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霸怎樣學化學的有哪些方法

  學霸之所以成為學霸是因為有自己的學習方法,計即使面對化學這樣難的科目也學得得心應手。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高中學霸學化學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高中學霸學化學的方法

  一、緊靠課本,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是高中化學的重要內容,在高考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如何學習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是困擾同學們的一大問題。很多同學經常由於對某個概念記憶不準確,或者理解不清楚在考試中失分。考試完老師發下來試卷後,不少同學會說這個概念我會,就是當時馬虎了,但以後遇到類似的概念問題還是模稜兩可。實際上,其原因並不是馬虎那麼簡單,而是對概念認識得不準確,理解得不深刻造成的。

  因此,我們一定要緊靠課本,對基本概念要清晰,對基本理論要靈活運用。高中化學的基礎是無機。元素週期表是高中化學最重要的知識網路,一定要背得滾瓜爛熟,真正做到“心中有表***元素週期表***”。這樣,任意指出一種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就能推出它的性質,包括金屬性非金屬性、氧化物的類別、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酸鹼性,與其他元素性質的比較等。同樣,根據物質的性質,也可推斷出該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

  我們該如何學習和掌握基本概念呢?

  ***1***學習一個新概念時,我們可以首先從它的定義人手分析它的研究物件和本質特徵,得到初步認識。

  ***2***再通過分析習題或考試題發現題目中對這一概念的考查角度,深入理解這個概念。

  ***3***然後將一些重要的概念的定義修改成方便自己理解的定義。比如對電解質這一概念,我們可以這樣學習:先看教材中電解質的定義: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知道電解質研究的物件是化合物。像鐵等單質,雖可以導電,但不是電解質,還有能導電的稀硫酸溶液等是混合物,也不是電解質。

  還要注意電解質指的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如氯化鈉固體雖不導電,但氯化鈉溶於水或熔融時都可以導電,因此氯化鈉是電解質。而且應注意是該種物質溶於水,不是它與水發生反應,如二氧化碳溶於水可以導電,但這是它和水反應生成的碳酸可以導電,所以二氧化碳不是電解質,碳酸是電解質。

  然後再學習電解質的分類,注意理解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定義。這樣學習基本上就能把握住電解質這一基本概念。此外,有些化學概念易混淆,同學們應有意識地進行對比,通過自學找出其相同點和不同點。如同系物、同分異構體、同位素、同素異型體、同種物質,再如裂化和裂解、結晶、結晶水合物等,它們之間有相同之處,不反覆對比,便易混易錯。

  對基本理論也要認真掌握。如高二的《化學平衡》及《電離平衡》是高中化學重要的基礎,也是重點與難點。學好這兩章才能更好地培養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學習化學理論的重要性,更好地運用化學理論理解和掌握中學化學知識,並解決或解釋一些簡單的化工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認真觀察,積極動手,培養自己的實驗探索能力。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在化學學習中必須重視實驗,認真觀察,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從而掌握化學知識。首先,要明確實驗目的,確定實驗觀察的重點,抓住本質的現象,才能有效地觀察,有效地學習。

  其次,要明確觀察的要素和程式,全面、有序地進行觀察。

  再次,要積極動手實驗。親自動手實驗不僅能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們對知識的認識、理解和鞏固,成倍提高學習效率。動手實驗比只看老師做和自己硬記要掌握得快且牢固得多。

  最後,還要對實驗進行思考和分析,才能提高自己的實驗探索能力。如對原電池的學生實驗1,可觀察分析銅鋅硫酸銅原電池的工作現象,發現問題——簡單原電池不能產生穩定的電流、負極鋅片上有黑色物質析出、抖動黑色物質脫落後電流會增強。然後思考: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聯絡已有知識,通過分析可找到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鋅片不純、鋅片與電解質溶液直接接觸發生置換反應等。進而探索改進方法。

  此外,我們還要學會歸納,對所學知識網路化,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識結構,並及時複習,加強練習,理論聯絡實際,才能學好化學,用好化學。

  高中化學獲取高分的祕訣

  1、重視課本知識,多思多問。

  許多學生對課本不屑一顧,說課本內容簡單,喜歡狂買參考書,甚至也跟風似地買競賽書、大學課本,實際我們課本中未明代指出但需要思考的問題就不少。

  比如高一必修2,甲烷和氯氣的取代反應,學生覺得簡單,可是有幾個學生會去想:溴、碘單質會不會與之發生取代反應呢?反應的條件是什麼?

  再比如說,學生都知道乙醇與鈉反應可以產生氫氣,可有幾個學生想過:這能不能叫置換反應?為什麼用無水乙醇不用酒精?反應後還生成乙醇鈉,它有什麼性質***實際上不用酒精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乙醇鈉引起的***?乙醇和鈉反應類似酸、水與鈉的反應,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呢***參加競賽的學生應該去研究一下這個問題:乙醇電離,是廣義的酸***?

  乙烯能使紫色的酸性高錳酸鉀褪色,那產物什麼***這個明白了,也就知道為什麼乙烯中混有乙烷只能用溴水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了***?乙烯的同系物與之反應產物也一樣嗎?為什麼用酸性高錳酸鉀,而不是中性、鹼性?

  2、重視基本的化學原理和規律。

  先說句題外話,物理、化學都是自然科學,它們一定是遵從自然規律的,而規律前人早已總結,比如道家學說。表象千變萬化,但規律是一般性地、相對簡單和易於掌握的。舉個最典型的也是讓高中學生最頭痛的例子——化學平衡,平衡影響因素、平衡移動原理等方面的單一、綜合考察是高中化學一大難點,再加上高二學化學反應原理,還有水的電離平衡、鹽類水解平衡及計算等,幾者綜合起來,許多學生望而生畏。實際上所有知識點、問題的關鍵因素就是老子的一句話“損有餘而補不足”。如果不學著積極深入地思考,只能是捨本逐末,成為各種表象和海量題目的奴隸。

  3、注重實驗。

  從原理到操作再到改進,要逐漸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不論明年新課改怎麼考,這幾年高考的主旨思想一定不會變——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你會背書我也會,思考創造才可貴!

  4、重視反應過程和實質。

  在此分為兩點***但不是說二者相互獨立***:

  一是反應過程,高中化學涉及到一些半定量的反應,比如鋁離子與NaOH的反應,包括北大自主招生考的大蘇打的相關反應,均是量變引起質變,量的關係可能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此找出臨界點就至關重要。

  再一個是反應實質,結構決定性質。在見到一個反應方程式時,不要急著去背誦,而是觀察產物和反應物,在自己的知識範圍內***各元素原子結構、金屬或非金屬性、化合價、化學鍵等總是會的***去思考。我特別傾向於在學生學習氧化還原、週期律及電化學時寫出反應物,讓學生自己應用已知概念、規律去推產物,不會不對不要緊,關鍵是自己要思考。PS:比較遺憾的是北京高中化學選修沒選《物質結構與性質》這本書,學生與本質擦肩而過。

  5、重視自學和總結。

  到了高二,優秀學生往往能在知識層次甚至思維方式上超過老師,老師的教學對於學生來說更多的是經驗性的引導。所以,學生自己要學會上網、到圖書館查資料,在平時學習過程中,通過題目主動記憶一些反應、現象、科普等,這比專門買本書背要簡單得多。

  從應試層面來說,平時做題,一定要注重自己總結“母題”,把題目“模型化、公式化”,也即教師行話裡的“培養學生的化學意識”。各科均適用,包括英語、語代,均有規律可循。就得原來聽一位老教師說,高中數學其實就是不到二十個母題,把這若干個母題掌握了,剩下的只是靈活應對它們的變式與綜合。

  高中化學答題技巧

  1、排列順序時,分清是“由大到小”還是“由小到大”,類似的:“由強到弱”、“由高到低”等等。

  2、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分清是 “”還是“”,如一種鹽水解方程式一定用“”不能用“ = ”,其產物也不能標“↓”或“↑”,弱酸、弱鹼的電離一定要用“”不能 用“=”。多元弱酸電離、多元弱酸根離子水解:不能一步寫成和或漏寫可逆符號;

  3、別忽視題幹中 “混合物”、“化合物”、“單質”等限制條件。

  4、有單位的要寫單位,沒有單位的就不要寫了。如“溶解度”單位是“g”,卻不寫出,“相對分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無單位,卻加上“g”或 “g·mol-1”。摩爾質量有單位***g·mol-1***卻不寫單位,阿伏加德羅常數單位是“mol-1” 而未寫,失分。

  5、要求寫“名稱”卻寫分子式或其他化學式,要求寫分子式或結構式卻寫名稱。電子式、原子或離子結構示意圖、結構簡式、結構式不看清,張冠李戴。要求 寫離子方程式而錯寫成化學方程式。書寫電子式時,共價化合物忘了未成對電子,離子化合物中的陰離子與原子團離子忘了加中括號;元素符號和元素名稱、結構簡 式和分子式、化學方程式和結構簡式不要混淆。

  6、所有的稀有氣體都是單原子分子而誤認為雙原子分子。

  7、273℃與273K不注意區分,是“標況”還是“非標況”,是“氣態”還是“液態”“固態”不分清楚。22.4L.mol-1的 適用條件。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水等物質的狀態。區分液態氯化氫和鹽酸,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

  8、計算題中往往出現“將樣品分為兩等份”***或“從1000mL溶液中取出50mL”***,最後求的是“原樣品中的有關的量”,你卻只求了每份中的有關 量。

  9、請注意選擇題“正確的是”,“錯誤的是”兩種不同要求。請注意,做的正確,填卡時卻完全填反了,要十分警惕這種情況發生。

  10、求“物質的質量”與“物質的物質的量”、求氣體的“體積分數”與“質量分數”不看清楚,失分。

1.學好高中化學的步驟有哪些

2.學好高中化學的竅門有哪些

3.如何正確複習提高高中化學成績

4.高中學好化學的絕招都有哪些

5.高中化學到底要怎麼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