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心理健康一週總結內容

  以培養小學生良好心理品質、提高小學生心理素質為目標的中學心理輔導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現代教育應有的內涵之一。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小學心理健康一週總結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按照教委要求,我校於2013年5月22日---6月4日開展了以“健康心理 快樂成長”為主題的心理健康關愛周活動,下面將活動情況進行總結。

  一、學校高度重視,精心策劃。本學期,學校將學生心理健康逐步引入課堂滲透,將課內外有機結合,讓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學校整體工作。為此,學校將心理健康關愛周活動將學校整體活動設計***社團展示***與班級心理活動課結合,讓每位老師每位學生都參與到心理健康關愛活動中,在心理遊戲體驗中分享快樂,個性展示,調節自我。

  二、組織落實,講求實效。學校將活動周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觀摩學習階段,組織全體教師觀摩馬小欣老師生涯課---知性格,促發展,觀摩中以課堂評價表引領全體教師關注生涯課和心理活動課概念點及概念點的落實途徑,著重是方法的疏導。觀摩課結束後,我們進一步組織教師撰寫了課後的體會,為5。25的心理活動做好鋪墊。第二階段,全體師生共同體驗階段。5月25日,利用班會課時間,全校19個班開展了心理活動課,每個年級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選擇了不同的主題,有的選擇了情緒,有的選擇了歸因,有的選擇了習慣等等,老師們在課堂設計過程中注重了培訓內容的落實,突出了活動體驗與分享,特別是概念點的落實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40分鐘的課堂給師生留下了美好的時光,課後學生們紛紛將自己的心得寫好與大家分享,老師們也將課後反思及時的放在了部落格中。第三階段,社團展示活動。社團是孩子們自己的活動天地,在那裡孩子們可以自由自在的彰顯個性。經過一個學期的社團活動,孩子們以自己的意願展示著自己的學習成果,那份心境是無可替代的。6月4日,孩子們將學習成果分為動態和靜態兩方面呈現在老師、家長、學生面前,那一份自信、自豪在炎熱的六月畫下了濃重的一筆,他們成為了自己的主人,他們在向自己的夢想前進。

  三、反思活動,推進工作。活動結束了,但心理健康教育還將繼續下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才是體質的關鍵,如何讓學生擁有健康的心智,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的選擇途徑疏導學生問題都將成為我們今後研究的課題。

  健康與快樂並存,讓我們在關注孩子身心健康的過程中提升自我的綜合素質,以科學的態度完成我們的教育使命!

  篇2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學校領導、老師的大力關注下,始終堅持做好日常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幫助學生培養健全人格,保持心理健康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關注校園心理安全,首先抓好教師的心理健康

  現代生活的日益緊張和繁忙,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衝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對學生心理會產生不良影響。校領導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應以瞭解學生為基礎,以創設和諧氣氛與良好關係,教師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響學生,本身就是種最有說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了營造一種民和諧的、安全的、充滿人文關懷的、具有濃郁人情味的工作氛圍和心理環境,校領導通過各種活動,如教師運動會、教師聚餐、班主任出外考察、教師心理健康講座等加強對老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豐富多彩的活動更有力地幫助教師緩解壓力,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奠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活躍課堂心理氛圍,開發學生創造潛能和為學生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基礎。江小的老師們承諾 努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倡導熱愛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在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有一份公心,對各類學生,無論是成績優異的,還是成績稍差的,一律公平對待,不應存有任何主觀偏見。

  三、整合學校各種資源,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全程的、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日常教育中我校十分注重整合學校各種資源,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首先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紮紮實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無時不在進行情感的交流和心靈的溝通,通過組織各種活動,使師生之間達到共鳴和合聲,在實實在在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再次豐富校園文化,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學習節、藝術節、科技節等為學生搭建表現才華的舞臺,調節學生的身心,釋放學生的潛能,並通過各種競賽,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奮勇拼搏的精神等,這些,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另外我們注重利用好學校的各種現代化設施,通過宣傳櫥窗、 心鑰匙 廣播、校園網等等渠道來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成長和發展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自覺和主動的過程,如果學生沒有主動意識和精神,處於被動的地位,那麼心理健康教育就會成為強制行為,變得毫無意義。為了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切實提高心育實效,通過加大宣傳力度,讓學生科學瞭解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來強化其參與心理健康教育來優化自身心理素質,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心向。

  四、加強心理輔導,關注和保護特殊學生的身心健康

  在學校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群體的利益更容易遭到侵害,包括學習成績落後的學生,比較調皮、淘氣的男生,家庭條件差、父母下崗或離異的學生,或正在服刑的學生,以及那些性格內向、怯懦、寡言少語的學生等等。這些少年兒童因生活中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件而容易遭到教師或學生的歧視,受到心理傷害的可能性也要比一般學生大得多。女生雖受到各種懲罰的經歷比男生少一些,但卻對懲罰懷有更多的恐懼,在心理上受到的傷害更大。對這類學生群體,我們必須從生活上、心理上、學習上關心、幫助他們,使他們找到自己的自信,防止他們在隱性傷害中過早對社會和自己喪失希望,走上自暴自棄的道路。學校的具體做法是:***1***開展心理諮詢,建立健全心理檔案。每學期初,都從學生自卑、自悲、自私、自負、學習焦慮、消極、厭學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調查,在普查基礎上根據其結果設立特殊學生心理檔案,力爭將心理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2***理解信任學生,消除對立情緒。對立情緒是學生是受挫後的逆反心理反映。要相信學生會有進步,要創設寬鬆、和諧的環境,消除對立情緒。***3***表揚鼓勵學生,消除自卑。學校的教師在教育中形成了這樣的共識:對學生的教育不要太急,更不能在公開場合大肆批評,而要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依據循序漸進的要求提出目標和任務,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愉悅,增強前進的信心和毅力,消除自卑。同時,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增強學生們的信心。

  篇3

  本學年我校心理諮詢室在校領導的關心支援下,在上個學年的工作經驗及總結基礎上本著務實、創新、進取的工作作風,有計劃、有重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步一個腳印,紮實工作,開拓進取,總結本學期我們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總結上個學年的基礎上,以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為指導,努力培養學生“自知、自尊、自制、自信、自強”的心理素質,讓每一位學生都擁有健康的心靈,並真正成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

  2、學校領導十分關注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堅持發展心理品質和預防心理問題為主、心理問題矯治為輔的基本原則,重視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教育教學中,同時發揮心理輔導的作用。

  3、繼續在各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各科教師在教學中貫徹興趣原則、和諧原則和成功原則,營造積極健康的課堂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勵學生的進取心。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關注學生的心理現狀,有目的地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自我教育活動;在日常教育活動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努力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引導和幫助學生,尤其要鼓勵有心理困難的學生認識和超越自我。同時也在德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發揮班主任的輔導作用,開展培養學生心理品質的主題活動,促進學生心理髮展。

  3、繼續開展學校個別心理諮詢輔導活動。我校心理諮詢室樹立為全體學生服務的理念,與全體學生溝通,認真開展諮詢服務,和每一個學生做真誠的知心朋友。個別心理輔導制度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環。它在解決部分學生心理問題,促進他們心理健康成長,營造全校健康心理氛圍發揮重要作用。發揮專職教師的作用,對於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展自我的能力。本學期堅持每天中午時間對學生開放,安排好學生預約工作,解決了許多學生的心理困惑,甚至是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為我校心理安全工作畫上圓滿的句號。

  4、利用好本學期的家長會,向家長宣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長在平時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5、開展心理健康講座,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識。用啟發法使學生形成自己符合社會要求的有價值的人生目標體系,追求人生理想,有責任感、進取心又樂觀豁達,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各種社會關係,以形成健康的人格。本學期重點對高一各班級新任心靈委員進行培訓,使其架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橋樑,提高了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6、把心理健康教育也滲透到了學校的日常工作中,利用充分利用班團活動,板報,宣傳欄,學校廣播站等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有計劃、多渠道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總之,在一個學期以來我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關注於全體,以發展性為目標,促進師生心理的健康發展與成長。不忽視學生個體的差異,注重個別學生的輔導與諮詢,及時、有效地幫助學生實現心理的自助。在諮詢中,我們貫徹心理成長的思想,也就是說問題、困惑本身也是學生成長的一次機遇,善於把握這次機遇,幫助學生實現心理的成長,體驗超越自我的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