學生不是什麼老實傢伙呀!

  王利發:這年月,做官的今天上任,明天撤職,做買賣的今天開市,明天關門,都不可靠!只有學生有錢,能夠按月交房租,沒錢的就上不了大學啊!您看,是這麼一筆帳不是?

  宋恩子:都叫你咂摸透了!你想的對!現在,連我們也欠餉啊!

  吳祥子:是呀,所以非天天拿人不可,好得點津貼!

  宋恩子:就仗著有錯拿,沒錯放的,拿住人就有津貼!走吧,到後邊看看去!

  1.吳祥子、宋恩子是什麼樣的人?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迫於生計而不得不靠抓人為生的受迫害者

  B.統治階級的鷹犬爪牙

  C.利用職務之便敲詐勒索的流氓無賴

  D.不受任何人管的地頭蛇

  2.不能夠反映反動當局腐朽荒唐、社會黑暗的一項是*** ***

  A.現在,連我們也欠響啊B.就仗著有錯拿,沒錯放的

  C.拿住人就有津貼D.沒錢的就上不了大學啊

  3.王利發說的話能說明什麼問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當時局勢***,軍閥混戰不斷B.人民生活艱難,苦苦掙扎,受盡欺壓

  C.只有有錢人才能上大學D.王利發對當時局勢認識清醒,藉機發財

  4.王利發的對白能表現他怎樣的性格特點?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精明圓滑、善於應酬B.自私自利、老實忠厚C.豪爽直率、善良誠實D.謙恭溫和、狡詐機變

  5.下列對《茶館》語言特色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物語言個性化。善於從人物身份、思想性格出發,讓其說符合自己個性的語言

  B.微笑中蘊含著嚴肅和悲哀,形成了獨特的幽默風格

  C.濃郁的北京地方色彩的語言。京味京腔,地道方言

  D.完全詩化的語言,格調純潔高雅

  ***二***

  基礎知識練習

  1.選出修辭方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 ***

  A.改良!改良!越改越涼,冰涼!B.明天見,明天還不定是風是雨呢!C.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D.先生,給現錢,袁世凱,不行麼?

  2.課文節選的“幕啟”一段,寫了茶館環境和改良後的變化,其作用是*** ***

  A.暗示茶館主人王利發發財的願望破滅了。

  B.暗示“裕泰”茶館出現的新氣象不過是“迴光返照”,日後必將倒閉關門。

  C.為下邊劇中人物道白作鋪墊。

  D.表現茶館的經營者能適應時代和環境變化,追求時髦,生意興隆有望。

  3.課文語言十分精練,很多地方都有潛臺詞。選出下面對潛臺詞說明正確的一組*** ***

  ①王利發:……拴子的媽,甭害怕,開過多少回炮,一回也沒打死咱們,北京城是寶地!王淑芬:心哪,老跳到嗓子眼裡,寶地!

  a.確實屬於風水寶地,洋人的炮是不會打來的

  b.怎麼不是寶地呢,這兒有神仙保佑,炮打不著我們

  c.什麼寶地,還不是和別的地方一樣,說不定哪天就會被打死

  ②王利發……您搜我吧,真一個銅子也沒有啦!***掀起褂子,讓他搜***您搜!您搜!巡警:我幹不過你!明天見,明天還不定是風是雨呢!

  a.今天放過你,明天你得準備好足夠的錢,不然,我就要對你不客氣,叫你遭災遇難!

  b.今天放過你,明天你也不會有好運的,上天會懲罰你!

  c.今天放過你,明天再看看天氣情況吧。

  A.①a②bB.①b②cC.①c②aD.①b②a

  語段閱讀

  北京城內的大茶館已先後相繼關了門。“裕泰”是碩果僅存的一家了,可是為避免被淘汰,它已經變了樣子與作風。現在,它的前部仍然賣茶,後部卻改成了公寓。前部只賣茶和瓜子什麼的;“爛肉面”等等已成為歷史名詞。廚房挪到後邊去。專包公寓住客的伙食。茶座也大加改良:一律是小桌與藤椅,桌子鋪著淺綠桌布。牆上的“醉八仙”大畫,連財神龕,均已撤去,代以時裝美人——外國香菸公司的廣告畫。“莫談國事”的紙條可是儲存了下來,而且字寫的更大。王利發真像個“聖之時者也”,不但沒使“裕泰”滅亡,而且使它有了新的發展。

  1.“它已改變了樣子和作風”是改成了什麼樣子和作風呢?

  樣子的改變是指茶館_____________的改變。作風的改變指茶館變得_________________。

  2.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改變呢?為什麼作者認為這種改變讓“茶館”“有了新的發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裕泰茶館惟一沒變的是什麼?王利發為什麼對此不加以改變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對這段舞臺說明分析正確的項是*** ***

  A.交待了故事發展的具體地點。

  B.暗示了當時的社會狀況。

  C.通過寫茶館的變化,表現王利發的精明能幹和頑強的生存能力。

  D.對即將發生的故事作了簡單介紹。

  ***三***

  一、朗讀課文“一群男女難民在門外央告”到“待一會兒準關城門,就什麼也買不到啦嘿”,注意把王利發的圓滑、世故的性格表現出來。

  二、欣賞下列語句,回答括號中的問題,體會其中蘊含的意義。

  1、北京城內的大茶館已先後相繼關了門。“裕泰”是碩果僅存的一家了,……[來源:學。科。網]

  ***稱茶館的存在為“碩果僅存”,透露出怎樣的社會現實?***

  2、“莫談國事”的紙條可是儲存了下來,而且字寫的更大。

  ***這反映了茶館的主人什麼心態?***

  3、改良!改良!越改越涼,冰涼!

  ***這句話有什麼含義?它的有諷刺意味識怎樣形成的?***

  4、還是黃鳥!我餓著,也不能叫鳥兒餓著!***有了點精神***你看看,看看,***開啟罩子***多麼體面!一看見它呀,我就捨不得死了!

  ***這句話反映了鬆二爺什麼心態?***

  5、你聰明,還能把那點意思鬧成不好意思嗎?

  三、聯絡下邊這段文字,並結合課文有關情節,舉例說說劇中人物是如何體現時代特徵的。

  我設法使每個角色都說他們自己的事,可是又與時代發生關係。這麼一來,廚子就像廚子,說書的就像說書的了,因為他們說的是自己的事。同時,把他們自己的事又和時代結合起來……因此,人們雖各說各的,可是又都能反映時代,就使觀眾既看見了各色的人,也順帶著看見了一點兒那個時代的面貌。***老舍《答覆有關〈茶館〉的幾個問題》***

  四、作者曾經說:“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試以“大茶館,小社會”為題,寫一篇二三百字的短評。也可以與魯迅小說《藥》對茶館中茶客的描寫作比較分析,寫成短文。

  答案:

  基礎知識

  1.A2.C***①暗喻②借代、反問③誇張④借代⑤暗喻⑥誇張、比喻⑦借代、反問***3.D4.C

  語段閱讀

  ***一***1.B2.D3.D4.A5.D

  B卷參考答案:

  基礎知識

  1.D2.ABC3.C

  語段閱讀

  1.陳設 佈局 檔次 合乎當時的潮流

  2.時代變化了,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使舊中國經濟蕭條,茶館為了生存不得不改變。茶館的這種變化,仍然擺脫不了滅亡的命運,“新發展”是反語。3.“莫談國事”的紙條沒變。在黑暗統治下,老百姓沒有言論自由,王利發怕惹火上身。4.AB

  C卷參考答案

  一、讀課文,要注意揣摩人物的語言,透過語言理解人物,力求讀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王利發是裕泰茶館的老闆,是貫穿全句的主要人物。他精明、幹練、自私、圓滑、善於應酬,對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態度。對於逃難的饑民,他口氣強硬,沒有一絲憐憫,透露出它的自私,看不起窮苦的老百姓。對於大餅、警察、特務等,他極力討好,巧於應付,不敢有半點得罪,願化而富於混事經驗。對於唐鐵嘴之流,他雖然從心眼裡厭惡,看不起,但仍然笑臉相迎,甚至白送上一碗茶喝。朗讀時應認真體會他對不同人的不同語氣。

  二、 劇本中的語言往往有豐富的潛臺詞,閱讀時應該能夠透過語言的表層含義理解其中的蘊涵的深層意義。

  1、“碩果”一般比喻巨大的成績。把一個在社會中微不足道的茶館的存在說成“碩果”,是大詞小用,暗示當時社會有價值的東西已經不多了,透露出黑暗的現實。

  2、帝制雖然改了,但國事卻如潮水無情的湧來:軍閥開戰、饑民逃難、兵警橫行,等等,這一切使得王利發的茶館日益陷入窘境。它把“莫談國事”的紙條寫得越來越大,透露出他對社會的不滿,也反映了他不想因茶客談國事而受牽連、影響茶館生存的心理。

  3、是通過諧音雙關構成的。用“涼”諧“良”,表明了李三內心的困苦、淒涼和對王利發的不滿。

  4、鬆二爺是個旗人,雖然已經沒有了“鐵桿莊稼”,已經捱了餓,但是,一提到鳥兒,他就來了精神,有了活力。他把鳥兒看得比自己還重,寧可自己餓著,也不讓鳥兒餓著;一看見鳥兒,就捨不得死。讓人聽了覺得很可笑。但是,在這可笑的後面,卻使人感到辛酸:一個能寫能算的人,自己養活不了自己,還要靠鳥兒來維繫自己的生命。這不僅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社會的悲劇。

  5、同樣是“意思”,但前後含義不同:“那點意思”是要錢的委婉說法,“不好意思”是指錢太少,說不過去;實際是暗示王利發不要給得太少,否則就會跟他過不去。表現了說話者無恥、無賴的流氓本性。

  三、本重點不是塑造某一個或某幾個人的形象,而是力圖通過某一類或某幾類人反映當時的時代特徵。因此,欣賞劇本時應該著重體會人物與時代的關係,看看劇本是如何通過人物反映時代的。茶館中出場的人物很多,但是它們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具體的矛盾衝突,人物與茶館的興衰也沒有直接的關係。他們各自按著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性格在說話、在活動,但這些話、這些活動無不帶有時代的烙印。比如課文開頭李三的抱怨,明是在抱怨“改良”、抱怨王利發,實際上是社會使然,因為“改良”本身就暗示著社會對茶館生存的巨大影響。又如報童來賣報,王利發問:“有不打仗的新聞沒有?”這一問,正折射出社會的動盪和不安,而作為茶館掌櫃的王利發是多麼的盼望社會太平,自己能安安穩穩的賺錢發家呀!再如唐鐵嘴改抽“白麵兒”的一席話,恰好透露出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及其對中國人民的侵害。因此,作者雖然沒有直接寫那個時代發生的重大事件,但那個時代的黑暗與罪惡又無處不在,這正是作者匠心獨運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