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總袒護孩子怎麼辦

  的家長很苦惱,原因是在教育兒子的問題上,和婆婆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老人總袒護孩子的解決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老人干涉教育孩子解決方法

  1.和老人多溝通 拎清利害

  年輕父母應該和家裡的老人多溝通,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化解兩代人育兒方面的差異與矛盾,彼此做一些妥協與讓步。雖然寶寶還小,但卻是習慣和性格養成的重要時期。年輕父母要讓老人分清愛和溺愛的差別,不能太過縱容和嬌慣。要知道,一味地袒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沒有規矩,同時也使父母的正當管教失去了威嚴,最終耽誤的還是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媽媽溝通無效,為了避免婆媳矛盾,這時候就要充分發揮老公的作用了。

  2.全家建立統一戰線

  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家庭所有成員要達成統一戰線,千萬不能父母忙著管教,老人跟著拆臺。父母和老人要協商一致,在管教孩子的時候,老人最好不插手,並努力維護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嚴,這樣孩子就不會惟我獨尊,懂得尊重父母。其次,即使雙方有分歧,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暴露出來,這樣只會讓孩子在犯錯的時候還抱有一絲僥倖。

  3.勇敢的堅持觀點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原則性的問題決不妥協。雖然這樣過於鐵面無私,但必須要樹立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嚴,讓他明白不要觸犯底線。有些家長吐槽,每當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總會出來干涉。小編想說,即使老人出面干涉,也要勇敢的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要因為對方是老人就中斷正常的教育,這樣只能讓孩子覺得不管犯什麼錯都有靠山。當然,為了避免惡化家庭矛盾,父母可以在事後避開孩子主動和老人溝通,虛心接受老人的指點,儘量減少正面衝突。

  4.距離產生美

  老人對孩子的那種溺愛,作為老師我也算是深有體會啊。所以,為了孩子養成獨立的性格,距離產生美更能讓孩子覺得犯錯了後沒有靠山,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5.不要當著老人的面管教

  不得不說,父母經常因為教育孩子的問題和老人爭吵,也會給無辜的孩子造成惡劣的影響。所以,如果你家老人偏執無法溝通,或者你無法像小編我一樣單獨搬出來住,那麼可以巧妙的選擇教育孩子的時機。儘量不要當著老人的面管教孩子,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避開老人。但切記,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全盤否定老人的做法,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6.抽時間和孩子互動

  現在很多年輕父母忙於工作,把養育孩子的問題交給家裡的老人。要知道,父母不管有多忙都要端正態度,抽時間多陪陪孩子,教育孩子是父母應該履行的責任。一味地把孩子的教育權和撫養權交給老人,對孩子是極度不負責,同時也增加了老人的負擔。

  隔代教育的弊端

  1. 過分溺愛寶寶,阻礙寶寶自我成長

  祖輩在年輕的時候,因為生活和工作條件的限制,對子女可能沒有能夠很好地照顧,他們很容易產生一種補償心理,把對子女的愛以及對孫輩的愛全部集中到孫輩的身上,對寶寶疼愛有加,過分關注,以至於事事代勞,處處遷就寶寶,導致寶寶出現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問題。

  2. 引發家庭矛盾,導致親子隔閡

  寶寶出生的前幾年,父母對他的影響至關重要。畢竟,對寶寶來說,父母是他最重要的親人。如果父母不能陪伴在他的身邊,他就很容易產生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在他內心深處留下陰影。另外,寶寶從小就跟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習慣了接受他們的袒護與遷就,也可能養成一些父母看不慣的行為習慣,當父母在某個時間段內接管寶寶,或者從祖輩手裡完全將寶寶接管過來時,他們可能就會急於去扭轉寶寶的這些所謂的問題行為,父母和寶寶之間就極容易出現對立情緒。這種對立情緒會讓寶寶更加疏遠父母,退縮到祖輩的身邊。於是祖輩和父輩之間就很容易因為寶寶的教育問題引發家庭矛盾。如果祖輩再出面阻擾父輩“教訓”孫輩,這種矛盾就會進一步激發。

  3. 抱持老觀念不放,妨礙寶寶個性發展

  許多祖輩教育理念比較落後,對寶寶心理髮展的特點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就可能限制寶寶的各種探索活動,給他提出一些與他的年齡不相適應的要求,無形中給他一些捆綁,導致他缺乏開創精神。加上不少老人知識老化,思想相對比較僵化,看待事物比較死板,容易固守塵封,採取過於傳統的方式來教育寶寶,那麼,他們落後的教育模式就會影響寶寶接受新知識的速度,導致寶寶缺乏創造性思維與發散性思維的意識。當然,也有不少祖輩因為文化程度不高,思想相對比較陳舊,他們還可能在無意識間傳遞給寶寶一些跟不上時代潮流的封建糟粕,約束寶寶的思維,妨礙寶寶個性發展。