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獨身邊的好人好事事蹟材料

  留意身邊的事物,會發現有很多好人好事事蹟,我們要學習他們的樂於助人的精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每年3月5號是學習雷鋒日,查字典範文大全特意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好人好事事蹟範文的相關材料,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幫助。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

  每一次想起雷鋒,就想起這一段話。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時候, 為自己碌碌無為而悔恨,為曾經虛度年華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鋒一樣,永遠的那麼富有愛心,永遠的那麼真誠善良,永遠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今日的世界由於經濟的高速發展表現出更為開闊的空間,然而,我們曾經火熱的心靈卻開始變得冷漠,有些本不該變的東西也在變:親情冷了,同居一樓,鄰里相見不相識;友誼餿了,與人方便與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證。曾經,我們幾十年來所景仰、崇拜和學習的榜樣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傻子。

  然而,無論時空如何變化,那些決定人類向前發展的基本要素沒有變,那些人類任何時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沒有變。儘管在我們的身邊,雷鋒精神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鋒被不同膚色的人們所景仰,所學習。雷鋒精神以超越時空的力量成為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個美國商人如此說道:雷鋒精神是人類應該有的,應把雷鋒精神弘揚到全世界。要學習雷鋒對待事業的態度,學習雷鋒刻苦學習的釘子精神,學習雷鋒關心人、愛護人、支援人、理解人的品質。

  一個日本企業家這樣感嘆:"雷鋒僅20多歲就做了那麼多的好事,成為偉大的英雄,對人類是有貢獻的。學雷鋒無國界之分,把雷鋒精神引進我們公司,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去,會改變員工的精神面貌,產生巨大的效果。"

  西方人和我們一樣,給予雷鋒最高的表彰:"雷鋒精神與上帝共存。"

  四十多年了,雷鋒的名字曾經是激勵我們幾代人成長的路標,四十多年了,古老而年輕的中國正在蓬勃的發展,然而,雷鋒的名字卻隨著我們生活的美好而漸漸遠離了我們。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然而,無論我們經歷多少變化和困惑,他的名字應該永遠刻在我們的心頭,他的精神應該是我們工作和生活中永遠的指南。因為,一個人要獲得成功與幸福,不能缺少雷鋒精神,一個公司要想成功,不能缺少雷鋒式的好員工。

  在工作上,我們需要雷鋒精神,我們應該像雷鋒那樣愛崗敬業、刻苦鑽研、勤儉節約,把工作當成自己的職責,做一個有利於公司,有利於團隊的人。只有這樣,公司才能得到發展,我們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發揮。

  在生活中,我們需要雷鋒精神,只有我們自己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與人為善,我們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動的真誠中感到真正的快樂。一個時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難體會到生活中的快樂的,真正的快樂只有一種,那就是為他人而付出,這樣做你將獲得生命最高的榮譽。

  一個公司要發展,也不能缺少雷鋒精神。今天,一切的成功都必須通過合作來實現,如果我們沒有為他人服務的思想,沒有助人為樂的精神,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是難以獲得成功的。一個企業,如果所有的員工都只做自己分內的事情,不團結互助,這樣的企業是沒有競爭力的。所有的企業都在努力尋找雷鋒式的員工,因為這樣的員工不僅會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做的最好,還會額外做許多。他們面對任何困難都不會尋找藉口,而會自動自發、盡職盡責的完成任務。通常,企業的領導會給這樣的人委以重任。如果你想在公司裡獲得成功,就必須成為這樣的人。

  同樣,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任何時候都不能缺少雷鋒精神。只有發揚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政府才能真正贏得民心。幾乎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依賴於這種人的努力,他們時刻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所有民眾的利益。每一個國家都在尋找自己的"雷鋒",每一支軍隊都在尋找自己的"雷鋒"。雷鋒精神所能影響的遠不止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國家。今日,雷鋒精神已經成為全人類努力學習和實踐的精神,每一個民族和國家都在尋找和培養更多的雷鋒,因為我們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將因為有更多這樣的人而變的更加美好。

  今日的中國是一個大談變化和西方商業精神的時代,從"乳酪"到"致加西亞的信"的流行,西方的商業文化對我們經濟的影響似乎已經超過了傳統的儒家文化。在很多人談到一個叫"羅文"的士兵如何敬業、服從、努力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時候,在人們費勁心計號召員工努力學習"羅文"精神的時候,大多數的人似乎忘記了我們身邊一個更好的榜樣,這是"雷鋒"的悲哀,更是我們的悲哀。應該來說,"雷鋒"要比"羅文"偉大的多,也要實在的多。因為,我們需要的不是一種奴隸式的付出,更應該是一種對世界和他人的愛,為社會服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這些年來,對很多人來說,感興趣的不是我們自己是否在學雷鋒,而是外國人在學雷鋒,感興趣的是西點軍校是否有雷鋒塑像,而不是我們的身邊有多少雷鋒。但是,不管怎樣,英雄是不應該被遺忘的,雷鋒精神是不應該被遺忘的。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悲哀的民族;然而一個有英雄卻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則是一個可憐的民族。雷鋒是我們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鋒從來不會離開我們,而我們卻曾經幾度遠離了雷鋒。

  是的,幾十年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再也不要穿帶補丁的衣服了,再也不要忍受飢餓了,再也不要像雷鋒那樣經歷那麼多苦難了。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他。任何時候,他還應該是我們的榜樣,何時候我們都需要雷鋒精神。我們應該理解他、尊敬他。無論我們的生活多麼豐富多彩,我們永遠也不能缺乏雷鋒身上那種對他人和世界的關懷與愛。

  雷鋒應該永遠屬於中國,雷鋒精神應該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有的精神,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哪種工作。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們的國家才能進步,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篇二

  今年76歲的y,從原市二輕局祕書科退休,是一名有著47年黨齡的老黨員。老人有三兒一女,各自成家,他和老伴張玉平獨自生活。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後,組織部門把他的關係轉到了北溝街社群,y便在西二里社群這個大家庭裡發揮著餘熱。2004年的夏天,西二里社群與駐平65571部隊某連官兵一起聯歡,y得知戰士們離家都很遠,平時訓練很艱苦,鞋墊磨損得也非常快,外面買的鞋墊不結實,用不了幾天就穿破了。聯歡會結束時,老人為部隊戰士縫鞋墊的念頭油然而生,他的想法得到了老伴張玉平的大力支援。他們每年都會根據共建連隊的官兵需求,為大家制作擁軍鞋墊,後來,又開始為連隊的戰士們製作帽子和手套,從2004年至今,他已經做了超過700雙鞋墊,不僅溫暖了官兵們的雙腳,更溫暖了他們的心。

  y老人會縫鞋墊緣於他年輕時學過縫紉手藝。17歲那年,他在四平市工藝繡品廠當工人時,向廠裡的師傅學會了縫紉和刺繡,後來,家裡買了縫紉機和碼邊機,一些縫縫補補的活計就在家裡解決了。y說,"縫製鞋墊也要講究技巧,布料必須鋪平,針線還要勻稱,否則硌腳。"閒不住的y老人用退休金買來線團和大絨面料。為了保證鞋墊合腳,他特意要來了每個戰士的鞋號。

  說起製作擁軍鞋墊等物品的時候,王老露出了快樂幸福的笑容:"我對子弟兵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說句心裡話,縫製鞋墊的工序很複雜,要經過黏合、裁剪、縫製等步驟。老伴張玉平先將墊布一層一層地掛漿、貼上,烘乾後,他再照鞋樣裁剪,最後一針一線縫製,一雙鞋墊要縫上幾百針。65571部隊某連戰士李青海對記者說,王大爺很辛苦,經常來幫助我們,他縫製的鞋墊吸水性好,牢固,冬天穿起來很舒服、很暖和。今年,又給我們炊事班做起了帽子、套袖。一次,王大爺在給部隊送鞋墊的時候,一位山東籍小戰士緊緊握著老人的手說"我們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一定站好崗,放好哨,做優秀的士兵。"共建連隊的穿過y鞋墊的戰士高雙印把老人的生活掛在了心上。今年夏天,高雙印等三名小戰士打著雨傘,抬著一箱新鮮蔬菜找到老人的家,戰士們把親手栽植的茄子、柿子和黃瓜等蔬菜送給王大爺。y老人被這種軍民魚水之情深深地感染著。

  西二里社群主任陳世豔對記者說,王大爺為社群做的事從來不和別人提起,但也有人諷刺過他,"哎呀,老王頭,你沒事就幫社群、幫部隊做活,你得到什麼好處了,"王大爺只是微微一笑,什麼也不說,挺坦然的就過去了。他就是憑心去做,去感染身邊的人。幾乎西二里社群的每個居民都認識y老人,社群老年活動室方凳上的坐墊是他親手縫製的;社群裡40多平方米的老年秧歌場地是他一鍬一鍬平整的;居民鄰里糾紛是他趕去進行調解和好的。與y老人家住一個樓棟的西二里社群居民呂連霞說,y是我們社群的優秀共產黨員,經常為我們服務,縫製暖氣片套,還給我們做鞋墊,因為王大爺也很大年紀了,他還幫我們做這些,我們很感動。這不,社群那套新棉褲、新棉襖是他剛剛送來準備捐給四川地震災區的......。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讓大家感到欽佩。

  y居住的北溝街西二里委曾是我市的棚戶區改造1號地,去年夏天,y和其他1000多戶居民高高興興地回遷到被命名為"濱河家園"小區,今冬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暖氣樓。"這樓房建的多好啊,現在屋裡熱乎乎的,陽光一進來,滿屋子通亮,棚戶區居民生活很幸福,在這麼好的環境中安度晚年,能夠為戰士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感到欣慰,我對子弟兵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我要為戰士們繼續縫製下去,"y老人自豪地說。

  篇三

  xx是xx街道東湖第三社群的黨支部書記。有著34年黨齡的她,在多年來的工作中,始終堅持牢記黨的宗旨,奉行自己"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準則。在多年的企業單位中努力工作,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曾被評為局級模範黨務工作者,連續多年被評為各級先進個人、優秀黨員。xx年11月,她與企業有償解除勞動合同,正在她迷茫之際,市政府招聘社群幹部,她順利通過了考試、面試的考核。就是這樣,她帶著一顆感恩的心,走上了社群這個工作崗位。

  一、盡職盡責,做好社群帶頭人

  xx常說,做社群負責人要具備四種能力,實際工作中她就是這樣做的。一是具有自身能力,才能增強社群的凝聚力。她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待人、工作方式,在居民中樹立良好的社群幹部形象,不但拉近和居民的距離,並且給居民一中親切感。每當她走在轄區裡和居民聊天,都有說不完的話,居民有事都愛和她說,有困難她會盡力幫助解決。二是具有管理能力,才能帶好隊伍。社群工作的開展,離不開一支過硬的社群幹部隊伍。常言說:打鐵先得自身硬。xx在工作中,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無論是勞動紀律、工作態度都給社群幹部做出榜樣。她具備良好的素質和修養,並具備能寫、能說、能幹的素質,社群各項工作都能說清楚,有決策能力和工作方法,對文字材料、迎檢等工作拿得起放的下,為社群幹部做出表率。在帶隊伍方面,她堅持嚴格管理與人性化做事相結合,誠心待人與考核機制相結合,採取以例會代培訓、佈置工作代分工、檢查工作代總結,評比工作代考核的管理機制,使社群幹部隊伍作風一派正氣,居民信得過。三是務實工作的能力,才能培養一批貼心的社群骨幹力量。她說話辦事始終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為居民做事要務實。在社群工作的開展中,她要麼不做,做就做好。無論是為居民服務還是組織各項活動,都代表轄區居民的利益,只要居民高興她就高興,居民滿意就說明了社群的價值。所以居民信任她,居民骨幹都全力支援社群工作,形成了社群與居民的魚水關係,這是和她的務實工作分不開的。四是具備協調能力,才能調動轄區單位參與社群工作。幾年來,xx採用以誠相待又不失社群職能的霸氣,主動上門溝通又經常搞聯誼活動的做法,和轄區各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係,保持較好的社企共建局面,為社群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正是xx的這四種能力,使她的社群形成了團結和諧的良好氛圍。

  二、心繫居民,腳踏實地為居民做事

  幾年來她忙忙祿祿,很少休過安穩的週末及節假日,居民家中有困難,她跑前跑後的幫助解決,居民有事找社群,儘管她的權力有限,她就上下左右聯絡,讓居民滿意,一是她心裡時刻裝著那些特殊群體,把他們當作親人。無論平時工作多忙,她都要抽時間去看望那些低保戶、孤寡老人,每當節假日,她都帶上社群幹部去看望他們,送去社群組織的一片愛心。轄區市政退休職工夏桂蘭,自己無兒無女,身體多病,老伴去世後她曾一度處於悲痛中不能自拔,xx得知後,就帶著社群幹部常去她家和她聊天,安慰,每次夏桂蘭都激動的淚流滿面,拉著xx的手久久不願鬆開。當她遇到採暖費交不上的困難時,xx就多次與物業及區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聯絡溝通得到了解決。後來,她慢慢的高興起來,把社群幹部當作了她的親人。xx對轄區的孤寡老人照顧的更周到,經常去看望,幫助打掃衛生,為老人過生日等。孤寡老人王洪德感動地說:"我雖無兒無女,但社群人員對我的照顧很周到,使我享受到了天倫之樂,我知足了。"

  二是熱心接待居民的求助,幫助居民解決困難。xx經常接待居民因家庭、鄰里的瑣事來社群求助,她每次都耐心的聽著訴說、哭訴,並陪著掉淚,誠心誠意的安慰、勸說,想辦法讓居民高興而歸。一次,轄區有一名50多歲的婦女來社群哭著要離婚,,在瞭解情況之後,xx帶著社群人員去她家進行調解,讓夫妻雙方都說了心裡話,話說開了,矛盾解決了,夫妻從歸於好。有時鄰里之間產生矛盾來求助,xx就把他們找到一起化解矛盾,使他們成為遠親不如近鄰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