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關於包容的議論文素材

  議論文寫作是高中語文常用的寫作形式,那麼有關於包容的素材有哪些可利用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另一顆心寬容。--紀伯倫

  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貝爾奈

  以春風待人,以寒風自待。

  待人要豐,自奉要薄;責己要厚,責人要薄。

  大足以容眾,德足以懷遠。《淮南子》

  大:寬巨集博大。懷遠:安撫遠方的人。

  五山立地,一柱擎天,氣壓乾坤,量含宇宙。

  形容形象高大,胸懷寬廣,氣概豪邁。

  操與霜雪明,量與江海寬。

  操:節操,德行。量:度量。形容節操高潔,胸懷寬廣。

  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唐•孟郊《贈裴樞端公》不極:無邊。極,盡頭處。吞:納。形容君子的器量巨集大。

  君子浩海之氣,不勝其大,小人自滿之氣,不勝其小。

  明•薛瑄《讀書錄•君子•小人》浩然之氣:正大剛直之氣。自滿之氣:狂妄自大之氣。勝***shēng***:盡。君子的氣量大,小人的氣量小。

  人類需要寬容,而懶惰、無知、自私就不會有寬容!個人的不寬容,不會製造監獄,也沒有劊子手;而官方的不寬容,一旦發起脾氣,便可以置無辜人於死地,也從不做任何反悔補救的事。

  寬容就如同自由,只是一味乞求是得不到的,只有永遠保持警惕,才能擁有。汪國真《寬容與刻薄》

  寬容與刻薄相比,我選擇寬容。因為寬容失去的只是過去,刻薄失去的卻是將來。

  一個不懂寬容的人,將失去別人的尊重,一個一味地寬容的人,將失去自己的尊嚴。

  對待別人的寬容,我們應該知道自慚;我們寬容地對待別人,應該知道自律。

  寬容者讓別人愉悅,自己也快樂;刻薄者讓別人痛苦,自己也難受。

  如果別人已不寬容,就不要去使勁兒乞求寬容,乞求得來的寬容,從來不是真正的寬容。

  如果你還要想寬容別人,就不要等到別人來乞求,記住一句老話:給永遠比要令人愉快。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寬容;懦夫決不會寬容,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場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實現的目標,完全可能由寬恕去實現。***西德尼•史密斯***

  寬以濟猛,猛以濟寬,寬猛相濟。***《左傳》***

  高中語文萬能議論文素材

  1、魯迅先生說:“天才並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如果有人自以為很有才氣,單槍匹馬可以闖天下,而不注意與社會、與他人的合作,勢必會鬧得“人仰馬翻”。真正有頭腦的人會懂得,要成功一件事,就必須考慮多方面因素,借鑑各種事例,與各種各樣的人合作,與各種各樣的環境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所以,最新教育理論——合作教育學由俄羅斯的教育專家提出來了。師生在教育領域建立起嶄新的合作伙伴關係,進行研究性學習,在知識的海洋裡和諧奮進。***《談合作》***

  2、你可以在梅雨潭邊感受朱自清描述的綠色的陶醉,你也可以在西湖邊聆聽柳浪與黃鶯的對答;你可以小橋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風瘦馬;你可以手持常劍,獨立朔漠,感受“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你也可以手握畫筆船頭賞花寫韻,領略一下“斜風細雨不須歸”的閒適。從西域到東海,從朔北到江南,綺麗的風光給世界增添一抹耀眼的兩色。

  3、古往今來,“誠信”便是英雄們惺惺相惜,成就大業的根本,無論儒法,還是老莊。“誠信”,“誠”總是作為君子最重要的美德出現的,古書上處處寫著君王以誠治國,諸侯以誠得士的故事。信陵君正因誠信,打動了諸葛孔明,三分天下,成就霸業。而梁山上,那些英雄好漢,一諾千金,為誠信兩肋插刀的豪情,更被寫進才子名著,感動著千百萬讀書人。

  誠信是對別人的尊重,是對過去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的承諾,背上“誠信”,我們便會感到一種責任感,那是對自己的要求。“誠信”是一隻背囊,背上它,我們便勢必要面對一種可能,一種被拋棄,被欺騙,乃至被詆譭、被利用的可能。可誠信絕對會還你一份輕鬆,一片坦蕩,一身磊落。***《難捨誠信》***

  4、有了它,才有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承諾,才有了五關之前“赤兔胭脂獸”的一騎絕塵,才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一”能坐上聚義廳的頭把交椅,將替天行道的大旗扯得迎風飄揚。因為誠信,平遙小城誕生出來的“日升昌”,才將分號開遍大江南北,將半個中國的財富彙集一堂。同樣是因為同廣大人民群眾的誠信之約,嘉興南湖的微波,井岡山的星火終於匯成滔天巨浪,熊熊烈火,席捲了古老的神州大地,一個年青政黨走過了八十載的漫漫征程。***《千年的呼喚》***

  高中語文素材及分析

  愛迪生的災難

  1914年12月,愛迪生的實驗室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萬美金,他多年的科研成果也在大火中付之一炬。大火最凶的當兒,愛迪牛24歲的兒子在濃煙和廢墟中發瘋似的尋找他的父親。他最終找到了:愛迪生平靜地看著火勢,他的臉在火光搖曳中閃亮,他的白髮在寒風中飄動。愛迪生在災難面前,表現出了驚人的冷靜。他看著一片廢墟說道:“災難自有它的價值,瞧,這不,我們以前所有的謬誤過失都給燒了個一乾二淨。感謝上帝,這下我們可以從頭再來了。”火災剛過去三個星期,愛迪生就開始著手推出他的第一部留聲機。

  分析:①災難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能給人帶來巨大的痛苦,也能給人帶來創新的動力,關鍵在於你應該怎樣對待它。

  ②不幸,是天才的晉升階梯,信徒的洗禮之水,弱者的無底深淵。

  ③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顧城

  ④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泰戈爾

  話題:“挫折與成功”“堅守與放棄”

  遊向高原的魚

  水從高原由兩向東流著,渤海口的一條魚逆流而行。它的遊技很精湛,因而遊得很精彩,一會兒衝過淺灘,一會兒劃過激流,它穿過了湖泊中的層層魚網,也躲過了無數水鳥的追逐。它逆行了著名的壺口瀑布,堪稱奇蹟;又穿過激水奔流的青銅峽谷,博得魚們的眾聲喝彩;它不停的遊,最後穿過山澗,擠過礁石,游上了高原。然而它還沒來得及發出一聲歡呼,瞬間卻凍成了冰。

  若干年後,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上的冰塊中發現了它,它還保持著遊的姿態,有人認出這是渤海口的魚。

  分析:一方面只有偉大的精神卻沒有偉大的方向,最後得到的只有死亡。另一方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昭顯的是一種奮力追求的信念,積極向上的拼搏精神。

  話題:“成功與方向”“信念”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