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溪夢想地閱讀練習及答案

  客家文化積澱深厚的橋溪,是一個夢圓客都之地。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橋溪夢想地》閱讀材料

  ①走進橋溪,為山、為綠、為古韻、為風物傳說所迷。但我清楚,其實客家文化積澱深厚的橋溪,更是一個夢圓客都之地。

  ②開門見山,可以說是橋溪最直觀的印象。橋溪位於蓮花山脈最秀美的陰那山五指峰西麓,村莊四面環山,東面五指峰,南面笠鸃頂,西面義安寨,北面香爐峰,峰巒疊嶂、奇峰秀頂、氣勢昂然,舉目四望,蒼翠欲滴,山花爛漫。

  ③“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說的是客家人大多居住在閉塞貧困的山區,因此,很多客家學者普遍認為,客家人因長期生活在山居獨特的生活環境下,形成了一種封閉的狹隘心理、保守的小農意識以及小富即安的落後觀念。對此,我一直不太認同。我倒以為,客家人應該感恩大山,無山無以圖生存,非艱苦奮鬥無以圖發展。正是因為山的緣故,正是因為獨特的生存生活環境,成就了客家人刻苦耐勞、自立自強的淳樸民風,成就了客家人包容開放、不甘落後的創新精神,成就了客家人蹲下去就是一塊石、站起來就是一座山的擔當形象。開門見山,正是橋溪人之幸。橋溪人率直坦蕩,講究品質、講究境界,不可能不與山深刻關聯。

  ④中國人理想中的山居風水有崑崙山、蓬萊、壺天三種模式,其中,壺天風水模式突出四壁回合的圍護與遮蔽特點,並以狹小的豁口和浩闊的壺腔為鮮明特徵。別有洞天,是中國人創造的一個成語。橋溪四面環山,僅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通向外部世界,是名符其實的別有洞天,是典型的洞天福地。風水學最講究的是藏風聚氣:藏風,“山勢之藏納”;聚氣,“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從橋溪的山勢地形看,確實是個藏風聚氣的風水寶地。

  ⑤我站在村口再一次打量橋溪迷人的山居生態,一位60多歲的村民走過來,指著溪上一簇林木說:“橋溪建村五百餘年,這簇林木卻已有上千年曆史,人稱‘五彩林’,寓意‘五子登科’”。我順著村民的手指方向一看,好傢伙!一簇古樹挺拔茂盛、形態俊秀,而且樹葉的顏色各不相同,紅的奔放,綠的蔥翠,黃的典雅。“五彩林”,在千百年的風雨洗禮中仍然巋然不動,忠誠地守護著村莊從古走到今,橋溪人把它看作吉祥樹,當成守護神。其實,“五彩林”也好,“五子登科”也罷,也就是由七棵古樹五種珍稀樹種聚族成林而已,它的最大價值不在於樹的本身,而在於樹的文化,在於增加著年輪,凝聚著厚重,昭示著滄桑。

  ⑥這位村民還向我訴說了許多動人的傳說,比如,橋溪原本就不叫橋溪,而是叫“叩頭溪”。關於橋溪的來歷有多種傳說:一說是舊時進入橋溪的山路沿山溪澗邊伸延,坎坎坷坷,人們行走艱難,尤其是負重行走時,一俯一仰頭,一步一叩首,形似給人行叩頭大禮,所以,人稱“叩頭溪”。二說是清代時,在村口村民用石頭建了一座“仁壽橋”。因當地方言中“叩”與“橋”諧音,所以,又叫“橋***叩***頭溪”。三說是明朝滅亡時,明太子朱慈烺為躲避李自成軍隊的追殺避難到梅縣,在他的老師李士淳翰林的攜帶下,到橋溪尋找朱姓人家歇腳。地方官員聽說後,三步一叩首地到橋溪去參拜皇太子,所以叫“叩頭溪”。至於哪種說法更靠譜,更真實,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從這些傳說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對智慧的美好想象以及對歷史的夢幻敘述。任何傳說都是允許一廂情願的,就這一廂情願,往往最是迷人。

  《橋溪夢想地》閱讀題題目

  20.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蓄一方情。作者在第③段中是怎樣描述客家人的性格、精神與山的關係的?***4分***

  答:

  21.文章最後一段穿插了“叩頭溪”的民間傳說,有什麼表達作用? ***4分***

  答:

  22.下面對文章的理解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2分***

  A.從風水學的角度看,橋溪屬於中國人理想山居風水中的蓬萊山水模式。

  B.“開門見山”在文中的意思就是“開啟門看見的就是山”,與成語“開門見山”的常用比喻義是有區別的。

  C.選文第⑤段劃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排比、擬人的修辭手法,描繪了“五彩林”秀麗多姿的景象及忠誠守護、矢志不渝的精神。

  D.本文作者用深情的筆調描寫了橋溪迷人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人文內涵,抒發了對橋溪風土人情的讚美之情

  《橋溪夢想地》閱讀題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