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風有什麼影響

  產生城市風的原因是那些林立密集的超高層建築物,改變了地表狀況,對該地及周圍地區的風場結構產生了強烈的影響,具體是如何形成城市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城市風形成的原因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城市風形成的原因

  由於城市熱島效應和街道狹谷效應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大城市所特有的風。現代大、中城市中,因為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燃燒釋放出大量熱量、大氣汙染物集中以及城市建築材料和結構的特點等原因,造成城鄉間的熱島環流,使得風從周圍鄉村吹向城市,在系統風微弱的夜間尤為明顯。它對城市風場、對流性天氣、降水和乾溼分佈都有影響,形成市區許多特有的氣候特徵,並可把郊區工廠排出的大氣汙染物彙集到市區而使濃度增高。此外,在兩側高樓林立的街道,也可由於屋頂與“狹谷”內受熱情況的差異而形成小尺度的“街道風”環流。

  當大氣環流微弱時,由於城市熱島的存在,引起空氣在城市上升,在郊區下沉,在城市與郊區之間形成了小型的熱力環境,由此形成的風稱為城市風。由於城市風的出現,城區口排出的汙染物隨上升氣流而籠罩在城市上空,並從高空流向郊區,到郊區後下沉,下沉氣流又從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

  城市風的影響

  城市也能製造局地大風,以致造成災害。因為城市粗糙的下墊面好比地形複雜的山區一般,街道中以及兩幢大樓之間,就像山區中的風口,流線密集,風速加大,可以在本無大風的情況下製造出局地大風來。還有,據風洞實驗,在一幢高層建築物的周圍也能出現大風區,即高樓前的渦遊流區和繞大樓兩側的角流區。這些地方風速都要比平地風速大30%左右。這是因為風速是隨高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的當高空大風在高層建築上部受阻而被迫急轉直下時,也把高空大風的動量帶了下來。如果高樓底層有風道***通樓後***,則這個風道口處附近的風速可比平地風速大2倍左右。也就是說,當環境風速為6米/秒時,這時風道附近就可達到18米/秒,也就是8級大風了。城市中因大風颳倒樓頂廣告牌,掉下傷人的例子前面已經舉過了,其中不少是因建築物造成的局地大風。國外因高樓被風颳倒傷人,投訴法院獲鉅額賠償的事件也有過多起。它還能產生它自己的特殊風系。

  山谷風的形成原理

  白天,山坡接受太陽光熱較多,成為一隻小小的“加熱爐”,空氣增溫較多;與山頂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因離地較遠,空氣增溫較少。於是山坡上的暖空氣不斷膨脹上升,在山頂近地面形成低壓,並在上空從山坡流向谷地上空,谷地上空空氣收縮下沉,在谷底近地面形成高壓,谷底的空氣則沿山坡向山頂補充,這樣便在山坡與山谷之間形成一個熱力環流。下層風由谷底吹向山坡,稱為穀風***見圖5-41***。到了夜間,山坡上的空氣受山坡輻射冷卻影響,“加熱爐”變成了“冷卻器”,空氣降溫較多;而同高度的谷地上空,空氣因離地面較遠,降溫較少。於是山頂空氣收縮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壓,冷空氣下沉使空氣密度加大大,順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氣被迫抬升,並從上面向山頂上空流去,形成與白天相反的熱力環流。下層風由山坡吹向谷地,稱為山風***見圖5-42***。

  穀風的平均速度約每秒2~4米,有時可達每秒7~10米。穀風通過山隘的時候,風速加大。山風比穀風風速小一些,但在峽谷中,風力加強,有時會吹損谷地中的農作物。穀風所達厚度一般約為谷底以上500~1000米,這一厚度還隨氣層不穩定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一天之中,以午後的伸展厚度為最大。山風厚度比較薄,通常只及300米左右。

  山谷風的作用

  在晴朗的白天,穀風把溫暖的空氣向山上輸送,使山上氣溫升高,促使山前坡崗區的植物、農作物和果樹早發芽、早開花、早結果、早成熟;冬季可減少寒意。穀風把谷地的水汽帶到上方,使山上空氣溼度增加,谷地的空氣溼度減小,這種現象,在中午幾小時內特別的顯著。如果空氣中有足夠的水汽,夏季穀風常常會凝雲致雨,這對山區樹木和農作物的生長很有利;夜晚,山風把水汽從山上帶入谷地,因而山上的空氣溼度減小,谷地空氣溼度增加。在生長季節裡,山風能降低溫度,對植物體營養物質的積累,塊根、塊莖植物的生長膨大很有好處。

  山谷風還可以把清新的空氣輸送到城區和工廠區,把煙塵和漂浮在空氣中的化學物質帶走,有利於改善和保護環境。工廠的建設和佈局要考慮有規律性的風向變化問題。山谷風風向變化有規律,風力也比較穩定,可以當作一種動力資源來研究和利用。

  值得重視的是,我國除山地以外,高原和盆地邊緣也可以出現與山谷風類似的風:風向風速有明顯的日變化。出現在青藏高原邊緣的山谷風,特別是與四川盆地相鄰的地區,對青藏高原邊緣一帶的天氣有著很大的影響。在水汽充足的條件下,白天在山坡上空凝雲致雨,夜間在盆地邊緣造成降水。

  山頂風大 迎風坡雨大 在山區,白天風從山谷吹向山頂,稱為穀風;夜間風從山頂吹向山谷,稱為山風。穀風強,山風弱。穀風一般在日出後2小時~3小時出現,並隨著溫度的升高風速加大,午後達到最大,然後隨著溫度降低,風速逐漸減小。日落前1小時~2小時穀風平息,山風代之而起,這樣周而復始,使山頂晝夜有風,終年颳風。尤其在夏季,穀風、山風愈加明顯。

  夏季東南季風帶來大量潮溼空氣,其流動的方向正與山脈的走向垂直,氣流遇山脈阻擋被迫抬升,造成所含水汽冷卻、凝結,在迎風坡形成降雨。北京地區西部、北部高大的山峰如天然屏障,一方面具有降雨的有利地形,導致潮溼氣流受阻擋形成大雨、暴雨在迎風坡降落,一方面又阻滯氣流移動,延長降雨時間,增加降雨強度。

  一山同四季 十里不同天 在山區由於受高度、地形、坡向影響,使太陽輻射、降雨、溫度等氣象因素有很大不同。尤其是海拔高度,成為山區氣候狀況的主導因素,平均高度每增加100米,溫度降低0.5℃~0.6℃,印江天氣,無霜期減少5天~6天,積溫減少159℃,形成了同一山系不同的氣候條件和農業生產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