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昆蟲的日記精選

  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大家有沒有仔細觀察過昆蟲呢?下面小編為你帶來關於昆蟲的日記 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昆蟲的日記篇一

> >

  這幾天我家出現了許多不明飛行物,它們聚集在日光燈下,嗡嗡地叫著,雖然它們很小很小,但是擠得密密麻麻的,看上去非常噁心。我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於是便請教父母,結果無功而返。帶著這個疑問,我們投入了殺蟲行動中,在電蚊拍揮舞中,地上佈滿了小蟲子的屍體。

  經仔細觀察,發現小蟲子有長長的翅膀,身體灰褐色。在日光燈周圍快樂地飛舞著。

  這時我想到了電腦可以幫我解決這個問題,我連忙上網查詢稻飛蝨的資料:翅目飛蝨科的通稱。全世界近2000種。中國約200種。全部植食性,很多種生活於禾本科植物,是農業的重要害蟲,如褐飛蝨、灰飛蝨、白背飛蝨等。有一些種還傳佈植物病毒病,如稻黑條矮縮並小麥叢矮並玉米粗縮病等。飛蝨體型小,長多在5毫米以下。大多以卵或若蟲越冬。1年發生3~4代以至10代以上。越冬卵產在寄主組織裡。若蟲則蟄伏於冬季寄主或雜草中,天氣轉暖便孵化或活動取食。已知有些種***如褐飛蝨、白背飛蝨等***只能在南方越冬,每年至植物生長季節,由南方向北方飛遷,侵入農田為害。成蟲和若蟲都刺吸植物液汁。取食禾本科植物的種類多在植株莖杆上刺吸,影響植物的生長,嚴重時可使葉片發黃,甚至整株乾枯和倒伏。成蟲和若蟲都善走能跳。成蟲還可以飛遷,大多有趨光性。 稻飛蝨俗稱蠓蟲,在田間常與稻葉蟬混合發生,是我國水稻的主要害蟲。稻飛蝨有長翅型和短翅型之分。褐飛蝨的長翅型,體褐色,有光澤;短翅型體褐色,雌蟲腹部特別肥大。

  原來是飛蝨,還是一種害蟲,不行,我一定要幫助農民伯伯消滅他,但願它們不要破壞農田。

  關於昆蟲的日記篇二

> >

  幾天,我觀察了一群會團結合作的小昆蟲——螞蟻。這種昆蟲,頭上長著長長的觸角,用來傳遞資訊,屁股大大的,身子矯小,別看他們體型矯小,但他們可會團結合作,共同保衛自己的家園。

  一次,我蹲在後院的牆角里,一個人很無聊,忽然,我看見牆邊上有個小小的螞蟻洞,他們賑災運食物,我的好奇心湧了上來,當他們運完的時候,我又偷偷放了些麵包在地上,首先,是一隻螞蟻跑過來,它在麵包旁轉了幾圈,頭上的觸角動了動,又急急忙忙跑回洞裡,我心想:“咦!為什麼螞蟻不吃?”就在我疑惑不解的時候,忽然,從洞裡走出一大群螞蟻,他們簇擁在麵包旁,一起抬起麵包,運回洞裡,這正使我解開了謎團,它們是想叫同伴一起來分享,而不是自己一個人獨吞,也是叫同伴們一起來搬運,俗話說:“團結力量大嘛!”

  它們也有保衛家園的意識。一次,一隻不速之客——一個跟它們不同類的紅螞蟻,闖入了它們的家園,當他們發現有壞蛋入侵時,他們叫上同伴,一起戰勝了那隻不速之客。

  雖然螞蟻是種體型矯小的昆蟲,但是它們那種團結合作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關於昆蟲的日記篇三

> >

  今天晚上,奶奶在院子裡,看見了一隻螳螂。剛開始,奶奶還以為是垃圾,就把它撿起來,拿到了手裡。奶奶覺得這個垃圾在動,拿出來仔細地一遍,才知道,這個垃圾原來是一隻螳螂!奶奶把手鬆開,讓螳螂跳出來。我知道了這件事,急忙拿了一個不用的瓶子趕來,想讓這隻螳螂進我的瓶子裡面去,可是,這隻螳螂偏不進去。也許它在想:“我才不會上你的當!那裡面不自由。”突然,這隻螳螂跳到了瓶子上面,停住了,好像在捉弄我。我連忙把這隻螳螂帶回到我寫作業的那間房子裡面去觀察它。

  到了我寫作業的那間房子裡,我把螳螂放到它自己也覺得很大很大的箱子裡。我用肉眼去觀察螳螂,但是,根本看不清楚。我腦子一動,就去爺爺那裡借了一個放大鏡來觀察。螳螂卻來碰我的放大鏡,它好像覺得很好奇。我在放大鏡下觀察,發現它有一雙大大的眼睛,使它很容易發現敵人;它自己卻穿著一件青草一樣顏色的衣服,所以敵人很難發現它。它有一雙帶鉤的鋒利無比的巨齒樣的爪子,很容易抓到食物。它的那張堅硬的大嘴很容易咬傷敵人。但是,小螳螂,你要小心,當你捕蟬的時候,小心黃鵲在後還想吃掉你呢!

  我跟螳螂說了好一陣話,最後我對它說:“你累了吧,我還是把你放回大自然去,讓你自由。讓你繼續去消滅害蟲,保護我們美好的環境。”

  我打開了大箱子,螳螂沒有馬上出來,好像它還依依不捨的離開我這個朋友。我只得把它捉出來,放到花園的草叢裡去了。
 

關於昆蟲的日記 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